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新情况
金堤河2025-07-02 19:552,329

“王将军此言差矣!杨烈谋反朝廷日久,你我均心知肚明。他杨烈做为大汉臣子,不思报国,不服号令,与朝廷政令南辕北辙,对朝廷的指令阳奉阴违甚至置之不理。

  “况且他还勾结南唐,妄图分裂出大汉版图,陷我淮南民众于不仁不义之中。一旦朝廷发兵镇压,受灾受难的还是我淮南子民。

  “他杨烈倒行逆施,痴人做梦,要把淮南百姓引入地狱深渊,此乃国之大贼,人人应得而诛之!

  “你要知道,你我二人也均是朝廷的臣子,不是他杨烈看家护院的私有家丁,随意拿我们性命换取他荣华富贵。我们要效忠的是朝廷,不是他杨烈!

  “如今天道昭昭,他杨烈身败名裂,死于非命,实是咎由自取,自取灭绝。这只怪他狼子野心,不知天高地厚,异想天开,不顾历史潮流,做遗臭万年的举动,怨不得他人!

  “我们这些大汉臣子,在此关键时刻,正是向朝廷表决心,誓死效忠的时刻。你我理应顺天应命。及时归附于朝廷,才是我们做臣子的首要本份之举。

  “而如今王将军却在为一个已遭伏诛的反贼讨什么说法,简直是可笑至极!岂不令人扼腕叹息?你此种做派,不是忠贞的表现,实是一种愚蠢之为。

  “更是一种幼稚可笑的举做。现在王将军靠着一腔愚昧愚忠,带领手下的万余兄弟奔向铤而走险之路,实乃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还望王将军三思而行,谋而后动,想想此举的后果啊!”

  张继旺一番苦口婆心的话,虽没怎么打动王守泽,但他身边的将士均被这肺腑之言所感染,纷纷私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王守泽回头怒喝一声,他手下诸将士才吓得皆闭口缄言。

  高怀德一看,心说王守泽手下的人也并非铁板一块。如果继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晓以利害,纵是他们不能投诚过来,但作战能力也会大打折扣的。

  到时纵是不出动刚收服的五千兵马,仅靠安南与南阳的两支兵马也能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他此时反而不再着急,继续让张继旺与王守泽对话,来瓦解城下将士的斗志。

  柴荣已得到城东大营守军欲攻城的消息。他见整个淮南节度府已经被自己牢牢控制在手内,于是只派少量兵士值守府邸,亲自率手下兄弟及大部分南阳过来的骑兵,奔赴东城,协助退敌。

  到达后,他率众登上城楼。

  此时张继旺正与王守泽唇枪舌剑争辩得不可开交。

  柴荣一看这架势,忙站向前,大声对王守泽喊道:“王将军,我知你是一忠心耿耿战将,为人值得尊重赞赏。但王将军对自己身份还是不能做到准确定位,这不免让人叹息。

  “你应知道,你是我大汉朝的一名将军,而不是某人的将军。我做为大汉钦差,代表朝廷行事,有权处置任何一个对国家不利的叛逆分子。

  “杨烈伏法,是他罪有应得!而王将军你这又是何举呢?你是想为杨烈报仇?还是有什么反叛大汉之心、想自立为王?

  “你不在你的驻军大营安心待命,等候朝廷安排,反而私自把兵马开到淮南城,这是要和我一决高下吗?还是有着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王将军,你要以大局为重,以大汉国家统一为基准。而非是盲动一腔热血,带领手下兄弟踏向不归之路。你要为你手下一万多兄弟着想啊!

  “难道你忍心把他们的性命都无端葬送在内斗中吗?王将军如听我金玉良言,就赶紧退回大营。我决不会为难于你,你的将军之职不变。

  “你手下的兵马依旧归你管辖指挥,一切与原来无异,我也不追究你的这一时冲动之举!”

  王守泽手下将官也均听清柴荣所言,都心动不已,纷纷悄声劝王守泽,让他见好就收,不要再固执己见。

  反正钦差大人已经发话,不再追究他们的这次行动,赶紧把兵撤回大营等候命令才是明智之举。

  王守泽盯着柴荣,不放心地问道:“柴大人当真能做到刚才所说的话么?”

  站在柴荣身边的赵匡胤大声说道:“我大哥说的话就是圣旨!你难道没听说过柴大公子的赫赫名声吗?王将军不会孤陋寡闻到如此地步吧?”

  王守泽当然听到过柴荣名声,知他说话办事干净利索,光明磊落,一言九鼎。

  别说在官场中声名斐然,就连在江湖中的各大门派中也是有着巨大威信,是个莫有不给面子的人。

  他问柴荣刚才那话,只不过是为自己的退路再印证一下保证的份量而已。

  柴荣大声说道:“我柴荣说话,一向言而有信,我既然说不追究你的责任,让你继续掌控兵权,实是看将军乃一忠义之士和赤胆报国之栋梁。

  “将军无需疑虑,你安心回营,等我重新以大汉官制加封于你就是。”

  王守泽见事态已如此,知道杨烈时代已经结束,更是大势已去,寿终正寝,原先的淮南上层已轰然倒塌。

  新的秩序马上就会建立,自己再做抵抗实属无益。

  既然柴荣答应他仍做将军统领兵马,保持原有官衔,已是给够了他面子。有了光辉的台阶可下,何必再做作做固执呢!

  王守泽于是大手一挥,命令道:“后军做前军,有序退回大营!”

  很快,一万兵马就撤得无影无踪,回城东大营安心待命。

  一场刀光血灾、兵戎相见的危机终被化解。

  稳住了军队,也就稳住了一切,淮南就不会再出多大的乱子。

  众人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

  柴荣抱拳对张继旺道:“张大人以国家统一为己任,在这次危机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本官感激不尽!”

  张继旺忙道:“下官实乃平庸之辈,不过在此关键岔口,能为国家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也是下官的本份之举和无限荣幸!”

  他不忘及时巴结揶揄柴荣:“柴大人的虎胆雄心,以及化解危机的能力,下官实乃佩服得五体投地。柴大人不愧是经天纬地之旷世奇才,非凡人所能及!”

  二人说着话,就率领着一干人回了节度府。

  接下来的日子,柴荣对淮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把驻守在淮南各地的军马进行了统一编制。取消杨烈原有旧编,把这些兵马都纳入到兵部的管辖之中。

  军队驻地的原有军官并没做大的变动,但都重新以大汉的名义做了新的任命,使这些将军都纳入到大汉官员的序列当中。

  打破了先前杨烈时代封闭的小团体。

  不在像先前那样,这些将军只听命于地方首脑,而对朝廷的政令置若罔闻。

  这种朝廷与地方双向对军队的管辖权,既方便了朝廷调度,又防止了地方大员拥兵自重及坐大难控的隐患。

  他把淮南降州为府,使之与先前所管辖的各府平起平坐,不再对其他各府有管辖权。

继续阅读:第92章 又有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代枭雄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