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徐仰的性格,王怀瑾猜到他会这么说了。
华夏的国运,离他尚且太远,而秦蒹葭和叶葵倾,都是和他息息相关,与他有过至情至诚之人。
别说是徐仰这样的年轻人,便是王怀瑾自己再年轻个二十岁,三十岁,要他拿小家和大国相比较,他也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小家。
此乃人之本性。
可是,年龄越大,看得东西越多,就越明白“天花板”带来的局限性。
正如父母总会拼尽全力给后代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一般。
身为山巅境的王怀瑾,也想为华夏的后来人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所谓的十一主神,永存于世间,永恒无敌,他们竖起了一道厚厚的屏障,阻隔后来人。
他们高高在上,为了守得王座,把全世界的天才都拦在了一个牛栏中,让他们终生闪耀不出光彩。
除了神,没人允许到达神境。
王怀瑾的天赋就到这了。
他以百岁高龄到山巅境,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到达神境了,以他今日之境界,完全能横卧华夏一方,主宰一国震荡。
但是,华夏的未来,终归会诞生出有希望突破神境的张怀瑾,李怀瑾,周怀瑾。
他要做的,就是在那些人诞生之前,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环境。
以如今的情况来看。
徐仰是最有希望弑神的人,他最有可能改变华夏国运,要是那一天真能实现,别说是对秦蒹葭和酆都阎罗旗痛下杀手。
便是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也甘愿。
“前辈。”
徐仰从礁石上站起,反过头缓缓说道:“请问前辈,华夏历史上,有没有诞生过神境?”
王怀瑾说道:“当然没有,就连到达山巅境的,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或许有更多隐藏的山巅境没有被记录在册,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若是有突破到神境的可能,就一定会被神诛杀。”
徐仰看着他道:“也就是说,在山巅境后,我要突破至神境,才有和神的一战之力,是不是?”
“是。”
“假设我现在已经是山巅境了,那我又该如何突破至神境?”
“历史记录在册,唯一接近半神的人,只有你的先祖徐镇,我要是能知晓突破神境之法,也不必苦苦相逼你了。”
王怀瑾苦笑一声。
徐仰点头道:“好,既然你不知道如何突破至神境,而我可不可以认为,我徐家先祖的修炼之法优于你?”
“这是必然的。”王怀瑾肯定道。
“那前辈,我想你应该没资格教我如何做了,起码在修炼之事上,你无权为我做决定!”徐仰眉头一凝,语气斩钉截铁。
他看着王怀瑾,一字一顿道:“所谓清心寡欲,不过是你强加于我的想法,徐家先祖的后代留了下来,说明祖先徐镇他也没有做到清心寡欲,我能理解你的想法。”
“你之窥视,不过是怕叶葵倾的魂灵及秦蒹葭的干涉,会影响到我的修炼。”
“可是,这世界上的人并非都是一样的,读书时,好的学生有两种。”
“其一,便是心无杂念,纯心至诚的好学生,除了学习,他们脑子里没有容它物,所以更善专注。”
“其二,便是所求改变,为了某个人,某物,某事而奋发学习,有着充足且巨大的动力,哪怕心念杂了,也丝毫不会影响他们优秀。”
“照你的说法,秦蒹葭和叶葵倾的消失,能让我不受外物干扰,拓宽修炼之路,但我明确来说,这只是你的一个美好念想。”
“因为叶葵倾的魂灵的存在,所以我会想方设法突破至山巅境,与她一见。因为我不相信秦蒹葭是你说的那种人,所以我想用尽一切办法抵达神境,去看她所曾看过的世界,”
王怀瑾眉头紧锁,似乎并不很认可。
但徐仰说出来的话,他听得很认真。
王怀瑾犹豫片刻,说道:“可是,依你高祖父和我的个人经验来说,你武诀的第七重循环,必须得心无旁骛。而现在,秦蒹葭和叶葵倾的事情,似乎让你过于分神了。”
徐仰说道:“参透也需要契机,这世上心无旁骛的人多了去了,有几个能到你我这般境界?连前辈这样的天才,突破至山巅境也需要三十年,对我来说,你需要我短时间就出成绩,是否操之过急了点?你又怎敢假定,我在突破山巅境这件事情上,是意乱心烦的状态?”
王怀瑾彻底沉默了。
这小子确实有两把刷子,三天的苦思冥想,没白下功夫。
起码在口头上,王怀瑾已经找不出任何可以反驳他的角度。
并且,这也不单单是反驳而已,他说的还蛮有道理的。
徐仰是重情重义之人,叶葵倾的事情,他全程找自己帮忙,可见其内心不甘。
如今只是出来了一个高祖父徐天问,他若想换得叶葵倾的再次会面,必将想方设法修炼到山巅境,吐出那口本命元气来。
至于秦蒹葭——
说实话,王怀瑾也感觉很奇怪。
因为从天王宫的立场上来说,徐仰乃金陵徐家之后,这点秦蒹葭自己也知道,按理她早该给天王宫通风报信,把徐仰诛杀。
她乃天王宫在华夏的代言人,甚至可以说,诛杀徐仰还是她分内必须要干的事情。
可是,秦蒹葭非但没有这么做,反而还和徐仰结婚了,真是匪夷所思!
好比衙门里的捕快,堂而皇之的与被通缉的贼成婚了一般。
她到底怎么想的?
“前辈,你明白我的想法了吗?”徐仰淡淡的注视着他。
王怀瑾其实已经被他说动,不打算在酆都阎罗旗和秦蒹葭的事情插手了。
但面上,还是装出一副犹豫不决的模样,对他问道:“你下一步是打算怎么做?”
徐仰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你认为,我有没有机会改变华夏国运?”
“当然有机会,这是毋庸置疑的。”
王怀瑾脱口而出道。
徐仰点了点头:“早在我还没到平海境之前,就曾有一位高人,预言我会在年关之后,影响华夏国运。”
王怀瑾心里一惊:“这位高人姓甚名谁?”
徐仰摊了摊手:“我不知道。”
他知道这位高人是张淼淼的爷爷,在赣省龙虎山。
在此之前,哪怕是一路横扫高国,重新拿下句蒙岛,对于华夏的整国国运来说,影响微乎其微。
对高国的国运影响,可能更大一点。
因此,徐仰一直对那位高人的预言感到质疑,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有机会影响一个大国的国运呢?
不过,从王怀瑾提起徐家和十一主神联系的时候,徐仰就完全明白意思了。
要是能够撼动那十一个横压在华夏头顶的主神,那他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影响华夏国运。
徐仰向王怀瑾说出了他的计划:“下一步,我打算和秦蒹葭去见一见那位龙虎山的高人,他说过,年关之后,我需要去见他一面。”
王怀瑾本想一同前往,但几经考虑后,慎重道:“徐小友,这躺龙虎山,恐怕是一个大机遇,我在这座小岛,等你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