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这攻打白济之事,和攻打高句丽根本不同。
刘彻这用的是堂堂正正的大道。
虽然杨玄感这些人心里都是跟明镜似的。
刘彻虽然是勉强同意了暂缓攻打高句丽的事情,然而却又要攻打百济。
其用意,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说是攻打百济,但其实不过是为了后续攻打高句丽做准备罢了。
这是赤裸裸的阳谋,是他们根本无法不同意的方式。
此刻。
看着那皇位上的刘彻,杨玄感等人恍惚间,才是突然警觉。
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他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他们的陛下其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法,再也不是从前的杨广了。
对于变得更加难缠和狡猾的杨广,他们的内心都不免多了一些担忧。
从现在起,他们很能轻易的掌控朝堂吗?
谁也不知道。
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计划,刘彻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喜意。
依旧满是淡然的看着周遭神色各异的大臣们。
“诸位,攻打百济之事,你们以为该以何人为主将?”
一声令下。
在场所有人的眼神,都是开始变了。
特别是那些武将们。
一个个的都是跃跃欲试,身为武将,他们最希望的是什么时候?
自然便是打仗了。
只要有仗大,就等于说有获得功劳的可能性。
也就有了更进一步的可能。
只是刘彻开口的瞬间。
来护儿便已经是应声出列:“末将愿往,定为陛下拿下百济,护我大隋威严!”
而在来护尔的身边。
宇文述也是紧跟着出列。
如今年事已高的他,脸色并不大好看。
甚至,偶尔的咳嗽和脸上的病态,都让众人明白,这个曾经的大隋大将,已经是垂垂老矣。
而事实也是如此。
前些时日,宇文述便一直是卧床不起。
直到近日,方才好了些,重新的回到了朝堂的视野。
“陛下,末将虽老,亦能拉强弓,愿为我大隋滴干最后一滴血。”
而后。
又是有不少的武将,直接应生出列。
对于麾下这些踊跃的大将们的请战,刘彻并没有做过多的答复。
他的目光,在他们的身上一直的逡巡着。
而片刻之后,放到了来护儿的身上:“百济区区小国,怎能劳烦朕的大将军出手?”
“来将军,此战还不需你出马,待得此战之后,朕对你另有他用。”
来护儿自然是知道刘彻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此战之后,另有他用?
来护儿虽然是武将,头脑却是十分的灵活。
几乎是一瞬间,便是想到了什么。
刘彻所说的,必然是对付百济之后,征讨高句丽之事了。
说来也事,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用兵。
此刻自家陛下攻打百济,必是为了日后征讨高句丽做好准备。
想到了这里。
来护儿的心里虽然是稍显失落,但还是拱了拱手,朗声道:“谨遵陛下之命!”
而这边。
刘彻同样是将目光望向了宇文述:“宇文老将军拳拳之心,朕能谅解。”
“然而老将军年事已高,且是大病初愈,朕如何能让老将军以身犯险?”
看见宇文述还想说些什么,刘彻便是朗声道:“老将军不必多说了,征讨区区百济,何须将军出手。”
说完。
刘彻那锐利的目光在众人身上不住的逡巡着,片刻之后,便是朗声道:“此战,朕绝已用得我大隋青年之才俊。”
“值此机会,你们这些老将们为我大隋征战多年,若事事皆要你们出马,岂让天下人笑我大隋无人?”
刘彻所说的话,让众人陷入了沉默。
事实上。
大隋如今的武将阶层,确实是有些青黄不接的意思。
像来护儿、宇文述等功勋卓著之人,都是当年跟随着先帝杨坚一起打天下的老臣了。
到了今天,那些先帝旧将,大多已经死去。
而剩下来的几个,却也已经是垂垂老矣。
但是现在,大隋的武将中,新一代能脱颖而出之人,却是寥寥无几。
换句话说,现在的大隋武将,已经是断层了。
现在还有这些老将们勉力支持。
但是等到老将们都纷纷故去了,再想培养,就当真是有些来不及了。
对于此事。
刘彻可是有亲身体会的。
想当年,他坐拥卫青和霍去病两大战神,麾下还有李广等能将。
那个时候的大汉,可谓是将星云集。
换句话说,刘彻今天睡醒起来,想要打谁了。
他麾下的那些个大将们,很快便能帮助刘彻实现他的愿望。
然而。
总是天公不作美。
霍去病的英年早逝,以及卫青抱病而亡之后。
原本阵容豪华的大汉武将天团,却一下子都是暗淡了下去。
原本对匈奴无往不利的大汉,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也是接连的吃了好几次的败仗。
再加上连年征战导致的大汉财政困顿,让原本几乎陷入绝境的匈奴,险些死灰复燃了。
这个教训,让刘彻是彻底的明白了鸡蛋不能总放在一个篮子的道理。
一时的辉煌不算什么,要连续不断的辉煌,才能铸就永恒的盛世。
而对此,刘彻已经是有了新的打算。
在沉默片刻之后,迎着现场所有人的目光,刘彻便是朗声道:“此次征讨百济,朕欲启用新人。”
仅仅是一句,便是让在场的众人都是不住的讨论了起来。
这边。
来护儿微微皱眉:“陛下,未有准备,贸然启用新人,会不会太过冒险?”
其实来护儿的话,说得有几分的道理。
毕竟。
以他们此前的经验。
想要培养一个新的武将,无非是先让此人从偏将或者是副将、先锋之类的做起。
等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了功勋,发现此人确有才能,便才开始加以启用。
然而刘彻这样的方式,却是有些不循常理了。
听得来护儿之言,刘彻只是轻笑:“是啊,然用非常之人,必行非常之事。”
“若朕执意而为,又将如何呢?”
刘彻的一句话,便是让在场的众卿径直的陷入了沉思。
听着刘彻的话,到底是谁,竟然能值得刘彻如此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