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打根基
金堤河2025-07-02 20:202,412

赵匡胤忍不住问道:“大哥一下子通过关系把这些人都提升为军官,恐怕并非易事。如果动作太大,会不会引起他人的怀疑啊?”

  “无妨!按照惯例,中下级军官的任命,不必通过皇上的任命。只要禁军统领提出来,报兵部审批备案就行。现在的外城禁军统领李万通,与我较为熟稔,关系虽不是很铁,但还说得过去。

  “我改日去拜访于他,请他吃顿饭,这事应该没什么问题,这也算是我对这些跟我们一起去淮南出死入生兄弟的一个奖励吧。”

  他们一行人回到京师后,果如先前预测的那样:刚刚登基的刘承佑对柴荣的淮南之行含糊其辞,装傻犯愣。

  兵部尚书符汉升与宰相李宜时,曾向刘承佑上奏柴荣淮南之行的巨大成果,请求给予封赏。

  而他们的提议只是被刘承佑一通“淮南先前不是这样吗?先皇只是派柴荣等人去慰军,如今慰军回来,也就完成了差事。以后各干各职,各司其责就行了。现在朕刚登上皇位,千头万绪的事务要做,封赏的事以后再说吧。”

  柴荣等人的丰功伟绩,被他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给敷衍着抹杀。

  李宜时还想据理力争,但被符汉升暗中用眼光制止住。

  符汉升知道,皇上既然不想承认柴荣等人的功劳,谁人再争也是徒劳无益。

  毕竟这个差事不是他刘承佑委派的,最要命的是柴荣这几个人,正是刘承佑非常不感冒的一类人。说白了,就是他们不是刘承佑的心腹,功劳被抹杀是很正常的事。

  “符大人,你为何不让我向皇上争辩呢?柴荣、范质、王浦三人干成了多大的事?那是完成了堪比登天的艰巨任务啊!他们瓦解了淮南杨烈的割据势力,等于说是维护了大汉的完整与统一。

  “而且又几乎没怎么动刀兵,这种天大功劳可非等闲之辈所能干成的呀!”散朝后,出宫门时李宜时抱怨符汉升为何阻止他为柴荣等人申辩、争取利益。

  “李大人,难道你还看不出皇上的本意吗?他根本就不愿承认淮南之行的功劳。还有他们三人目前都是四品官衔,如果再给他们升迁,皇上可能是怕他们官位太高吧?”符汉升答道。

  “不升他们的官,但总得出些银两赏赐一下他们吧。就这样不吭不喘装糊涂。做为人君不能做到赏罚分明,那以后谁还想为朝廷卖命?我真替柴荣他们不值!”李宜时叹息道。

  “唉,算啦。他们反正都很年轻,以后为国效力争取功劳的机会多的是,李大人也就不必再为他们争取什么了——不过有一事本官还想麻烦李大人。”符汉升突然转变话题请求道。

  “什么事?符大人,只要是本官能帮上的忙,定不推辞,但说无妨。”李宜时答道。

  符汉升道:“是这样,昨天柴荣找到我,说这次跟他去淮南的十几个兄弟,由于不想再回济州那偏远之地,目前都在京城闲呆着。他问我能不能给您说说,把这些兄弟都安排在禁军之中。

  “他的这些兄弟,也确实在淮南为朝廷出过大力,如果没有他们,柴荣也不可能顺利擒杀杨烈。我也不好推辞他的请求,今天特厚着老脸,求大人关照一下,不知您意下如何?”

  李宜时一听,想了一下,微微点点头,道:“柴荣现今提这个要求,如在先皇时期,那是小菜一碟,不算一事。不过现在新君登基,正在抓紧收拢兵权,恐怕有些困难。”

  符汉升忙道:“我已打听过,目前皇上想抓到手的只是内城禁军,现在他还顾不上外城禁军。李大人只要在皇上还没撤换外城禁军将领前,悄悄安排进这些人,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再说跟随柴荣去淮南的一百多名士兵也均是外城禁军的,编制还在那里,他们回归禁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谁也说不出什么。您在这些人回队时,顺便也把那十几个人编充到里面。

  “谁也看不出什么来,再说两万人的禁军队伍,塞进几个副统领,几个带兵副将也算不了什么。况且这十几个人在先皇时代,大多都是正副将军的级别,去禁军里面也没什么不妥。”

  “符大人难得求我办一次事,今天如不给你这个面子,我们以后还怎么相处?这样吧,你先把那些人的名字都给我,我把他们都添到禁军将领名单之中。

  “并把他们入禁军的时间都往前提半年,这样谁也看不出他们是后来才入禁军的。”李宜时答道。

  符汉升虽身为兵部尚书,但他没有对禁军的管辖权。

  真正的能调的动禁军的,也只有皇上一人。

  但禁军中将士的档案,却归于宰相管理。符汉升如想往禁军中安插将军,宰相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

  李宜时也不是固执己见的人,他的头脑更不是花岗岩一个。

  现在新君上位,随后要调整一些官员的位置是在所难免的。

  他李宜时的宰相位置还能做多久,天知道!

  说不了哪天自己一上朝,皇上就让他坐上了冷板凳,靠边站了。

  趁着手中还有权,能帮老朋友办些力所能及甚至举手之劳的事情,那就趁早办。

  不要到了自己能办而不办,想办却办不成时,那就太得罪人了。做人就是大大的失败了。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今之如此,古之更如此,千古定律。

  符汉升听李宜时如此说,赶紧从怀中掏出一张叠着的纸来,递给李宜时,说道:

  “李大人,柴荣早把他们的名字写好交给我了,您拿去吧,柴荣正在兵部等我的回话呢。”

  “嗬,这小子什么都想到了,他怎么知道老夫定会答应办这事呢?”李宜时一看,笑了。

  “他想办的事情,纵是钻破头皮也要办好。他说李相是严谨认真但又不是拘泥死律之大人物。这事叫别人来办,想就别想,但只要求您办,那是小事一桩,您会爽快地答应的。”符汉升答道。

  “柴荣这小子的头脑无人可比,前途不可限量。唉,如若先皇健在,不出几年,你我的位子必定是他的。只可惜世事难测,先皇英年早逝,而新皇好像又不怎么喜欢柴荣这等人,他以后能否升迁,倒充满了无限未知之数。”

  李宜时叹息着摇摇头。

  “我看柴荣倒很平静,他已猜到这种结局。不过他这人讲义气,总认为跟着自己的兄弟出了力,流了汗,而一无所获,他心里总是过意不去。

  “心中老觉着亏欠他们,所以他才求我找您,把他的兄弟朋友安排在环境好、待遇高的军队中任职,他心里才踏实些。”

  符汉升和李宜时又闲聊了几句话,就告辞回了兵部。并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柴荣。

  柴荣闻听高兴不已,忙向符汉升道谢。

  “咱们还客气什么,我帮你还不是在帮自己么。”符汉升笑着摆摆手。

  他不帮柴荣,符丹凤那一关就过不去。为了宝贝女儿,他干什么都会无怨无悔,毫无怨言。

  情况还不错,虽然赵匡胤等人进不去内城禁军,但如果进了外城禁军,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继续阅读:第96章 疏关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代枭雄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