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柴兄赐教,我们该如何向孙公子复命?”张行问道。
“这个容易。你们给慕豪兄实话实说,但对旁人则要隐瞒实情,就说我们二人身遭不测,被南唐国强人所杀。你们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经历千难万险,才捡得一条活命就可以了。”柴荣支招道。
张行笑了,言道:“柴兄真会开玩笑!我们六人形影不离地在一起,你们二位功夫盖世被人家毙了命,反倒剩下我们四个功夫差的存活了性命。这个恐怕说不过去,外人难以置信。”
柴荣笑道:“这个世上,人往往不是因为柔弱被杀,大多都是因为刚强而失去了性命!
“你们想:功夫向来无止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和二弟纵是能对付得一些功夫高强的人士。但我们对付不了的高手多如牛毛,枚不胜举。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是此理。尤其是他们飞鹤门的高手多之又多,功夫超出我们兄弟的那是多不胜数。他们的目标是我们两个,重点不在你们。
“所以说你们侥幸躲过一劫,别人自会深信不疑。这个四位兄弟不必多虑!只是此事只能我们六人外加一个孙慕豪知道,纵是你们的家中至亲之人,亦不可告知他们实情,四位兄弟切记!”
张行四人一听柴荣解释,也认为有理,就频频点头认可。
“看来只有这样了。说实话,刚才那一役,我们四人已是精疲力竭,几乎虚脱。如若以后真再有柴兄所说的未知凶险,我们四位跟着二位兄弟,反倒会成了你们的累赘。那我们就按柴兄的计策行事!”张行慎重地说道。
“既然四位兄弟无异议,那我们宜迅速分开,各走各路,时间一长,恐怕你们的行踪被人盯上,再无端生出不必要的危险出来。”柴荣见他们答应了自己的提议,为四人安全计,赶紧提议迅速行动。
于是六人互相拱拳作别,互道珍重,说了一些后会有期的话,就匆匆各奔各路,分头走开。
“我真怕他们一根筋,非要执意送我们去滨海。到不得滨海,也许倒让他们的小命给报销在半路上。”赵匡胤边走边向柴荣说道。
柴荣点头接道:“是啊!二弟所言极是!我们也不想他们四人为送我们而身遭不测。如那样的话,我们欠慕豪兄的情就更大了!”他边说边向四周瞭望了一下。
如今早已走出大丛林,到了一处极为坦阔的旷野之中,他们心中才长舒了一口气。
看看头顶湛蓝的天空,朵朵白云悠悠而过。柴荣心里感慨万千。
短短几个月,生死命悬一线,冰火两重天,直叹命运无常,事态沧桑。
二人怕飞鹤门的高手追杀,不敢在江南刻意停留。
走路专拣人稀处,大道不行走小路。低调行事,一心赶路。
如此晓行夜宿,不出一月,就走到长江边上。
雇一渡船,渡过茫茫阔水,到得长江北岸。
踏上后晋国土,他们一直绷紧的心,始稍稍放宽一些。
“总算到了江北,南唐国的小子们该收敛些了吧!”赵匡胤自嘲似的言道。
“嗯,到了江北,他们即使追上了我们,也比不得在江南,他们行事都会有所顾忌。咱们兄弟以后就不必急着赶路了。”柴荣接道。
此时正是初夏时节,江水已变得湍急,滚滚的巨流,一浪逐一浪,拍打着流向远方。
看着激流浩荡,滚滚飞逝,柴荣忽感人生苦短,岁月流逝。而自己事无所成,蹉跎岁月。他不禁忧愁满怀,惆怅不已。
“大哥何事烦恼?”赵匡胤见柴荣情绪不佳,忙低声问道。
“唉!日月匆匆,飞逝而过。而你我兄弟荒废岁月,虚度年华,青春被无端浪费掉。天地男儿,应当勇立潮头,搏浪击水,建一番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才是不枉此生啊!”柴荣有感而发道。
“是啊!小弟亦有此感触!想想我们兄弟,无端被李煜那酸儒所侮辱,险些丢了性命,怎不令人懊恼!但他却是一国之皇子,权势遮天,明知他陷害,我们却无能为力。
“如今像丧家犬一样,被他们追得没日没夜的逃命到此,怎不令人气愤!”赵匡胤说着,捡起一大块石头,狠命地抛向脚下的滚滚洪流中。
二人感慨了一会儿,看着飞逝的浪花,心潮难平。
“二弟,我突发奇想,有一念头在脑,你看可行否?”柴荣突然扭头问赵匡胤。
“大哥有何想法?说来听听。”赵匡胤催促道。
柴荣道:“如今在这乱世之中,别人能建得一番宏伟大业,他人能流芳千古,彪炳青史,为何你我兄弟就不可?我们也是热血男儿,天地汉子,为何要如此消沉低落,平凡庸俗,碌碌无为呢?
“我想我们兄弟也应立马横剑,驰骋疆场,要策马扬鞭,奋勇争先,在这浊世之中闯荡一番,才不枉来世一遭,唯有那样才能对得起我们热血奔涌的青春啊!”
赵匡胤闻听更是热血沸腾,豪情满怀。
他不住赞同道:“经大哥启发点拨,小弟亦是内心狂热,激情喷发,亦有与天地竞风流的雄心壮志。大哥,你想怎样,小弟定追随左右,不离不弃,共建一番大业如何?”
柴荣激动地言道:“二弟你看:如今社会上凡是那些随波顺流,不思进取,不思拼搏的人,终是被激流冲得无影无踪。只有那些勇立潮头,不屈于命运安排,敢于去拼搏奋斗的人,才会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大唐没落之后,群雄并起,争创霸业。像朱全忠、李克用、石敬瑭、李彦、钱俶之辈仅凭一方诸侯之基,就创下雄霸伟业,为后世所敬仰。
“他们能与天地竞风流,在浩瀚星河中闪烁放彩。为何我们兄弟不能效仿他们,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泼彩的一笔呢?”
“是啊!大哥。如今的社会,是造就英雄的时代。将相本无种,我们兄弟难道比别人差到哪去?”赵匡胤雄心勃勃地接道。
他捋起袖子,准备现在就想大干一场。于是迫不及待地说道:“大哥,你说怎么做吧,小弟定当誓死追随你!”
柴荣郑重且坚定地答道:“我想从今天开始,效仿古人投笔从戎,加入军旅。从军界干起,为天下苍生谋得一安定清平世界,让百姓在繁华盛世中享受安乐生活,以求有朝一日能名播青史!这也不枉大哥我的一腔喷涌热血!”
“小弟也早有此意!大哥,你说我们去哪里投军才能大展宏图,才能抛洒我们的热血?”赵匡胤攥紧拳头问道。
柴荣答道:“如果去投军,必投明主!一般诸侯,怎入我兄弟眼底!”
“那如今天下谁是明主呢?请大哥明示。”
“在石州做节度使的刘知远将军,韬略出众,文武全才。其又礼贤下士笼络四方人才,颇得人心,有才德之人多依附于他四周,我们前去投奔他我看最好。”柴荣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