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接着说道:“只要能多拉拢节度使加入到我们一方,我们就有充裕的兵力对付反对我们之人——与刘崇、扬时兵团作战的兵力,应由我姑父的济州四镇和石州四镇的兵马为主。
“史叔叔虽逝,但其手下兵马均由其亲信大将石守信控制着,朝廷的监军在那里只是摆设,根本调度不了那些兵马。”
柴荣说着转向高怀亮,盯着他安排道:“怀亮,你明日一早动身去石州,找到石守信,把史叔叔惨死的噩耗报与他知晓,让他以为史叔叔报仇为藉口,兵出石州,向京城进发。”
“是!大哥!”高怀亮领命道,并随口又问:“大哥,对于那个朝廷的监军,如何处置呢?”
“你们看着办吧。如不能为我所用,那就就地处决!关键之时,既要看准形势和方向,还要把握好分寸。你到石州后,针对具体情况,酌情操作,但不能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必受其害,如那监军一门心思为刘承佑效忠,留他是大患。”柴荣答道。
“我知道了,大哥。”高怀亮点头应诺。
柴荣又转向郑恩,吩咐道:“郑恩,明日你速去济州,对我姑父言明京城中危急情势,让他尽起济州兵马向京城进发,以配合我们在京城的政变。”
郑恩连忙领命。
“只要有石州与济州两处的兵马与我们做配合,外围的不测之祸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下面就具体策划一下,我们如何迅速地夺取兵权,把刘承佑赶下台。”柴荣扫视了大家一圈说道。
大家都把目光齐刷刷地盯向柴荣,听他做下一步最最重要的安排。
同时大家也均心情激奋,都感受到了暴风雨来临前的那种紧张压迫、刺激兴奋的感觉。
柴荣道:“外城禁军以匡胤为主,迅速控制住张进忠之后,抓紧召集人马,冲向内城;卫戍部队以曹彬为主,抓住兵权之后,亦同时冲向内城,与匡胤等人会合,共同攻克内城。”
“大哥,时间订在什么时候?”赵匡胤问。
“大年初一,新年第一天。趁着刘承佑举国欢庆的时候,我们在早饭过后突然发难!我们兄弟是福是祸,是该名扬天下,为华夏历史书写一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浓丽一笔,还是成为历史的小人,被千秋万代所唾弃,关键看此一役!”
柴荣斩钉截铁地坚定而道。
大家都站起身,伸出各自右手,重叠在一起,豪情壮志发誓道:
“我今随大哥一起建功立业,虽经千难万苦,亦要一往无前,还我男儿本色,杨我华夏儿女之雄心壮志!”
柴荣道:“有兄弟们的满腔热血和凌云壮志,以及我们无懈可击的完美计划,我相信,我们定能功成名就。华夏历史将由我们重新书写,我们的人生将更加辉煌和绚丽多彩,永远闪烁在耀眼的历史星空中!”
大家聚在一起又商议了一些关键要点的操作细节,注意事项。然后柴荣命诸人都分散,陆续离开郭府,分头去准备。
接下来的几天紧张且忙碌。赵匡胤与曹彬等人暗中联络各自军中的亲信人员,交代好起事时间,专等大年初一的到来。
公元951年正月初一,整个汴京城处处张灯结彩,炮竹声声,去除旧岁,迎春纳新。
京城百姓仍与往年一样,喜气洋洋,欢天喜地,族拥到大街上观看民间社团组织的丰富文化娱乐活动,汴京城洋溢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之中。
而外城禁军与卫戍部队的官兵,此时却高度紧张,个个手握利器,焦急地等待着新命令的到来。
放假的只是文官系统,像禁军这种军事单位是不能放假的。
所以外城禁军统领张进忠仍如往常一样,坐镇禁军指挥大营,应付着公事。
此时赵匡胤与高怀德以向他庆贺新年为由,率领副将军以上军官,齐聚于指挥大营。这是外城禁军的惯例,人人不以为怪。
进到大营后,赵匡胤等人在凑近张进忠向他庆贺新年时,赵匡胤突然发难,从腰间猛然抽出紫金剑,一个鱼跃之势,把猝不及防发张进忠刺了个穿心透。
见张进忠已毙命,赵匡胤就扬起手中长剑,大声喊道:“张进忠喜怒无常,仗着是皇上心腹,平时对我们兄弟指手划脚,趾高气扬,吆三喝四,此人猖狂无德,理应遭到伏诛。
“今天就是他的报应!我们杀死他之后,皇上定不会饶恕我们,为生命计,为人生富贵计,今天大家就随我杀向皇宫,砍死那皇帝老儿,也不枉我们热血男儿来世一遭!”
大帐内的副将军以上军官中,很多都是柴荣心腹,他们也趁机煽忽着,大声响应赵匡胤。纵是那些先前不愿叛乱的部分军官,在这种时候也被挟裹其中,不得已成了反叛的一员。
高怀德此时夺过张进忠帅印,交付于赵匡胤手中。
赵匡胤高举大印,大声命令道:“集合所有外城禁军,杀向皇宫!”
一声令下,整个外城禁军大营彻底变了大王旗。两万兵马迅速地驰出大营,疾奔向皇宫。
正在大街上欢庆的老百姓,哪晓得此种事因,都惊慌地躲向路边,看着整装而发的将士一队队穿街而过。
内城禁军守军一看外城禁军出动,气势汹涌地奔内城而来,吓得想关闭城门。
此时冲在前面的高怀德与呼延信诸人,已经跃马冲到城门下,还不待他们把门关上。被前面的高怀德等人手持长枪,左右开弓,统统被挑死于地上。
守卫在城门楼上的禁军一看军队哗变,忙手忙脚乱地想放下千斤闸堵住城门汹涌而入的外城禁军。
高怀德一看,知千斤闸如放下来,城内与城外人马将被分割下来,他们这些先冲进来的兄弟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来不及多想,他赶紧掂起长弓,搭箭上弦,连射三箭,把三个正在解千斤闸铁索的士兵射倒在地。
这时呼延信、张永德二人已下马提枪领着一帮手下兵士冲上了门楼。
那些城门上的内城禁军见来者势强,吓得没敢交手,就四下而散。
此时赵匡胤、王审琦、李继勋,刘光义等人指挥着手下杀进了内城,与内城禁军短兵相接,混战在一起。
双方一时处于胶着状态,互不相下。内城禁军依仗地势之熟悉,顽强抵抗着成倍于自己的外城禁军。
赵匡胤诸人正心急如火,急扯不下之际。已控制了卫戍部队的曹彬、潘美等人按事先约定,杀奔过来协助赵匡胤等人。
赵匡胤一看他们过来支援,信心大增,于是大声喊道:“外城禁军的兄弟们,我们的卫戍部队已过来支援我们,大家要鼓起勇气,一举打垮内城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