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青黛声音打颤,但还是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看着他说道:“你……你到底是谁?”
陈知口中的“龙将军”,此刻沾满血腥味,估计已经把吕青黛的保镖团给杀了个遍,他的神态动作,根本就不像是威震一方的大将军,更像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变态。
那人把手中的陈知随手扔在地上,径直走到了前方的太师椅上坐下,拿起吕青黛用过的茶杯喝了一口茶。
在知晓了二人身份之后,他似乎拿到把柄,根本不着急询问徐仰的下落了。
“我儿子在很早之前曾来过这里,吃了不小的苦头,我只不过是想找回一个公道而已。但我有一点不明白,我儿子来的时候是李家,而这外面写着的是徐府,你又自称吕家,这宅子到底是谁的?”那人好奇道。
“你……你是曼家的人!”
这个时候,一名容貌清丽的女孩惊怒开口。
陈知听着声音熟悉,艰难从地上爬起,顺着声音的方向抬眼望了过去。
“李歆?!”陈知惊讶开口,发现李歆身着朴素浅绿长裙站在一边,俨然一副侍女打扮。
李家失势之后,该进去的被徐仰送进去判刑,不该进去的东鼎紫金其他李家人,就都被徐仰驱逐到了北方再就业。
只有李歆是唯一一名还能留在徐府办事的李家人,她虽不到二十,但已经是李家军师级的天才人物了。
她为什么能留在这里,对外说好听点,是徐仰念及旧情,不愿家族斗争波及到她身上,愿意给她个机会。
但说真实点,
是必须让她和李家亲人分隔两头,相互挂念牵制,不能让李歆去带领那些李家人。
“你这小丫头认识我?”那人直接端起茶壶,顺着壶嘴将茶水一饮而尽,喝完后连整个茶壶都咬碎吞进腹中,不难看出这是常年修炼邪术造成的怪异癖好。
“曼诃陀……你一定是东南亚曼家的家主,黑蛇王曼诃陀!”李歆咽了一口唾沫,指着太师椅上的那名男人一脸难以置信。
“当初就是你儿子曼承运和粤岛何家的何向阳来寻小姐发难,你一直想让曼家入驻华夏,首先就得除掉小姐,徐宗师没有让你们如愿以偿,所以你来找他复仇了!”李歆瞪大美眸继续说道。
“好聪明的小丫头,我的一点小算盘,让你看得清清楚楚啦!”
曼诃陀怪笑两声,嚼着嘴里的玻璃碎片,问道:“那你能不能猜出,我为什么会变成龙覆舟的模样呢?”
陈知和吕青黛瞠目结舌,浑身发冷!
这位东南亚教父级别的人物,居然会顶着龙覆舟的外表,出现在了金陵!
李歆深吸了一口气,脑海中飞速搜刮着相关信息,说道:“陈家葬礼之上,龙将军因柳卓凡和徐宗师结仇,你知道这二人有恩怨,故意化作他的模样!你和龙将军是世仇,这样旁人就不会怀疑是你曼家所为,并且还能嫁祸给龙将军,一举两得!”
“可惜。”
曼诃陀摇摇头说道:“你这个侍女倒也有趣,本来你要是能猜出来,我兴许还能留你在我身边解闷,但你终究没有我想的那么聪明啊。”
李歆面色急变,强烈的求生欲让她不得不在话语中寻找转机:“你给的信息太少了,有本事再多给我一点提示!”
“你都知道龙覆舟和徐仰有恩怨,又猜出了我的身份,竟然猜不到我为什么会变成龙覆舟的模样?”曼诃陀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李歆眼神闪烁,震惊道:“莫非是龙将军想复仇徐宗师,想与你联手,结果被你用南洋邪术夺舍了?!”
曼诃陀哈哈一笑,说道:“我要是有夺舍的本事,早就发动上万朱雀战士去踏平徐仰了,不过你猜得已经十分接近,留在这做侍女属实屈才了,跟着我一起去南疆吧!”
“什么?!”
还没等李歆回过神,便见到曼诃陀大手一挥,她连同着吕青黛和陈知一齐倒下,似昏迷了过去。
“就让你们,来助我杀掉徐仰,从此曼家留名华夏青史,再无人挡!”
随着一道阴风刮过,曼诃陀带着这三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
京上,华府。
徐仰的那本天医录,已经放在了华寒江的桌前,她目光专注,一页一页的小心翻阅着,对上面的内容看得很仔细。
“奇书,真是奇书!有许多历史上著名的杂症偏方,上面均有详细记载,这本天医录似乎是专门为疑难杂症所准备,流传至少两百年了,这并不是一本用来让人入门学医的书籍。”华寒江一句话就概括了天医录的本质。
“两百年……”
徐仰琢磨着这个时间点,那差不多是他高祖父去世的时间。
高祖父的去世,对整个徐家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从那时起,徐家武道就彻底失传,镇元真诀和镇元神拳,全都隐藏在了断魂崖的山洞中。
“既然这本书是记载疑难偏方的,那这上面到底有没有护明散呢?”徐仰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问道。
“徐先生,你不要着急好吗?天医录上没有病例目录,都是一条条随性补充在后面的,只能一页页翻阅,已经很认真地在帮你找护明散了!”华寒江偏过头,鼓起两颊气鼓鼓地看着他。
“好。”
徐仰讪讪一笑,懂事的去旁边为华神医倒了一杯茶,然后坐在一边再没出声了。
其实徐仰刚才急躁,主要是想到了一件事。
因明朝开国皇帝布下青龙祖训的原因,金陵徐家的后人被称作人中之龙,历来都要被青龙追杀,他的高祖父就是受到当年青龙大将军胁迫家人,被迫困死在洞中。
所以徐家从医,就是一个很能解释的事情了。
因护明散代代短命,为了打破这个僵局,自高祖父之后,自家这一脉的先辈们,便踏上了寻医之路,想要通过医道查清楚自身短命的原因。
他们甚至都知道身体内有某种疑难杂症,天医录的内容完全能印证这点,代代人通过阅历和传承,不断丰富天医录的病例,只为寻找短命的最终答案。
“找到了!护明散就在这!”
翻阅到一半的时候,华寒江惊呼出声,指着上面的毛笔字说道:“上面没有写‘护明散’的名称,叫‘待解杂症第二十三’,写了护明散的组成药材,我知道护明散的成分,完全一模一样,但既然叫‘待解杂症’,那应该是没有解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