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又把各府的知府、守备等其他重要官吏也都纳入到吏部的统一管理之内。
总之通过多项改革,原来的淮南之地已是面目全非,再不可能形成杨烈时代的军阀割据势力。
同时,他把杨烈先前部署的兵力,做了重新调动,把驻扎在离安南与南阳较近的兵马统统南撤,都分驻于与南唐接邻的地带。
把守卫重点由内转向外,可以虎视南唐在江北的诸州,从而能更好地保证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不受侵犯。
淮南局势瞬间平息下来,百姓复又安居乐业,恢复了生活常态。
一日,柴荣与众兄弟正在杨烈原来的节度府内商议事情。
这时一卫士来报:“大人,兵部尚书符大人派来一家人送信给您,要不要他进来?”
柴荣及众兄弟闻听符大人派一家人前来送信,均觉事态非比寻常,肯定是有大事情发生!
因为兵部与淮南每天都有行文的,如是一般事情,符汉升会通过公函告知柴荣的。
而今天却派家人前来送信,每人心里都忐忑着,不知京城里又出了何等大事。
柴荣忙让送信人进来。
符丹凤认得是自己家里的家丁,忙站起身走向前。
那家丁一看见自家小姐,忙趴下磕头请安。
“符虎,我爹爹为何事派你来此?”符丹凤问道,并让符虎起身。
“大小姐,这个小的也不知情。只是老爷一再叮嘱,要我速来淮南把此信交给柴大人。”符虎说着,撕开缝制得极密及严实的内衣夹层,抽出一封信来,递向符丹凤。
符丹凤接过,回到柴荣身边,把信递给了他。
柴荣心惊胆颤地小心撕开信件。看过之后,头上不觉冷汗涔涔,信上内容委实令他忧心忡忡,极度不安。
只见上面写道:
皇上驾崩,政局将会不稳。如淮南事已毕或未毕,均应托付他人处理,你与范质、王浦三人应火速回京为宜!
他面色凝重地把信递给符丹凤,符丹凤看过后复又递还给柴荣。
柴荣又把信递给范质与王浦看后,又给赵匡胤并众兄弟看。
大家看后,面面相觑,均感事态太过突然。
“这皇上也太不济,这才登基建国几天,就呜呼哀哉了。”赵匡胤摇头叹息。
“皇上堪称一代明君,为人持重英明,震慑得住各路诸侯。正是因为他的存在,大汉才政局平稳,百姓安居乐业。
“他如不在,新君上位,势力强大且野心勃勃的个别节度使,恐怕要兴风作浪,对抗新君。
“到那时我大汉将会是一盘散沙,恐怕复又进入军阀混战的局面,后果堪忧啊!”柴荣叹息着,一时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范质道:“咱先不说哪些节度使会乱,还是分析一下谁能登基吧。”
“看来谁登基还没确定下来。因为符大人的来信中未提及此事。因皇上无子,他的侄子刘承佑一直在他身边,应是个得力的人选。
“再一个就是皇上的弟弟刘崇,目前是同州节度使,手中握有重兵。且在朝中威信亦高,也是一个有力的竞争者。看来搞不好,为了皇位要大打出手了。”王浦接着分析道。
众人均点点头。
范质道:“不过刘承佑当皇帝的可能性极大,因为他的两个舅舅均为节度使,他又一直在皇上身边,深受皇上喜爱。再加上他的两个舅舅的力捧,刘崇退让一步的可能性极大。”
柴荣面有忧色道:“这个刘承佑虽是个公子哥,但心思聪敏,表面仁厚,内则善妒。为讨皇上欢心,这家伙装得挺谦和仁恭,温和良善。
“其实他自大汉建立后,在京城内极尽所能构建自己的势力圈子,笼络了很多大臣。他如上位,我猜想以他的性格,排除异己,打压开国元勋的行动就会很快发生。”
“是啊!这小子不知为什么,对我们这些节度使的子弟官员总是心怀忌惮,嫉妒不已,冷眼相向。时时以我们为假想的敌人,从不与我们交往。
“如果他做了皇帝,我们这些人必须要注意了,肯定会受到他的排斥和打压。”范质接着说道。
王浦接道:“正是因为我们的父亲都是一方要员,手握兵权。在他心里我们这些人就是国家不稳定的危险分子,是他们皇室的重大隐患。
“他心里能没想法吗?符大人指明要我们三人赶快回京,就是在这新旧更替之际,希望我们都能在京城里时刻关注朝廷动态,也避免了新登位皇帝对我们的猜疑。”
“可是我们是奉皇上之命出来消除淮南隐患而出京的呀!并非为了个人利益奔波到此。难道我们为国家立了大功,反而成了问题不成?”范质不解而道。
柴荣叹息着接道:
“我们出巡南来,是奉老皇上的特命而来,他刘承佑并不知情,谁知道皇上恰在这时驾崩呢?这不但给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不说,连我们这次平定淮南的功劳也会被淡化。
“我们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将会付之一炬。这次真是出力不落好,赔本赚吆喝,流血流汗人家都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也是符伯父提前想到的情况,所以才会令我们匆匆回京的。”
“可是丞相李宜时及三省六部的头头都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呀!难道他们会睁眼说瞎话?否定我们众人的功劳。”范质不服气道。
“唉,我们都应知道一下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无论哪个新皇上位,用的都是他自己的人。我们这些人都是刘承佑不待见的对象,更是他排挤冷落的对象。
“他纵是明知我们所建立的巨大功劳,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当做不知晓此事,不撤消我们原有官职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大张旗鼓地表扬我们,为我们加官进爵呢!”王浦反驳道。
柴荣亦点点头,言道:“王浦分析得有道理。我们应赶紧把这里的事情都交付安排一下,明日一早,先回京再说。
“无论谁登上皇位,他最多是不加封我们,别的危险估计暂时也不会有。毕竟登基后,维持现状,保持政坛最大限度的稳定是头等大事。
“我们现在还不是过多考虑这个事情的时候。如果我们回京及时,正赶上新皇登基,纵是我们三个不被封赏,但在我们手下出力的兄弟受到封赏,也是未可知的事情。”
范质与王浦皆点头赞同。
于是柴荣安排众人快下去准备,明日一早回京。
下午,柴荣命人把新任的淮南知府张继旺,城东大营守将王守泽召来。
把很多事情给他们做了一下交代,最后说道:“由于京城有事,皇上今早下诏要我速回京师,皇命难违,不得不照办。幸喜淮南各项事务已逐渐走向正规。
“忘二位应不负皇恩,办好各自本职工作,为淮南百姓生活安康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