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夫人一听忙站起身来,上前拉住符丹凤的手,上下左右打量个不停。
惊喜而道:“你是符尚书家的千金,真想象不到!我常听令公说起你,夸你是一个懂事、漂亮的孩子。不想竟这么大了!”
符丹凤俏脸一红,激动地说道:“想不到令公还记得小女子。小时候若非令公拼死保护我,我早已成了刀下之鬼,哪还有命在!
“令公为保护我还被强人砍了一刀,我的命就是令公给的。令公恩义,远大于天,小女子终身不敢忘记!”
柴夫人笑着说道:“还提当年那些事干什么?救你也是令公的职责所在——你看我一个乡下婆子,初到京城,不懂得礼节。其实我早该先到你家拜望你的父母才是正理。
“你回到家后,务必代我向你双亲问好,请他们千万不要怪我这个没见识的女子。”
符丹凤忙道:“令公夫人太客气,其实我爹娘早应该过来拜会您才是!只是他们到京城后一直很忙,还无暇分身来访,还是请您务必不要见怪才是。”
柴夫人笑道:“我也知道你父亲忙于公事,你母亲与我情况差不多。妇道人家都很难出得家门,这都能理解,谁也不怪谁就好。”她说着转而问道:
“孩子,你今天到郭府有何事?”
符丹凤答道:“我听柴荣哥哥说令公夫人您做得一手好菜。我特地来贵府向您学一手的,还望您不吝指教!将来丹凤嫁了人,也不至于什么都不会干,惹人笑话。”
“孩子,你真认识荣儿?”柴夫人极有兴致地问道。
“认识,我早就认识荣哥。自从他到兵部当差后,我每天都去找他的。”符丹凤说着,感觉有些害羞,脸发烧起来,赶紧把头低下来,用双手拨弄着自己胸前点缀垂挂下来的两颗玛瑙。
柴夫人听后,笑眯眯地盯着符丹凤,心里已经明白了八九分。
忙道:“这个荣儿,也真是的!与你认识这么长时间了,也没告诉我一声,太不像话了!真不懂事!孩子,我一个老婆子,一个人在家也挺寂寞的,你如果不嫌弃的话,就经常来这里,陪我说话解闷,行不行?”
符丹凤闻言,欢喜接道:“好呀!只要令公夫人不嫌弃小女子没有礼节就行,我巴不得经常来看您呢!”
柴夫人扭头对身边的丫鬟说道:“去把郭安喊来,我有话要对他交代。”
那丫鬟赶紧跑出去传话,不大工夫,有一体面老人走进来,给柴夫人行礼:“夫人,您找我?”
“郭安,”柴夫人指着符丹凤说道:“这个符姑娘,是我们郭府的自家人,如果到这里来,不必通报,不必引领,直接让她进到里面就是,你下去给家丁们交代一下。”
郭安看了一眼符丹凤,连忙点头应诺:“夫人安排,小的即刻下去传达,让府上每一人都知道此事。”
郭安退去后,符丹凤感激地说道:“令公夫人,您没把小女子当外人,我心中好感动!”
“孩子,如今还说什么两家话!你以后也别令公夫人的叫我,这样显得生份,总感觉有客气的成份。”柴夫人接道。
“那——该叫您什么好呢?”符丹凤盯着柴夫人小心翼翼问道。
“叫我姑姑呀!你与荣儿应该对我同一称呼,这才像相亲相爱一家人嘛。”柴夫人笑着说道。
“好!那我以后就叫您姑姑——不过荣哥知道后,会不会反感?”
“傻孩子,我让你叫的,碍他什么事?荣儿就是我的儿子,老娘想干什么事,他还敢反驳不成!”柴夫人笑道。
符丹凤听后,高兴地应承着。
“估计荣儿快下班了,走,孩子,咱们到厨房去做几个菜,晚上你就别走啦,在这里吃晚饭。”柴夫人说着就站起身,领着符丹凤向厨房走去。
“姑姑,您现在这么大的身份,还要亲自下厨做菜呀?”符丹凤有些惊奇。
柴夫人答道:“多年的习惯了,老是闲不住。再说荣儿一向喜欢吃我烧的菜,我就一直没有丢下这个手艺。在家里没什么事,做些活,反而过得更充实些!”
傍晚下班后,柴荣回到家里,经过厨房时,就闻到一阵阵诱人的芳香。
凭这味道,就知道又是姑姑亲自下厨在做她拿手的菜。于是就折身向厨房走去。
“姑姑,又做了什么好吃的?这么香,我的口水已流了三尺长了。”柴荣说着就迈进了厨房,并随口说着姑姑爱听的话。
厨房内正炒菜,有些烟雾缭绕。进到里面,芳香更浓,只见两个女人在围着灶台忙活着。
柴夫人扭过头来,言道:“荣儿,你在外面稍待片刻,这个菜烧好就完了。”
柴荣答应着,并没离开,而是走近了灶台。他还以为与姑姑一起做饭的是府上的一个丫鬟,并没在意。于是问道:“姑姑,我也没什么事,用不用我端盘子啊?”
这时符丹凤扭过脸来,冲柴荣一笑:“荣哥,你还是去洗漱一下吧,马上就要开饭了。”
“呃,凤儿,怎么是你?你什么时候到我家来的?”柴荣惊奇而问。
“凤儿来咱家不应该吗?有什么好稀奇的!”柴夫人扭过头:“你与她相识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姑姑,我不是稀奇,而是好奇,问一下不行吗?”柴荣笑着面对符丹凤,打趣道:“好家伙,兵部尚书家的千金,到我家竟成了打杂烧饭的!这要是传到符伯父耳中,不给我穿小鞋才怪呢!”
“我烧饭算什么,姑姑这个一品公侯夫人,亲自下厨做饭才是天下奇闻呢!”符丹凤笑嘻嘻地接道。
“对,对,女人就得学些烹饪技术,不然将来你嫁了人,连个饭都不会做,那还不叫婆家的人数落死啊!”柴荣说道。
“看你说的,凤儿就是在咱家什么也不干,姑姑也高兴,难道你还会笑话她吗?”柴夫人责备柴荣道。
“那哪敢呢。”柴荣应合着:“那你们忙,我先去换下衣服,再安排人摆桌子。”他说着就出了厨房。
吃过晚饭后,符丹凤要告辞回府。
柴夫人对柴荣说道:“荣儿,天黑了,一个女孩独自在外面走,姑姑不放心,你还是送凤儿回家吧。”
柴荣答应着,就和符丹凤站起身来。
柴夫人一直把他们送到大门口,临分别时,她一再叮嘱符丹凤要经常到郭府来。
“姑姑,我会的!您纵是不说,我也会三天两头来看您的。”符丹凤愉快地答应着。
二人离得郭府后,慢慢在街上走着。
符丹凤今天心情愉悦,抑制不住兴奋而道:“姑姑真是个和蔼可亲的人,与我娘一样。”
“是啊!姑姑信奉佛教,悲天悯人,与人和善,是她的一贯作风。”柴荣点头接道。
此时华灯初上,灯火辉煌。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