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倭国是想和朕开战吗?!”朱厚照的话语回荡在冈本三郎的耳畔,短短十个字,此时在的耳中就像十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终于,倭人的自尊和高傲在此刻烟消云散了,所谓的不屈之心和“武士道精神”也早已经被抛之脑后,毕竟在生死抉择面前,是选择好好活下去还是维护那虚无缥缈的信念,是一件很容易决定的事情。
况且要是真的惹怒了眼前的年轻人,冈本三郎相信自己回到倭国以后将再无他的容身之处,他的亲叔叔,他的同胞,各地的大名,都将把他推出来以死平息大明皇帝的怒火,届时,他将成为整个大和民族的罪人,永世不得翻身。
在脑海中飞快的权衡利弊之后,冈本三郎跪了,跪的没有一丝拖泥带水,跪得干干脆脆,他身后的陪同的几名倭使见到自己的头目都不要了脸面,也争先恐后地跪了下来。
“小使不敢,还请尊敬的大明天子陛下息怒,之前小使出言不当,还请您不要放在心上,我倭国断然是没有与上国发生冲突的任何想法的。”冈本三郎跪在地上,给朱厚照表演了一个标准的五体投地,脸都快贴到了地上。
见到这群桀骜不驯的倭人整整齐齐跪了一地,朱厚照觉得时机到了,又慢悠悠的开口道:“先前你们欺辱我大明百姓,伤害良家妇女,随后又在酒楼里把人家价值一千万两银子的传家宝给弄坏了,至今还没有赔偿,你倒是说说,这笔账该如何算啊?”
冈本三郎从进宫的那一刻就知道朱厚照一定会提到此事,毕竟先前对自己“照顾有加”的两个鸿胪寺官员都被下狱了,所以早已经有了准备。
“尊敬的大明天子陛下,这是我家国主让我献给您的礼物。”
说话间一名小太监就走上前去接过了冈本三郎献上的倭刀,经过仔细的检查以后才交给了刘瑾,再由刘瑾检查过后呈给了朱厚照。
倭刀起源于我们大唐时期的唐刀,但是由于大唐文化气息比较开放,各国纷纷遣使来学习,类似于后世的“留学生”。也就是那时候,倭人便将唐朝的唐刀带回了倭国,经过近千年的要变和发展,倭刀也逐渐趋于成熟了。
事实上,只有毛皮倭刀,沙狐皮倭刀才可称之为称之为“倭刀”,贵逊元狐。古代有“一品玄狐,二品貂,三品四品穿倭刀”之说。而一般的日本武士用的充其量也只能算作倭刀的衍生品,两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倭刀的珍贵程度由此也可见一斑。据说当时永乐年间,受郑和七下西洋的影响和当时大明朝海上军事力量的威慑,倭国国王屁颠屁颠过来朝拜,送上的礼物就是十柄上好的玄狐倭刀。
而此时在朱厚照面前的,冈本三郎献上的就是一把上好的玄狐倭刀。
“嗡的一声”,朱厚照抽刀而出,拿在手中仔细端详,这把刀重量极轻,刀刃甚薄,大概有七十公分长,在阳光之下反着阵阵白光。
看着朱厚照对手中的礼物感兴趣,冈本三郎才松了口气,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朱厚照本就自幼崇尚行伍,对刀枪棍棒甚是喜爱,如今收到了一把“进口货”,自然是拿在手中仔细端详了起来。
可在这群倭国使臣的眼睛里,兴趣所致的认真偏偏成了没有见过世面的表现,倭人特有的夜郎自大又开始发作了。
“陛下,这是我倭国国主特地为您挑选的上好宝刀,我倭刀可是闻名天下,可做到吹毛立断,削铁如泥……”见到气氛有所缓和,冈本三郎开始吹嘘了一大堆。
“哦,那你可知道这倭刀的渊源?”朱厚照饶有兴致的望着这个矮个子。
“这……”
“你不知道没关系,朕来告诉你,你们的倭刀,起源于我中原大唐时期的唐刀,所以说你们倭人还是比较好学滴。”
听到朱厚照终于没有出口伤人,冈本三郎有些感恩戴德:“多谢皇帝陛下夸奖。”
朱厚照摆了摆手,:“由此也不难看出,你们倭人从千年之前就在模仿我们汉人,我们连刀都是你们的祖宗哩!可惜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可能这就是血统高低贵贱的原因吧。”
听着朱厚照的犀利言辞,冈本三郎心想这可能就是汉人所说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吧,可是又不敢反驳,只好沉默不言。
此时冈本三郎身后一个较为年轻的倭人忍不住了,开口道:“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您有所不知,我倭国如今的造刀工艺,早已经今非昔比了。”
“今非昔比?怎么个今非昔比?莫非泥鳅沾了点海水,就能把自己当海鲜了不成?”
“尊贵的大明天子陛下,我倭国本就近海,吃的就是纯纯正正的海鲜,可不会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这倭人应该是读过一点书的,不然也不会对明朝的海禁政策如此了解。
不能下西洋,驰骋于湖海之间,一直都是朱厚照心头的遗憾。每次看万国舆图,自己都将太宗皇帝视为人生榜样,终有一天,自己也会像其一样,让大明重新驰骋于天地之间,万国来朝。
不服者,虽远必诛!不听命者,虽远必诛!阳奉阴违者,虽远必诛!无视上国者,虽远必诛!欺辱我大明百姓者,虽远必诛!
“既然你们如此自信,那不妨与朕打个赌好了。比比到底哪国的刀剑更为锋利,明日你们和朕各派一人,在朝阳门外的演武场上,拿着各国的武器比试比试,若是你们赢了,那朕便免了你们犯下的罪行,那一千万两银子朕替你们出了,但若是你们输了,就给朕乖乖地上门给那对夫妻磕头道歉!再将欠人家的一千万两银子照价赔偿!”
“那我等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听到朱厚照的话语,宫本四郎也有了信心,甚至以为这是大明皇帝对他们的安抚和台阶,目的就是不再让他们付出所谓的代价和赔偿,满心的欢喜。
要是几十年前,我们确实没有胆量和你大明比试,可是如今,与我倭国比刀剑,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让人送走了这群倭人,朱厚照就吩咐刘瑾传见了胡开山。如今自己囊中羞涩,出去游玩已是有心无力,京城里又煞是无趣,也只能变着花样找找乐子了。
而当下,能让自己提起兴趣的就是那个见义勇为暴打倭人的精壮男子,以及刘瑾那个黑心的侄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