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忽然又问道:“凤儿,头几天给匡胤传去急信,怎么到现在还不见他回京?”
“他正在西南一线部署兵马,那里离这里几千里,信使再快也得两三天时间,他得信后纵是快马而回,又得两三天,怎么能说来就来呢——估计也快到了,说不了今天就能到。”符丹凤答道。
二人正说着话,忽听内侍传言官在外面喊道:“都检点大人已到宫外,皇上可否宣进?”
柴荣闻后大喜,精神一震,忙对符丹凤言道:“快让二弟进来。”
符丹凤到门外,命传令官速招赵匡胤入内。
赵匡胤心急火燎、急急忙忙奔进柴荣的寝宫。
他进内一看柴荣如此瘦骨嶙峋的模样,大惊失色,着急地关切而道:“大哥,怎么几日不见,你竟成了这个样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说着,心疼得眼泪扑簌直下,流淌不止。
柴荣苦笑一下,虚弱而道:“二弟,不要再问,天意使然。你来了就好,我有事要对你交代。”
柴荣让符丹凤把自己扶起来,然后斜倚在靠背上。
时不时变换一下身体姿势,有时也会缓解一下钻心的疼痛。
“二弟,你靠近我一些。”柴荣低声安排道。
赵匡胤依言俯身到柴荣跟前。
“二弟,你我因义气相投,心地想通而结为生死兄弟。这么多年,你我不分彼此,我一直把你当成亲兄弟看待,你亦把我当亲哥哥尊敬。咱们兄弟情谊,可谓海枯石烂,情深似海。”柴荣真诚而道。
赵匡胤亦是含泪点头不止,真情而道:“大哥待小弟情深意长,无有二话。你是真心真意,掏心掏肺为我好,天下哪个不知?”
“想我们兄弟,从一无所有,到如今的地位显赫,可谓是沧桑巨变。你我身份地位,由无名小卒、平民百姓而演变到如今我贵为天子,你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
“这都是你我兄弟结义之时从没敢想的事情。哪承想命运之安排,让我们都走向了如此显赫风光之路。每每想起此,我都感到不可思议。
“因而有时想起这成就与所得,就常有一种胆颤心惊、后怕不已的感觉。我常思自己人生历程,自问我柴荣有何德何能,竟能富拥四海,权倾华夏,让世人仰视?
“这种对成功的后怕,督促我时时不敢懈怠自己,不敢放松自己,做什么事都兢兢业业,尽心尽力。
“对百姓,对百官不敢有一丝的傲慢与冷淡。恐怕自己做得不够好,而使他人产生对我的误解和怨恨。”
柴荣继续说着,由于气力衰弱,他一阵气喘之后,停下了说话。
赵匡胤赶紧接道:“大哥诚心对待百官与百姓,如今天下百姓哪个不感恩敬仰大哥?是你让他们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这是天下共识的事情。
“正是因为我大周君臣一体,臣民一心,才有了如今统一天下的实力。
“大哥放心,臣弟已安排好各地兵马,做好了充分准备,不日将进军江南,天下一统马上就要实现,大哥就等好吧。”
柴荣向他摆摆手,道:“统一天下之事还是缓一缓吧。大哥如今之身体,也撑不到天下一统的时刻。”
赵匡胤大急道:“大哥,怎可说如此丧气颓废之话!你只是一时身体欠恙,只要通过用心调理,待以时日,自会康复。大哥千万不要说吓小弟的话。”
柴荣闭上眼,喃喃道:“唉,天命如此,人力岂能阻挡!老天让我回我们应该去的地方。二弟,大哥就不陪你,先走一步了。”
赵匡胤闻听,泪如雨下,大哭道:
“大哥——怎么会这样!您毕竟还在英年,一切都会有转机的。您千万不可胡思乱想,恐吓小弟。如今天下需要您,百姓百官需要您,您还有很多的未竟事业在等着完成。大哥,您一定要振作起来呀!”
柴荣痛苦地摇摇头,眼含泪珠,道:“二弟,人之将亡,其言也真。如今大哥我到了此种时候,不得不向你托付后事,以下我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你都要用心记住!”
赵匡胤见柴荣面色严肃,知道不是在儿戏说笑,赶紧抹泪敛色道:“大哥吩咐,小弟自当谨记!”
柴荣喘嘘着继续言道:“我去之后,宗训以例应接替我位,成为新的天子。但他仅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怎可驾驭得如此复杂时局?时日一久,人心不稳,其位必有人替。
“与其皇位被别人抢去,还不如不做这个皇帝为好。今为兄我有一事相求,二弟你务必应允。
“朕决定:我大周皇帝之位,在我之后,由二弟你接替!
“这样也免得皇位落入其他居心叵测的人手中。皇位由你接替,大哥之未竟事业你也能继续去完成。”
赵匡胤闻听柴荣此言,吓得魂不附体,脊背生寒,汗流遍体,他噗通跪于柴荣榻前,痛哭道:
“大哥,何故拿此要命狠言吓唬臣弟!如果大哥疑忌臣弟,想着臣弟会在大哥去后抢宗训之位,那臣弟我今天就先横尸于大哥面前,以表忠心!大哥,你已给我无限恩宠与荣光,臣弟已心满意足,哪还敢有其他非份之想!”
柴荣苦笑一声,幽幽而道:“大哥我诚心成全于你,而且如今还是在丹凤面前,难道你以为大哥在试探你的忠心不成?
“你应知道,大哥我长至今日,从未有过食言的话语。那好,既然你不信,就把范质等人传来,当着那些大周要员的面,我把皇位传于你,成不成?”
赵匡胤直吓得面色苍白,遍体汗透,浑身打颤。他把头伏在地上,叩头不止,哭道:
“请大哥不要再说折杀臣弟之言,纵是一死,我赵匡胤也不做对不起大哥之事!
“大哥之后,宗训就是我主。小弟当效仿前代伊尹、周公、霍光、诸葛亮之举,诚心辅佐幼主,使其长大成人。
“臣弟想日后,宗训一定会成为如大哥一样的有为明君的!
“请大哥相信臣弟,定不负您所托,忠心耿耿地跟在宗训身后,为我大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定无半分怨言!
“今臣弟在大哥面前立誓:如若日后我赵匡胤背弃誓言,做任何对不起大哥的事情,上天就责罚我背生毒疮,不得好死,命丧乱斧之下!”
柴荣苦叹一声,道:“你既然发此毒誓,大哥我就不勉强你了。”言罢,他扭头交代符丹凤把范质、王浦、周泰三人宣进来。
符丹凤转身到门口,吩咐了传令官一声。
不大功夫,范质等三人就进了寝宫,来到柴荣榻前,跪下来请安。
柴荣挣扎着并让符丹凤帮着把自己的身体往上推了推,盯着跪在地上的三人,慢慢说道:
“你们三人都是我的好兄弟好朋友,咱们虽然同朝为君臣,但我一直把你们当成过命的兄弟来看待。”
三人忙接道:皇上待臣子情深意厚,人所共知。
柴荣又道:“如今朕天命不济,要撒手人寰,把偌大的基业交给你们处理。朕甚是愧疚。”
三人又忙接道:能为皇上排忧解难,兴我大周,是臣子的荣幸,是为臣应尽的本份,也是为臣的荣光之处。
柴荣接着言道:“你们三人,目前都是宰辅之首,从即日起,你们三人与匡胤共同辅佐宗训,葆我大周江山稳固,兴我万古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