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尘净庵则不同,当年第一任庵主,“尘尼”分宗之后本想将“碎玉功”毁去,只要她不传弟子,不嫁男子,就能做到,于是遁入空门,打算让此功断绝。
没成想她在空门之中,广研天下佛、道之法,四十岁坐枯禅时顿悟,融会佛道两家功法,悟破生死的大道,创出“魔育道心”之法,从碎玉功这份魔功之中,孕育出佛道内功,万物皆虚,这就是《烬尘剑诀》的心法根基。
“尘尼”功法大成之后,以身验“功”,于是离开佛门,嫁给了当时的“剑圣”李传祺,两人琴琴瑟瑟,共研《烬尘剑诀》相伴二十年,直到李传祺去世,尘尼认定《心法》已渐完臻,这六十岁时收徒,才开创了烬尘净庵。
与此同时,随玉宫初代掌宫姓隋,名玉芳,人称“隋姬”,是当时北宗的副宗主,“隋姬”不认同宗主“尘尼”的避世的想法,自行开创了“隋玉宫”另辟蹊径,不断改善功法,将碎玉功中传功的部分尽量祛除,起初不许宫中女子出嫁,便宜男子,后又因为与她开宗立派的初衷违背,又取消了。
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隋玉宫门人在江湖武功极强,行事却诡异,有的恶名昭彰、阴狠毒辣,夺人性命不计其数;有的却不四处逞凶,甚至开办药馆,治病救人,隋玉宫成了亦正亦邪的典型代表。
当得知“尘尼”出嫁之后,“隋姬”曾上门挑战,轻松击败尘尼,但两姐妹聊了整整一晚,尘尼将自己的顿悟告之隋姬,隋姬不可置否,天亮后两姐妹各分东西。
二十年后尘尼开创净斋,隋姬又跟尘尼比武,这一次她输了,于是将自己这些年内功心得传授给尘尼,尘尼糅合了隋姬心得和夫君剑圣的剑诀,融合成了世人皆知的《烬尘剑诀》。
“隋姬”二十年后比武落败,于是重视当年尘尼给她说的“道心”,苦心研究,创造了《斩心诀》,打下了随玉宫内功心法的基础,年近八十,又去找尘尼比武,两姐妹这一次战了一个平手,过往恩恩怨怨,就此放下,于是定下两派弟子二十年一试的门规。
那时隋玉宫不得佳誉,“隋姬”便将隋玉宫改成“随玉宫”,自此两大隐世门派正是成型。
与烬尘净斋的“修心道”不同,随玉冰宫的内功以“斩心道”为主,玄门内功的一路变化,心法对女子极为素雅,凡女子修练内气至‘斩赤龙’境界,可不思情爱,功法虽如此,并不是要求传人一定隔绝男女之情,依然因人而异。
源头已变,两家传人甚至都不知道“碎玉功”,就更不清楚自家心法的“炉鼎”功效。
随玉冰宫历代掌宫,处子居多,往往又会性格孤傲,正邪难辨,就好似辟闾洁,能爱嵇青临,亦能杀之,凡此种种不可尽说。
坏就坏在那《斩心诀》,它是随玉宫的常用功法,经历历代掌宫和武痴长老,改进的多次,已经很难寻到“双修的痕迹”了,此法练功,女子更加清雅、果决,辟闾洁虽对嵇青临有情,却可以得知他另娶之后,转身就走,就在于“斩心”二字。
而《冰心碎玉诀》乃是随玉宫顶级心法,它可以说是在以前的“碎玉功”的外面包裹了一层“冰心”,修炼冰溟神掌必须修炼此功,历代门人也不敢乱改,双修的残留很多,偏偏辟闾洁当时刚刚接触此法,就遭人暗算,需要柳少洲解毒,在解毒之前“冰心”可以让她毫不犹豫的将柳少洲封冻,而“双修”之时,她却无法自控,内力被柳少洲源源不断的采撷,无法控制。
碎玉功本就是邪法,“炉鼎”会受情风欲潮的狂击,难以自拔,轻则走火入魔,重则万劫不复,形神俱灭,当初碎玉老祖修炼此法,就只是为了采补,并未考虑炉鼎生死,当初北宗老祖,就因此法,功力尽失。
辟闾洁与柳少洲解毒之时,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连“双修”都不是,辟闾洁成为了“炉鼎”,连“魂念”也被夺去不少,这番变化怕是“尘尼”和“隋姬”在世都无法解答,更别说妙苇师太了,在她口中,仍然以为是“双修”甚至以为是“采补”。
妙苇师太想不出,索性不想,继续说道:“红狐聪明反被聪明误,怕是采补,反倒成就你了,一身功力散尽,而随玉冰宫的内息如同一块寒冰,将你封冻窒息,你爹将你埋葬之后,赤阳参乃是至阳之物,而你那是应该是‘假死’之状,所谓假死在武学上就是‘龟息’,在龟息状态之下,你身上的赤阳参的阳气和体内丹田的寒气,相互融合,又在地下,就若天地初开,混沌未明之时,一阴一阳,然而赤阳参再是至阳之物,却为经过炼化,也不足以抵消你体内的寒气,于是周边数十丈的树木、花草以及一切地阳精气皆通过地脉涌入其中,这也是为何坟地四周皆枯萎的缘故。”
说道这里,妙苇师太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真可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此一来在你体内阴阳和合,达到某种平衡,让你从假死状态苏醒过来,这样的事情,匪夷所思,难道不是大造化?”
柳少洲如同听天书一般,嘴巴可以装下一个鸡蛋。
其实事实比妙苇师太说的更加凶险百倍千倍,若非玉面红狐辟闾洁将他封冻,当柳少洲陡然撷取了辟闾洁数十年功力,也会爆体而亡,若是柳遁山没有将赤阳参放在他身上,他也无法获得那份阳息;若是没有被埋入土中,只要有风吹草动,也能使他陷入精神分裂的悲惨境地。
因缘巧合,柳少洲恰好被埋入土里,恰好有颗赤阳参,也必须感谢戚雪真没有动“掘坟”的念头,三个一念之差,加上辟闾洁的“慷慨贡献”,使他能在这宁静至极的环境,不断吸收大地的精气,死生交汇,新旧交融。
第三点,妙苇师太并没有再说,此时此刻两人大概都明白了其中的玄虚,甚至有第四、第五,多说已然无意,毕竟根本无法复制,太多的“千载难逢”了。
“你现在体内丹田氤氲已经到了殷墟境,此中潜渊气海一阴一阳,可谓泾渭分明,达到了天然的平衡,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这可是江湖人士梦寐以求的太极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