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没有天生的聪明——要观察、要思考、要改造大脑
韦英秀2021-10-31 14:0910,738

  世界越来越复杂,我们却渐渐遗忘了无知。人生只有一次,它开始于你的了解,并做出改变。不够,是因为做得不够;想要得多,就要付出得更多。

  像海绵一样:首先你要变得柔软

  坚强是一个被人称道的品格,但是很多人活着活着就把坚强活成了坚硬。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次诸如磨难和失败、被拒绝等负面的经历都会让心坚硬一次,最后一颗心变成了石头,看似坚不可摧,实际上它硬邦邦的,冷酷地对抗着世界。

  但是坚硬的石头只会在岁月风沙的洗涤磨砺里越变越小,它无法包容其他的一切。当压力足够大的时候,最终只会变得四分五裂。

  如果是一块海绵会怎样呢?它的内心是柔软的,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和承载。当它吸收外界的水分时,它会变得很大,超出它原有的体积。当无法承载的时候,它会让水溢出,不会让自己爆裂。

  当有重压时,它懂得释放,可以变得很扁,但从来不会断裂。等到压力消失,它会瞬间变回原来的样子。这就是柔软的力量。

  一个农学博士为了做一项研究来到一个实验园里,负责实验园的是两个没什么学历的老技工。

  一个周末闲来无事,这个博士带着渔具去实验园旁边的池塘里钓鱼。等他到了地方,发现那两个老技工已经在那里钓鱼了。

  老技工看到博士,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而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他在心里很瞧不起这两个老技工,觉得自己是一个堂堂的博士,和他们没什么好聊的。于是他找了个角落开始钓鱼,不和那两个老技工说话。

  没过多久,博士就看到鱼漂动了,他使劲往后收线,可是等鱼钩出现在了水面上,他才发现鱼钩上根本没有鱼,鱼早就跑了。他转头看了看那两个老技工,他们一会儿收一次线,每次都能钓上一条大鱼。鱼儿在水桶里活蹦乱跳,博士看到他们的鱼桶都快装满了。

  “鱼跑了?”其中一个技工问。他想告诉这位博士,他收线的方法错了,所以鱼才会跑掉。

  博士觉得他们一定在嘲笑自己,是想看自己的笑话。“他们不就是比我来得早才钓到那么多鱼的吗?有什么了不起。”博士想。于是他“嗯”了一声又把重新装好鱼饵的鱼钩扔进了池塘里,并不想搭理他们。

  老技工看他冷漠的样子,也不好说什么,接着钓鱼。很快,两人的水桶里都装满了鱼,再也放不下了,他们决定不钓了。

  博士虽然在钓鱼,可是心里还在留意着那两个老技工。鱼儿又咬了几次钩,可是每次都被它们跑掉。他渐渐地失去了耐心。

  当他发现老技工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博士开始着急了。他隐约觉得也许是自己的钓鱼方法不对,应该去请教一下他们。可是他又觉得很不好意思。这也太没面子了吧,我一个博士居然连两个技工都不如,连一条鱼都没钓上来!

  这时候他感到有鱼儿上钩了,他心中一阵窃喜,赶忙往后收线。可是收了一半却收不动了,他觉得自己一定是钓到了一条大鱼。他激动得使尽全身的力气去收线,他想离池塘近一点,这样好把鱼拖上来。谁想到一不小心整个人都掉进了池塘里!

  两个老技工看到,忙跑过来把他从池塘里拉出来。他们问他为什么会掉到池塘里。博士不好意思地告诉他们,他只是想把鱼拉上来,谁知道会被鱼拉进水里。

  其中一个老技工拿起他掉在水里的鱼竿,拉了拉说:“你这不是鱼咬钩了,而是被水底的水藻缠住鱼钩了,所以拉不上来。”只见他左右摇摆了几下,就把鱼线收了回来。博士一看,果然鱼钩上挂着一串被扯断的水藻。

  博士终于服气了,他问道:“为什么你们能钓到这么多鱼,而我却一条都没钓到?”

  老技工笑了:“刚才我们就想告诉你,你收线的方法不对。鱼漂动了,说明有鱼上钩这个没错。但是开始有鱼咬钩的时候,不要急着收线,要放掉一两口,等它们丧失了警惕性才会大口咬饵,这样才能把鱼钓上来。”

  博士终于服气了,他认识到自己学历高并不代表所有的事情都懂,他仍然还有很多不明白的。于是他按照老技工的方法开始钓鱼,果然很快就钓到了大鱼。

  而他也一改往日的心高气傲,在工作和研究中虚心向其他人请教,和同事们一起做研究。不久,博士领导的研究课题有了重大的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大奖。

  托尔斯泰说过:“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我们知道水泥地面坚如磐石,但是也会发现有柔弱的小草从坚硬的地面裂缝里钻出茁壮成长,是因为柔软的力量。

  刘向《说苑?敬慎》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的老师常枞病重,老子去看望他。

  老子问道:“先生病得如此重,还有什么要告诉弟子的吗?”

  常枞说:“就算你不来问我,我也正要告诉你。”

  常枞对老子说:“经过故乡时要下车,你记住了吗?”

  老子回答:“经过故乡下车,就是要我们不忘旧。”

  常枞说:“对呀。”又说:“看到乔木就迎上前去,你懂吗?”

  老子说:“看到乔木迎上去,就是要我们敬老。”

  常枞点点头说:“是这样的。” 然后,他又张开嘴给老子看了看,问道:“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说:“当然还在。”

  常枞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子回答道:“早就没有了。”

  常枞又问老子:“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老子回答说:“那舌头所以存在,岂不是因为它是柔软的吗?牙齿之所以掉光,岂不是因为它刚硬吗?”

  常枞感慨道:“好啊!就是这样的。世界上的事情都已包容尽了,我还有什么可以再告诉你的呢?”

  我们希望青少年都具备坚强品格,但是也不应该排斥柔软。很多时候,柔软也是坚强的一种表现方式,它甚至比单纯的“坚强”更坚强。

  当我们面对打击的时候,“宁折不屈”是一种坚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种刚烈,但以柔克刚、能屈能伸更是一种智慧。

  在巨大的困难面前,保存实力不以身对抗而是用智慧化解,征服它、战胜它,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这种“柔软”,正是情商所追求的一种高层次状态。

  如果你的心里只有自己,你的天地也只是你自己的天地。当你想到其他的人时,你的心胸就会随之开阔。

  世界很大,有很多我们期望的美好,也有很多我们想逃避的丑陋。一颗刚硬的心注定无法和这个世界共存,因为它无处容纳自身以外的东西,便会丧失对这世界的好奇。

  这一代的青少年,远比我们父母那一代来得聪明,但是也相对脆弱。我们没经历过风雨,因为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父母、家庭里的老人把全身心都投入到这仅有的一两个孩子身上。

  我们很小的时候,世界总是围绕着我们转。我们什么都不需要担心,我们被一群人悉心呵护,但是也容易迷失自我。我们不大容易有机会去接受例如“什么叫责任心”等这个层面上的训练。

  我们人生的道路似乎早就被安排妥当,我们没有想过或者没有机会自己思考人生,更无法知道世界的纷杂。

  可是人生还有很多很多的层面,我们会误以为自己就是全世界。因为觉得那就是宿命,如同一条直线,一眼能望到结束,没有悬念又没有目标。我们觉得自己像个提线木偶,线提在父母老师的手中,我们只要服从、得过且过就好。

  心封闭了,世界也就不存在了。内心柔软,便不会抗拒这个世界,保有对世界的好奇心,便会变得谦卑。一颗谦卑的心,才有满满的空间容纳世界万物。

  柔软的心最有力量,只有当心情平静而柔软的时候,才有机会看清世界的本质。在人类大脑开始区别“你”“我”“自身”和“外界”的时候,对立就因此产生了。有一颗柔软的心,再加上容纳百川的空间,你就是世界上最坚强的人,也有能力保有一颗能识别情绪的心。

  挑战权威:怀疑、质疑和异议

  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无论是对一本书,或者是对哪一种知识,我们都必须经过思维的筛选,都要经过思索、怀疑、质疑、异议。

  怀疑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质疑是“事情有可能是其他样子的”,异议是“事情其实是这样的”。只有经过了这三步之后,那本读过的书才是自己的书,学过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否则就变成了盲从和迷信。

  盲从和迷信最大的可怕之处不在于所吸收的知识的具体内容,它的可怕之处是让人的思维变得懒惰而迟钝。

  我们知道,每一次的科学进步都离不开对权威的怀疑,勇敢发出新的见解。

  文艺复兴时期,波兰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最初的职业是一位神父,但是他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的人。他选择了教堂围墙上的箭楼作为自己的工作室兼卧室,在里面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天文台。

  在这里,他用自制的简陋仪器开始了长达30年的天体观测。他计算出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161倍,他开始怀疑,这么一个比地球大的物体会围绕着地球旋转吗?

  哥白尼的职业是神父,却没有把当时的“地心说”当成圣经,而是大胆怀疑。最终在这个小小的箭楼里他写下了震惊世界的巨著《天体运行论》。

  在这本书选用的27个观测事例中,有25个是他在这个箭楼上观测记录的。在《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大胆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创立了“日心说”。

  中国明代的学者陈献章曾经说过:“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一个人是不是拥有质疑的能力,是不是有对权威的不驯服的能力,其实是他个人学习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因为质疑,往往是人们培养创新思维的突破口。如果没有质疑,一直被权威的言论和思想统治,那么人类是根本不可能进步的。

  1930年,物理学家卢费福说:“用打碎原子的办法产生能量是希望渺茫的事情,任何人期望从原子的嬗变获取能量是荒唐的臆想。”但是结果呢?此后15年,人类就实现了原子弹爆炸。

  19世纪末,欧洲著名的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在会议上,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开尔文发表了新年贺词。在他的贺词中,他回顾了物理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他骄傲地告诉世人:“物理大厦已经落成了,所剩下的只是一些修饰工作。”他认为无线电没有未来,X射线就是骗人的东西……

  美国第八任总统马丁·范布伦说:“火车的速度已经提升到了15 MPH(24公里/小时)了,这太快了,太危险了!火车的声音那么大,沿途说不定会点燃庄稼,吓死家畜,吓哭女人和孩子!这简直太危险了,我建议大家不要乘坐。”

  然而现在中国南车制造的CIT500型的试验速度达到了605公里/小时!

  爱迪生是全球闻名的发明大王,他发明了电灯,却极力反对交流电的普及和推广,因此与另一位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特斯拉水火不容、分道扬镳。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竭力反对波尔等人提出的量子力学统计解释,他也曾断言:“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能从原子中获得能量。”

  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卢瑟福也曾说过:“谁企图研究从原子转换中获得能量,那他是在干一件荒唐的事情。”

  ……

  做这些在我们现在看来目光短浅又好笑的结论的人都曾经是权威,他们都曾经在自己的领域里叱咤风云,都曾经是人类智慧的代表。

  然而即使是权威也有犯错的时候,权威不可能永远是权威,他是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如同今日的沙砾,是昨日的大山一样,都会被历史前进的时光所打磨。如果故步自封就会裹足不前,甚至被历史所抛弃。

  牛顿晚年热衷炼金术,认为推动宇宙运转的第一力是上帝之力。他爵爷的称号并不是他有空前的科学成就,而是他作为货币厂官员与假币贩子斗智斗勇为政府减少了巨大损失才得到的。他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版权之战也让英国的数学发展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

  循规蹈矩的人往往不会犯巨大的错误,但是也仅仅陷于不犯错而已。很多人满足于目前的成就,顺从权威,以为就得到了人生安稳的法宝。

  但是在当今的社会,青少年如果仅仅满足于“不犯错”的现状,惧怕开拓未知,不敢挑战权威,就是将自己的潜能锁在盒子里。在我们的生活里,除了专家学者,还有各种各样的权威,比如学历、官职、身份、金钱、权贵……

  如果我们只会盲目顺从,而不带思考的大脑,我们很快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的思维也会越来越受到禁锢,时间一长就会产生惰性。

  因为循规蹈矩,所以哪怕犯了错,你都可以有借口——“专家是这样说的”“书上是这样写的”;而如果去挑战权威而犯错,你就必须承受周围的压力。很多人不愿意承受外界的压力和指责,所以干脆做一个“安分守己”的人。

  很多人之所以无法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迷信权威有关,因为在权威面前,他不敢质疑,哪怕心中有疑惑,却慑于权威而不敢表达。他们会在第一时间认为自己是错的,心中的自信就无法建立,渐渐就丧失了创新的能力。

  当然,我们少不了权威,因为无论是工作、生活、科技等方面都需要有导师、专家、顾问。但是尊重权威不代表盲从和迷信。有句话说:“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人类的思想和智慧很容易被这种盲从和迷信束缚。

  我们很多人也许会对平辈和与自己差不多的人产生怀疑,去思考他们说的到底对不对。然而对于权威,很多人却很少产生怀疑的想法。因为权威往往是在某个领域内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我们觉得权威都是经历过一些考验的,既然经历过考验,那么他们的观点和结论自然是正确的。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权威往往是在限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的权威,它并不是完美无缺、亘古不变的。

  权威的意见固然可以参考,,但是青少年要记住,参考毕竟只是参考。如何做出结论、如何做出决定,靠的还是自己。别人的意见或者权威的意见并不能保证你要的结果,也不会对你负责。无论我们做怎样的选择,最终负责的那个人是我们自己。

  权威很多,权威之外还有权威,你如何在复杂的世界里寻找自己想要的真理?青少年要多想、多问,为什么?这样是对的吗?如果我不这样做,我那样做,结果会怎样?

  不论是面对街头巷尾的流言,或是微信群里的“专家说”,我们都要保有怀疑、质疑和异议。相信自己的判断,学会独立思考、判断,就是一种自我突破,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条重要的道路。

  无限存储、随时提取的记忆方法

  现在我们都知道情商的重要性,但是那并不代表智商就不重要。情商和智商是相辅相成的。虽然智商的高低受到先天的影响比较大,但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说天生是怎样的以后就是怎样的。智力的发展是不能被限定的,因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合理的开发,智力是可以得到持续提升的。

  美国心理学家纳尔·什维尔通过对双胞胎智力发展的研究发现,基因相同的双胞胎会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智力水平。他继而得出结论:智商的50%取决于先天基因,而剩余的50%靠的是后天的习得。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咦,家里电话号码是多少?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他,但他是谁呢?

  刚加了一位好友到微信上,改了个名字就完全对不上号了!

  ……

  如果说智商天生不够高这件事情你无法改变,那么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将提升记忆力作为提升情商的前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记忆力没有天赋,只有方法。

  我们把每天透过外界教授或从自身经验提高能力的过程称为“学习”,也就是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在学校的考试中,或者参加重要的入学测验时,大家的用功程度似乎都差不多。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不把学过的内容记住是绝对行不通的。理解很重要,但是只理解是不够的,因为理解是在大量记忆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的。

  明天要考试了,可是课文还是背不下来。你拿着书发愁,要是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就好了!那么什么历史年代、事件,什么语文课文,什么英语单词都不在话下,就能一跃成为学霸了!

  妈妈拿着书本拍了一下你的脑袋:“又在做白日梦了!赶紧背书!”

  “妈妈,我记不住,背不下来!”你哭丧着脸说道。

  “那就说明你根本没努力!多读几遍肯定能背下来!”妈妈如是说。

  人们通常认为,如果接触某样东西——譬如一段课文或者历史事件够久,重复次数够多,就能牢牢记住。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有的老师和家长推崇快乐学习,他们认为如果学习环境轻松愉快,那么学生大概会学得好吧。然而经过各种研究发现并非如此。相反,在某些困难的情况下,学生反而记忆更牢固、学得更好。

  我们绝大部分人都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再三重复、反复练习,就一定能记住。大多数人在集中突击练习某个知识的时候,可以看到快速的成果,就好像有句俗话说的:“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然而研究发现,这种快速的成果是非常短暂的,很快就会消失。

  可是学习和记忆力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为什么在教室里只听一遍记不住?老师家长们总是说要多复习,复习是学习的关键。可是好像总是发生这种状况:好不容易将知识记住了,过一会儿却又忘光了;再看一遍好像又想起来了,也只是想起来,根本没记住。等合上书了以后,忍不住要问自己:刚才在看的是什么东西?!于是又开始复习,又陷入遗忘。

  实际上这是陷入了过度用功的泥潭。家长们听见要皱眉头了:“用功都谈不上,还‘过度用功’?骗谁呢?都过度用功了,怎么还记不住?!”

  其实从学习理论来看,想要记住某些东西,复习是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复习的时机和方法是很重要的。

  我们习惯于白天上完课,放学后马上回家复习,而实际调查发现,这种学完马上复习的效果并不太好。

  “过度用功”的专业术语称为“集中练习”(Massed Practice),是指在掌握了某个知识点后立刻反复、大量做同样的或者相似的题目来持续学习。比如针对某个知识点的题海战术,就是一种刻意的集中练习。

  但根据心理实验得出的结果发现,集中练习是有一定局限的。集中练习也许对普通、短期、大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的考试来说是有用的,但对准备高考这种需要储备长期、大量知识的关键考试,集中练习是没有用的。

  研究显示,如果我们将练习的过程切割为几个阶段,并加以间隔,那么记忆的成效反而会大增。通常我们集中练习是为了快速掌握某种知识,但是却忽略了伴随而来的快速遗忘。

  增加每次练习的时间间隔,与其他学习内容交错进行、变换练习种类,能够使学习成效更好、记得更久,应用范围也更广。

  我们穿项链的时候把一颗又一颗的珍珠穿起来,可是一不小心,珍珠就会从线的另一端滑掉。如果我们把另一端打个结,珍珠就再也不会滑掉了。记忆也一样,“提取”就像是在我们的记忆里打了一个结,重复的提取会穿起成串的记忆。

  对人类的记忆力,其实还有短期因素的影响。比如我们睡眠不够时明显会感到记忆力下降。因此睡眠、心情、身体状况等都会影响我们的短期智力。只有把它们维持在正常的状态,我们的智力才能正常发挥。

  我们一旦发现自己的智力比往常低,那么就是身体发出了警告信号,告诉我们的大脑,身体需要休息了。这时候就不要再强迫自己看书学习了,先把身体调养好,智力自然能快速回到正常水平,这样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提出了遗忘曲线(Forgetting curve)理论,这是用于表述记忆中的中长期记忆遗忘率的一种曲线。人类的记忆过程、记忆保持的时间是不同的,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

  人类平时记忆的过程是: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主观学习的过程后,便成为人的短时记忆,再经过进一步强化后成为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有长有短,如果不经过及时复习,这些记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及时复习,长时记忆就会继续保持下去。

  所谓“遗忘”,就是对我们曾经记过的东西想不起来,或者回忆错误。实验结果发现在我们学习了某个知识之后:

  20分钟后,42%被遗忘掉,58%被记住。

  1小时后,56%被遗忘掉,44%被记住。

  1天后,74%被遗忘掉,26%被记住。

  1周后,77%被遗忘掉,23%被记住。

  1个月后,79%被遗忘掉,21%被记住。

  遗忘的速度如此迅速,那么如何才能阻断遗忘呢?

  心理学家发现,从记忆里提取知识的行为,更容易唤起该知识在大脑里的记忆。这种作为学习工具的提取记忆的力量称为“测试效应”,也就是说,比起重复学习所学的内容,通过练习提取记忆可以让学习效果更牢固。

  亚里士多德说:“重复回想事情的练习会强化记忆。”

  不动脑筋的背诵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有间隔的重复,对记忆进行提取。因为这个主动回想的过程能帮助记忆,并在大脑中固化为一种具有结合力的表现形式,强化神经路径。

  研究人员对比发现,集中学习后马上考试,会得到更高的分数,但是却比采用提取记忆方法的人忘得快。在集中练习测试两天后,进行了第二次测试,那些集中练习的学生忘记了知识的50%。而使用了提取记忆方法的学生,第二天只忘掉13%。

  其实智力、记忆力都不是固定的数据,只要我们练习得当,人人都能超越自我。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喜欢在书上画线或者标记重点,甚至做笔记。他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反复阅读这些材料,因为这感觉上就是在学习。实际上这种学习效率非常低。重复阅读所获得的对教材的熟悉感,会让我们产生错觉——好像都记住了,可是合上书会发现脑子里一团糨糊。

  但如果我们使用了提取法,就能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自我测试,帮助我们专注于核心原理。不断的小测试则是最可靠的方法,因为我们可以很快发现到底哪些内容是已经记住的,哪些内容是我们不知道的。在不断回想的过程中,我们就能把它们牢牢地留在记忆里了。

  我们学习新知识时,使用无限存储、定期进行提取练习的方法,将会使我们远离考前通宵熬夜、死磕参考书的沼泽。

  给预见未来开辟一条思维新路

  苏格拉底说:“没经过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经验是我们人生的重要学习资源。但是网络上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说得也很好:“假如你的问题是接受过去,那么理解过去完全是可以的,但如果你的问题是想改变未来,那么理解过去可能无法解决你的问题。”

  就算你得到了非常多的经验,如果不加以思考和检查,那么经验只不过是一种经历,不能变成一种智慧。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能提升思维思考,那么每一个经验都将成为一次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

  正在上英文课,老师问同学们:“‘压力’和‘甜点’有什么关系?”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英语老师为什么会问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

  大家的答案也千奇百怪,有的说:“甜点吃多了,就会变胖,变胖了以前的衣服就穿不了了,所以压力大了。”

  还有的说:“有的时候觉得压力太大,吃点甜点人的心情就会变好。所以甜点是压力大的解决办法。”

  英语老师看着大家,问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

  有一个学生举手,他回答道:“压力的英文是stressed, 甜点的英文是desserts。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触,就像压力倒着写出来就变成了甜点。”

  英语老师微笑着点点头,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话:“Stressed is just desserts if you can reverse。”(压力就是甜点,只要你能逆向去看。)

  情商的高低,可以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将智慧发挥出来,从而决定了他在成功路上能走多远。

  人类的进步是和善于思考、总结经验分不开的。那些有着相似起点、相似背景的人,在很多年后,有些人能达到成功的巅峰,有的人仍旧原地踏步,这种差距是和他们的思维方式密不可分的。

  善于思考的人,他们不会被常规所束缚,他们会注意到别人不去关注的问题。就算是同样一张报纸,他们的眼睛总是能看到成功的机遇,就是因为别人看报纸的时候是在消遣,他却是带着思考的消遣。他的大脑在不停地问问题:这个政策出台后对人们有什么影响?未来的趋势是不是会改变?这是什么?如果使用了它,会产生什么样的收益?……在他不断思索的过程中,他所掌握的资源密密形成一张大网,盘根错节地组合起来,一旦某一天遇到一个契机,就会创造出一个惊人的成就。

  我们都是普通人,有普通人的脆弱。当我们感到痛苦或者思维混乱的时候,第一时间可能会在心中不断向上帝、佛祖、观音等等各种心灵权威求救,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向自己求救,因为我们都忽略了情商所创造的“自愈力”。

  情商和智商的一大关键在于,情商可以对人性有所洞见,并能依靠自我进行掌控,智商则不是这样。一个人即使情商较低,和人相处不来,依然不妨碍他是一个聪明的人。然而只有情商和智商双高的人才能称得上是有智慧的人。

  若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智慧,会发现人生最重要的那些事情基本都是和智慧有关的。不论你是什么身份:名牌高中的学霸、普通中学的学生、更年期撞上青春期的母亲、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高管、想创作出流芳百世作品的艺术家、每天徘徊在彩票站想要中彩的玩家……不论他们的性别、身份、年龄如何,我们在考虑谁最有智慧的时候,会发现根本不会以他的学历、年纪或者成就作为判断,而是会将他们放在人的环境里考虑。

  情商的高低当然有赖于眼界、知识,但是洞见力、判断力同样重要。情商高的人能以宏观角度看待个别事件,因为思维不再固化,所以他可以以开阔的眼界去衡量遇到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源自了解前因后果,掌握来龙去脉,有知识的人深谙结果与方法,有智慧的人则明辨原因。

  智商所涉及的问题多是如何有效处理眼前的信息,然后妥善进行推论、分析,进而得出合理的结论。这当然也是智慧的一个要项。然而,有智慧的人不只如此。

  有智慧的人不会被眼前的信息所绑架,也不会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当然,也许他们不清楚手里的这些信息是不是够,但他们就是那种带着思考前进的人,他们会想得更多、更远。他们能从事物之间的直接和间接联系、内部和外部联系、必然和偶然联系,以及因果联系等等普遍联系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杰克·安卓是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普通高中生。杰克从小热爱科学,他认为科学能带他一窥不同的世界,并解决许多问题。

  当他的叔叔被诊断出罹患胰脏癌时已经太晚了,癌细胞早已经扩散到全身。虽然接受了最先进的治疗,杰克的叔叔仍然不幸离世了。

  杰克因为叔叔的去世深受影响,他在思考,如果叔叔的癌症能发现得早一点,那该多好啊!

  他从论文及科普杂志上获得灵感:很多东西都有试纸可以检验,如果世界上有一种可以在胰脏癌早期的时候就能被检验出来的试纸该有多好!那样叔叔就不会去世了,和叔叔一样患有胰脏癌的人们也不会死去。

  当时只有14岁的杰克,原本对生物与医学不过是一知半解,可仅仅凭借着这个想法就投入到早期检测胰脏癌的研究之中。

  和所有青春期的男孩一样,杰克害羞又不擅言辞。但是要做研究,自己现在的知识是不够的。为了实现理想,他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滔滔不绝地向陌生人介绍他的实验。

  为了寻找合适的实验场所,他写了200封电子邮件给医学界的相关教授,但是199封信都石沉大海,只有一封信给了他正面响应。

  父母看到了他的投入和努力,怕他受不了失败的打击,希望他能放弃。但是杰克抱着“一定有更好的解决方法”的理念,不放弃他对拯救生命的追求,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现代社会,科技和知识因为网络的发达而让人们对知识获得手段的能力差距缩小。80年代只有国家最高机密和顶尖实验室里才能有的研究器材和设备,现在随手都可以在网上订购,不出几天就能寄到家里。电脑或者手机一开机,就能搜索到全世界各地古往今来所有的知识——可以供人使用的资源比比皆是。

  杰克没钱订阅学术期刊或购买论文,但为了获得关键的专业知识,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开放数据库上搜寻,直到找到他需要的信息为止。

  第二年,15岁的杰克,真的发明了癌症试纸!这种试纸比当前的医学检测法更有效,成本更低。他能让患有胰脏癌的潜在患者,在罹癌初期就检测出来。因为早期发现,术后生存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杰克因此获得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首奖“高登摩尔奖”,美国史密森尼创造力大奖的“年轻科学家奖”,西门子“我们能改变世界挑战赛”的首奖,以及杰佛逊公共服务奖,并被《国家地理杂志》选为2014年“国家地理新兴探索家”。

  然而杰克并没有在现有的成就上停留,他又有了新的目标——研究如何让“纳米机器人”的概念付诸现实,让其游走于人体的血管之中进行治疗。我们也相信,凭借着这种不断创新的思维,杰克一定会创造另一个医疗奇迹。

继续阅读:第三章 正确理解他人——情绪背后都藏着情感诉求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情商:一本给孩子的人生格局书(全一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