当说完了这些后,福公公也靠近了一些伸着脖子。
只是在看到了秦峰二人面前的烤炉后,顿时瞪大了眼睛。
那股香味就是从上面传出,甚是诱人。
小竹熟练地将烤肉翻转。
没想到这就是世子说的惊喜,之前在国公府时候她也吃过,只不过如今这撒了作料的烤肉更是诱人。
“回禀陛下,这是烤肉,乃是小臣冬日里研究出来的。”
“这上面撒了一些特制的作料,名为烧烤,不仅仅可以烤肉,还可以烤制蔬菜。”
秦峰说着立刻将一串兔肉递给天启帝。
天启帝刚想要伸手接下,福公公则是劝阻。
“陛下,还是让奴才先来吧。”
福公公熟练接下,秦峰只是看了一眼,心中清楚这是试毒,只是自己也不可能给自己吃的食物下毒啊。
福公公一口咬下兔肉,顿时香料的味道在口中炸裂开。
脸上也流露出一抹惊艳,两口就将兔肉全部吃下。
天启帝看到这里心痒难耐,身为帝王,他什么时候这么迫切地想要吃一口美食?
“陛下,还请您跟六公主一起过来吧,我这里准备了不少肉,国公府也吃不完。”
秦峰说完,那天启帝也迫不及待地坐下。
六公主一愣,也连忙走上前来,鄙夷地看了一眼那烤笼上的肉串。
“不过就是些烤制的肉,能有多好吃,本公主觉得那扬州大厨做得就不错。”
嘴上是这么说,但六公主还是不情不愿地坐下了。
随着烤肉的香味蔓延,一切朝臣也被勾起来了食欲。
秦峰见状只能是一人分了一串,这些老东西之前还说过自己,如今能分出来一些已经是不错了。
秦松林此刻就坐在秦峰身边,看着天启帝如此看重秦峰,心中生出一阵感慨。
回想起来之前的国公府,什么时候受到过陛下如此看重,如今因为秦峰,秦国公府算是熬出头来了。
天启帝吃得满嘴流油,丝毫没有帝王之相,那席间其余人并未开口,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个烤肉。
若是能再吃上一串,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甚至有的文臣因为太想念这烧烤的味道,直接题诗一篇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思念。
秦峰听着这些文臣的酸言酸语,手中撸串的动作更快了。
看着这些老东西受苦,堪比电子榨菜。
六公主沉默不语,这手中吃烧烤的动作还算是文雅,但速度可没有减慢。
刚才有多么嫌弃,如今就有多么热爱,如此美味她之前竟然从未听说过。
林师甫咬紧牙关,桌上还有那扬州大厨做的饭菜,几乎就没有人动过。
再看天启帝等人,几乎是对那烤肉爱不释手,如此情况下,这林师甫心中愈发不满。
“不过就是提前准备好了的作料就是,真要是比厨艺,秦世子终究不是那扬州大厨的对手。”
林师甫说着,那天启帝却觉得此话有误。
“林相,这烤肉看上去简单,但这作料也是厨艺的一种,若是调配错了,这烤肉的味道也会大打折扣。”
天启帝此刻完全向着秦峰说话,烧烤的美味就摆在面前,这可是赢过了一切。
秦峰虚心笑笑。
“陛下,这烤肉虽然美味,但并不能常吃。”
秦峰说完,特意看了一眼林师甫,眼神里带着浓厚的嘲讽,而看到这里的林师甫心中更是气愤。
“既然如此,臣斗胆想要跟这秦世子比试一下,刚好给今夜添些乐趣。”
林师甫目光阴沉,那天启帝则是看了一眼秦峰。
“朕尊重秦世子的决定,若是你不想去也不会有人强行拽着你。”
吃人手短,这天启帝也给了秦峰面子。
秦峰听后心中感激,但还是一脸严肃道:“多谢陛下开恩,只不过这林相说了是想要给今晚增添些乐趣,那小臣也不能阻止。”
“不如这输的人就直接喝下十坛酒如何?”
秦峰看向林师甫,面带笑容。
这烈酒度数堪比前世的闷倒驴,这连着喝下十坛,别说林师甫这么大年纪了,就算是秦峰喝下去第二天也未必能清醒。
林师甫听到这后也立刻大笑起来。
这秦峰当真是自讨苦吃,只要秦峰输了,喝下去第二日就必定起不来,到时候就少了在陛下面前出风头的机会。
“林相,这还是小心些的好,那小子手中的作料奇怪。”
唐本善小心提醒,林师甫心中自然已经有了想法。
说到底只要避开这些作料就好,那秦峰不过就是个娇生惯养的世子,怕是锅碗瓢盆都认不全。
扬州大厨又怎么可能会输呢?
“那就按照秦世子所说,输的人就要喝十坛烈酒。”
林师甫说罢,又继续道:“只不过这要比什么可得我来出题,世子可有意见?”
说完,林师甫的眼神里带着一股阴狠,自己都接受了这个赌注,秦峰只能是答应。
“那是自然,林相尽管出题就是。”
秦峰笑着,面上并没有惊恐,至于那一旁的林师甫则是命人将大厨叫来。
“林大人当真是好兴致啊,只不过这秦世子跟一个大厨比,是不是有些不妥?”
六公主开口,这也是看在烤肉的份上她才提一嘴,不然根本不会在乎这秦峰的死活。
“六公主,这一点老臣早就想过,所以这一次就比烤肉,只不过只是最简单的盐巴烤鹿肉,就是不知道这秦世子是否会了。”
林师甫说完,王康也被带了过来。
“草民扬州王康,拜见陛下!”
王康低着头,心中紧张。
只不过出来做顿饭,居然还要来比试厨艺,他这该如何是好?
“王康,朕对你做的菜很是喜欢,不过你也不用太紧张,今日只不过是跟秦世子稍作比试,朕不会怪罪谁。”
“你大可以随意发挥。”
天启帝笑着,那王康心中的压力也小了不少。
这幸好是跟一个世子比,不然他还真要担心些。
王康领命后起身看了一眼秦峰,不过就是一个世子,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怕是家中厨房都不知在哪里。
“秦世子,在下学习厨艺二十余载,多有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