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城禁军本就人多势众,人数远多于内城禁军,此时一听又有了帮手,那是个个增添三分神勇,完全把内城禁军的气势压了下去。
内城禁军见外城禁军与卫戍部队联合起来合围自己,一时也惊慌不少,斗志瞬间萎顿下来。他们且战且退,最后都退入皇宫之中,紧闭宫门,与外城禁军和卫戍部队相持。
赵匡胤命令两处的兵马把皇宫团团围住。
皇宫当然是墙高门固,再加上内城禁军的拼死抵抗,围攻的部队费了好多曲折,也没把宫门弄开。
曹彬对赵匡胤小声说道:“二哥,如此打法费力费事不说,关键是难以凑效。”
赵匡胤道:“他妈的!这破门也太结实了,一般的横木对它不凑效,撞到上面像撞到山上一样。”
“宫门本就坚固厚实,再加上里面的人拼死守护,要撞开他绝非易事。我看要不这样:反正刘承佑已被我们围堵在这里,他是插翅难逃。咱们派军士到城外林中砍伐粗大横木过来,不怕撞不开他!”曹彬又提议道。
“嗯,如此甚好!城内没有那种粗大树木,看来只有去城外伐取了。”赵匡胤点着头,喊来一个中层军官,命他带领一百人去城外砍伐大树木过来。
被困于皇宫中的后汉天子刘承佑,此时已如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宁。
他听到外城禁军与卫戍部队哗变的事后,虽然惶急不安,但他自持自己的一万名内城禁军都是自己的心腹之人把持,自会与叛军相持几日。
他再传急信给洛阳的舅舅,让他率精锐之师前来解困,叛乱将会很快被扑灭。
可是内城禁军没能守住城门,溃败到了皇宫里面,这委实令他措手不及也无法想像。
他也知道,皇宫大门一破,再无险可守,到那时只有坐以待毙,束手就擒。
但他又是心高气傲,不想服输之人,任何委曲求全,屈辱地生活下来的打算,他从不曾想过。他是顽固的成在国家在,城亡国家亡的人。
为了以防万一,到了门破将亡之时,他也做好了随时准备着与这座皇宫同归于尽的最坏打算。
于是他纠集所有三宫六院的嫔妃,才人,婉仪,婕妤等等自己所有的女人都到一个宫殿内集中。宫外堆满柴禾,并安排宫内太监:只要皇宫大门一破,立马放火。
他要和自己的女人为国殉葬。纵是死,他也不能把自己的老婆留给敌人来享用、侮辱,他要自己生时拥有的女人,到死也要一刻不离地陪着他。
皇宫门破是必然之事,延长一点也只能为刘承佑苟延残喘提供一点微乎其微的渺茫奢望而已。
熊熊烈火终是燃了起来,滔天烈焰中迸射出撕心裂肺的哀嚎,与绝望的悲啼。
夹杂着的还有滚滚浓烟中散发出的糊焦呛人的可怕难闻味道。
这种味道让人恐怖,绝望,感慨!
这是魔鬼地狱中散发出的生命悲歌!
人世间凄惨、冷酷、苍凉交织下的集中迸放。
赵匡胤等人闻讯赶到现场时,刘承佑与所有家人自焚的宫殿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想制止救助已然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大火肆虐蔓延,眼看着吞噬了整个高大的宫殿。
眼观的人除了惋惜众多的人魂飞天外,还能做什么?
他们不能制止悲剧的发生,是因为部分内城禁军的负隅顽抗与艰苦对抗。
当赵匡胤率领着部队用城外运来的巨大滚木,把皇宫大门撞开后,内城禁军的顽固抵抗士兵又集中到各个正殿,偏殿,甚至皇宫中每一个能凭借地利优势抵抗的地方。
这时赵匡胤等人想要彻底地打垮这些顽固分子是有些难度。
它不像刚开始与内城禁军决战时那样,柴荣先前安插进去的中下层军官,能借机煽风点火,引起内讧,并鼓动众多的内城禁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这也使内城禁军一万多名精锐武装能很快瓦解的重要原因。
但战到最后,仍有拼拼死抵抗的内城禁军人员在负隅顽抗,这些人都是刘承佑的铁杆拥护者,顽固不化的忠皇分子,这时想让他们彻底屈服是要大费周折了。
但这些人也只是临死前的垂死挣扎而已,被逐一消灭是必然的结局。
等几乎清理完整个皇宫大院后,赵匡胤竟没有看到刘承佑及皇宫中的嫔妃娘娘,不禁纳闷了,思忖:难道刘承佑不再皇宫中居住?
他后来抓住一个宫内太监询问,这位吓得脸色煞白、哆哆嗦嗦的太监告知了刘承佑与所有的嫔妃,都集中在后院的一个极其偏僻的宫殿中。
赵匡胤急忙令手下速去后院,务必生擒活捉刘承佑。
可等他们匆匆赶到时,绝望至极也偏激至极的刘承佑已经令人把宫外的柴禾点燃,巨大的火苗正在吞噬整个宫殿,这时纵是施救也是于事无补,只得听之任之。
赵匡胤等人只能看着烈焰翻滚,越来越大,也是束手无策,爱莫能助。
宫殿都是木质结构,遇火即燃。众人看着宫殿上方的巨大横木,椽子等等很多木头像一条条火龙一样掉了下来。
初时还能听到里面拥挤之人撕心裂肺的哭喊,及绝望之下的嚎叫,还有哭天怆地的悲惨哭啼。
但随着大火的肆虐,不断燃烧,这种生命的呼喊渐次于无声无息。
任何冤屈的、不甘的、悔恨的、绝望的、愤怒的的灵魂都消逝于无情的大火之中。
最后浓烈呛人的尸体腐臭气味,让人再也呆不下去。赵匡胤给其他人递了一个眼色,无奈离开。
他们重又回到正殿大厅。赵匡胤命令手下人员,继续搜查宫殿内每一个角落,戒备整个皇宫。
并把那些活下来的太监、宫人等人员统统集中于一个大院之中等候处理。
他忙派张永德速去郭令公府向柴荣报告喜讯,让他速来皇宫主持整个大局。
这起事变的总策划师——柴荣,此时正在家中强忍着心中极度的不安,与符丹凤焦急地等待事情的结局。
虽然他自认各项细节都已布置得天衣无缝,各个环节都设计得丝丝入扣,也想到了诸多可能临时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及应对办法。
但他知道世上万物没有绝对的事情,任何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微妙变化,都有可能使事物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这种反向的发展可能会令整个看似无懈可击的计划泡汤,走向毁灭。
不到绝对胜利的时刻,他柴荣不可能放松下心情。这也是他多年来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