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朱厚照就召见了胡开山。这个粗中有细的精壮汉子,让朱厚照着实感兴趣。此外,之前朱厚照派去探查其底细的锦衣卫探子也带着结果回到了京师。
“回禀陛下,据我锦衣卫在宣府的兄弟查问,胡开山原名胡广山,其父曾是宣府的一名参将,后于土木堡一战中战死,胡广山承袭父职后,在宣府边军中任了一名百户。此人因揭露了现任宣府同知孙程和杀良冒功,克扣军饷的事情而被追杀,随后才更名为胡开山逃至了京师。”
听着锦衣卫的秘报,朱厚照对此人的召见愈发期待了。毕竟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候,敢揭露自己的上官的上官的上官的人,可以说是天下鲜有的。此等心性,属实难能可贵,若是培养得当,但不失为自己手中的一柄利刃。
“陛下,胡开山已经在外头候着了。”刘瑾对这件事情也是上心的很,毕竟自己那个宝贝侄子可是掺了一脚的。
“草民胡广山,参加陛下,多谢陛下开恩赦罪。”说完胡开山就跪在地上再一顿首。
“你先前不是说自己叫胡开山吗?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怎么现在见了朕,又改名胡广山了,你可知你这是欺君之罪?”朱厚照带着开玩笑的语气问道。
“还望陛下开恩,草民并非是有意欺瞒陛下,只是……”
胡开山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经历说了出来,内容与锦衣卫所报相差无几。见到这此人并没有隐瞒或者欺骗自己,而是坦诚相待,朱厚照满意的点了点头。
“朕今天找你来,是有一件事要交予你。朕与那群倭人立下了赌约,明日各派一人比试,朕便想给你一个机会。这场赌注可不小呢,要是赢了那群倭人就得上门给那对夫妻磕头谢罪,但要是输了朕的脸面可就丢大了,你可敢与之一战?给我大明的百姓出出气,涨涨脸?”
虽然自己身边不乏武艺高强的亲卫和锦衣卫,但那样的话未免有些胜之不武,免得有人说自己以强凌弱。而让此人去,一是有些考校的心思,二就是利用倭人对他的恐惧了。毕竟那天这家伙可是一打九还不落下风的。
“请陛下放心,我定当为陛下拔得头筹!”胡开山显得很是郑重。
“好,好!朕就喜欢你这样的痛快人。刘瑾,将太宗留下来的那几把剑取来。”
“陛下,那些可都是名器,您……”
“休要废话。”
……
刘瑾带着两名小太监捧着三把还未出鞘就散发着寒光的宝剑走了进来。
“这乃太宗皇帝当初荡平鞑靼以后取了三个部落的至铁,命天下名匠耗时八年打制而成。如今朕将其取来,你自己选一把明日出战时用吧。”
一听是永乐大帝留下的宝物,绕是胡开山再胆大也不敢触碰的,连忙推辞了几番。
“勿要啰嗦,朕让你拿你就拿,既然朕敢借你使用,那就不怕你弄坏了他。再者,若是还不如那倭国的小刀,这些东西也不配在宫中珍藏!”
闻言胡开山也不再推辞了,走上去拿了最右边的一把剑,因为古人以左为尊,所以拿这最右边的剑也是一种谦虚的门道。
胡开山所拿起的这把剑名为“瓦破”,是当时朱棣荡平瓦刺以后下令打制的,采用的乃是上等的陨铁,据说经历了总共一千二百多个匠人的反复锻造才初具雏形。因为材质的缘故,拿在手中如若无物,灵活自如。
至于此剑的锋利程度,也只有明日用倭人试一试了。
……
当夜回到顺天府尹给自己安排的住处,胡开山便拿起“瓦破”,准备试试剑法。
“湖畔镜影独酌酒,吾辈举剑试撩月”,这才是大丈夫应有的快意人生吧。因为出身于行武世家的缘故,的一身功夫在两万余宣府边军中也是排得上号的。
惨白的月光,静谧的子夜,胡开山在月下舞着剑,望着天上的月亮,不知道仍在宣府的弟兄们过得怎么样了,只要那人还在同知这个位置上一天,恐怕弟兄和百姓们的日子都不好过吧。
“学得好武艺,卖与帝王家”,我胡开山这辈子没有大的志向,但是眼里也绝容不得沙子。如今天子厚爱于我,我就不能辜负了陛下的一片苦心。终有一天我也要出人头地,还边军将士和宣府百姓一个安宁!
胡开山的剑法行云流水,一看就是几十年坚持下来的成果。据说他的这套剑法乃是家传,名为“弦月剑法”,这“弦月剑法”充分利用了剑的另一特性—韧。
许多人只知道一把好剑可以做到刃如秋霜、吹毛刃断、削铜剁铁、斩金截玉、削铁如泥,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把好剑首先是从它的材质和做工上评判的。
好的材质可以使剑刚中带柔,不仅可以削铜剁铁,还可以做到百折不屈,柔而不断。这把“瓦破”采用的正是天下少有的陨铁打制,所以其韧性自然尽如人意。
一套“弦月剑法”练完,已是三更。胡开山才酣畅淋漓,心满意足的上了床,准备明日一战成名,不负陛下的厚望。
……
次日一大早,五城兵马司的人早早就赶到了朝阳门附近的演武场周围维持秩序,路过的百姓充分发挥了“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群众精神,奔走相告,不一会儿,围观的百姓就多了起来。
小千岁闻言,也是带着八人来看看自己的韭菜,不出意外的话,那几艘船上的东西,很快就可以归属于自己了。
冈本三郎带着十个随从,穿着倭国武士特有的服装,还带了个斗笠,人人拿着武士刀,只有冈本三郎和另一名相貌不凡的男子手中提着的是正统的倭刀。
大明百姓难得见到这种“奇装异服”,纷纷朝着这些倭人投去了好奇的目光。若是有人告诉他们这些人和倭寇是同样的东西,恐怕百姓们立马就行“谈倭色变”,像潮水一般退去吧。
今天的朱厚照倒是没有戏弄这群倭使,毕竟朱厚照也想着校验一下这胡开山的本事。所以没过多久,一身戎装的朱厚照就带着几个随身侍卫和刘瑾,以及新收入麾下的胡开山走了过来。
“诸位乡亲,大家好啊,我乃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兼任四方总兵官朱寿,若是大家……”
不料台下围观的百姓还没听朱厚照说完自己“天下兵马大元帅兼任四方总兵官”的威风事迹,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这人是谁啊?”“应该是唱戏的吧。”
“你看那群人的衣服多奇怪,难不成今日是哪个戏班子要在这里唱戏?”
“哎呦喂,这你都不知道,这可是京城有名的戏园子“仙鱼羊”里的名角呢,里面的王东家是我家亲戚,早就告诉我哩,今日他们就是要在表演呢!”一个老头插着腰,说得好像真的一样。唬得周围的人一愣一愣的。
今日乃是举国瞩目的大比,又有陛下亲自到场,防务措施自然要做到位,里头是负责贴身护卫的豹房亲卫,外层则全部是五城兵马司的差役。
“你看,我就说吧,这“仙鱼羊”不愧是咋们京中的大戏园子儿,这演员多逼真,就跟真的五城兵马司的人一样哩!”刚刚那个老头越发为自己亲戚家的产业骄傲了,好像是他家自己的产业一般,在和旁边的人夸夸其谈。
“哟,这阵仗,了不得,了不得啊,大手笔,这真是大手笔!”旁边的老头也跟着迎合着,还朝那个“东家的亲戚”走近了一些。
“刘老头儿,这“仙鱼羊”要演的是什么啊,你给大家伙儿透透底呗。”一个老太太问,原来刚刚那个老头姓刘。
见到有女子发问,刘老头生怕出丑,好好地定睛一看,思忖了半饷,慢悠悠的开口道:“这表演的是那永乐大帝亲擒鞑子嘞!”
也许是觉得只有永乐大帝才能配的上“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响亮名头,也有可能是永乐一朝的盛世世代之间口而相传,让无数的大明百姓都无比向往那个传说中的盛世,所以刘老头才信誓旦旦的说这是永乐大帝吧。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看来爱看热闹的习惯是百姓们从古至今都有的,甚至还有不少小商贩挑着茶水和糖果,到附近摆起了摊位。
在百姓们期待的目光中,充当了“临时裁判员”的鸿颅寺少卿杜可宗敲响了擂鼓,宣示着这场大戏拉开序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