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车夫上前问道:
“公公,我们现在进城吗?”
喜公公抬头看了看天色:“嗯,今晚就歇在这了,你去安排吧!”
他虽然是有要事在身需要赶紧回京述职,但是也没要日夜兼程不停的赶路,他的任务,就是最终能顺利回到京城便可。
因此喜公公也就选择暂时留下来休息,明天再赶路。
“是!”
马夫立即应声离去,喜公公则是回到了马车中。
等到一行人来到客栈住下,喜公公闲不住,来到了一楼吃饭,顺便听听周围的食客都在谈论什么。
他听到的最多的,都和昊天有关。
“咱们天潮国的九皇子殿下,还真是神仙下凡啊,简直就是菩萨心肠。”
“是啊,以前我们哪敢想能分到自己的土地,能吃喝不愁呦!”
“哈哈哈,就是啊,九殿下的功绩,我们每家每户都给他立长生牌都不未过,以前我整天起早贪黑,一家人一天能吃一顿饱饭就不错了,现在不仅吃喝不愁,我儿子还能去书院上学!”
“这去书院上学,不仅不要钱,哈哈哈,前几天还给我儿子发钱了,发了十两银子,说是什么奖学金,这免费读读书发的钱,比以往我辛辛苦苦一年赚的还多!”
“哇,那你还真是生了个好儿子,给你争光了!不过我儿子虽然没获得奖学金,但现在已经会背古诗了,哈哈哈,我家几代都没出一个读书人,现在有读书人了,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说到底,我们全冀州的人都得好好感谢九殿下,是九殿下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条件,将来我儿子学成了,我也不要他为我家做什么,我要让他学学九殿下,多为我们天潮过做做好事,他要是忘恩负义,贪图荣华富贵,我就不认他这个儿子!”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极为热烈,时不时的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个人的眼中,都有着对未来的憧憬。
喜公公此时被震撼的久久无言,他此刻突然明白,为何昊天要大费周章的做这么多事了。
昊天的格局和眼光,已经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
道路、水利、田地、房屋、医疗、食物等,利在当下,能让百姓实实在在的提高生活水平,增强凝聚力。
而教育则是利在千秋,几年后,将会有大批精通医术的郎中、懂得算术的账房先生之类的学成毕业,再过几年,没有选择走上分类职业的人也将毕业,那时候,天潮国将会多出一大批饱读诗书的才子。
再之后,每一年这个人数都会翻倍,而这么多学富五车的才子,有着言传身教在先,必将精忠报国,在他们的竭尽全力之下,天潮国必将欣欣向荣。
喜公公此时,都不敢想象十年后这天地,会是怎样的一副光景了。
甚至他有预感,或许要不了十年,五年就足以改天换地!
……
喜公公一路舟车劳顿,终于是回到了皇宫。
他顾不上休息,直接来到御书房觐见皇帝,见到皇帝后,他也是见李家抄家财产中的一部分,留在了冀州的事情阐述了一边。
而且他一路上也没闲着,清单他早就写在了奏折中,呈给了皇帝看。
并且还把自己在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全部详细的说了一遍。
末了,他拱了拱手道:
“陛下,九殿下之胸襟和志向,确实亘古难见,百姓在他的治理下安居乐业,全都抱着一颗报国之心。”
皇帝闻言轻哼了一声,瞥了喜公公一眼,淡淡的说道:
“有没有可能,他就是在做戏给你看?不然给一个平民褪鞋治脚,朕实在有些难以相信。”
喜公公愣了愣:“陛下,这应该不可能吧?”
“哪有什么不可能的。”
皇帝继续低头看奏折,连头都没抬。
喜公公想了想后,道:
“陛下,奴才是特意乔装过混在百姓当中的,九殿下也不知道奴才在场,所以应该不可能做戏给奴才看,而且这一路上奴才的所见所闻也确实是真的,九殿下之才,震古烁今。”
皇帝的面色一沉,但他最终也没多说什么,点了点头后,摆手道:
“行了,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把抄家所得的财物粮食,该送到前线的送到前线,该送入国库的送入国库,其它的事情,慢慢查证再说。”
“是,陛下,臣告退。”
等到喜公公退出御书房,皇帝才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毛笔。
“陛下,您累了就先休息会儿吧。”一旁的林婉儿劝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