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仆老实回道:“上次的婚礼因妖乱礼未成,此次齐王殿下会同时迎娶王妃与侍妾罗家姑娘,因罗家二姑娘亡故,由罗家嫡出的三姑娘替嫁。”
“大都督会去吗?”
“奴才不敢揣度大都督的心思。”
“行了,你下去吧。”
“是。”
…………
秦鸢看着家仆走了她才回到内院,找到正在屋里窗下绣花的的罗柔,将此事讲了。
罗柔叹一声,道:“如此父亲该要心疼了。”
旁边的萧小牙不解,问道:“此话怎讲?你失踪你罗相都没有派人找过你,哪里看出他心疼你了?”
罗柔苦笑道:“不是心疼我,是心疼我三妹罗欣。”
“罗欣?听说齐王长得一表人才,这罗欣能嫁给齐王她还想怎样?心疼她?虽然只是侍妾,可听说老皇帝一直有意废太子,立齐王为储君。”
罗柔吃惊的看向萧小牙,问道:“此事竟然连你都知晓?”
萧小牙甩甩头,道:“我可是生在市井长在市井的,我们丐帮中人什么消息能逃过我们?城内外大大小小的酒肆街道,哪里没有我们的人?想要听这些,不在话下。”
她自信的样子让罗柔很是羡慕,心想,‘我原来也是那般自信的呀……’
“对了,罗姑娘,你还没说,为何罗相会心疼你三妹呢。”
“齐王要娶的只有张秀研一人,我只是个冲喜压邪的侍妾。”
“冲喜?”
“不错。因为上次齐王在都督府出事后,国师算出齐王是受了妖魔侵扰。他为齐王想出的破解之法,便是娶一个天命属阴的臣子之女为他挡煞。”
罗柔叹一声,道:“国师算出我父亲八字可为齐王挡煞,陛下才选中的我父亲。而我父亲又选中我,明为嫁齐王,实则是替他挡灾的。”
萧小牙这才听明白了:“所以那个罗欣是替你挡了这灾了。”
罗柔低头,继续绣花。
萧小牙还想说什么,被秦鸢打断了。
“这几日我不在,你有什么需要的不必客气,尽可以对小牙说,她若有不周到的地方你便与我讲。”
“小牙人很好,对我照顾也是极周到的,这段时间辛苦了。”
“你好生呆着,我有时间再来看你。”
…………
好几日没见着今源,这一日终于见着从林子后面冒出来的今源了。
“林医官。”
秦鸢左右看了看,小声问道:“应公子呢?他什么时候来接罗柔?”
今源回头看了一眼从他身后走过来的桃枝,一身粉衣的桃枝摇摆着身姿走到秦鸢面前。
“林医官,我相公不会来了,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处理。罗柔就交给我吧,我会带她去安全的地方。”
秦鸢还记得这个桃枝的嫉妒心有多强,就是她,当初李修远和自己差点死在她手上。
“应染去哪儿了?他不在,罗柔恐怕不敢跟你走。”
桃枝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道:“她不想跟我走也随便她,反正我已经按照应染的交待来接她了,她自己不愿意跟我走,就怪不得我了。”
秦鸢看她眼中竟又起了些许杀机,劝道:“桃夫人,你如果接受不了与人分享相公,当初就不该选择应染。可你既然选择了他,就接受他的全部吧。罗柔腹中的,可是应染的子嗣。子嗣大事,还望你慎重。”
桃枝冷哼一声,道:“我们家的事,用不着你说三道四,你以为你是谁?应的红颜知已?还是他在外金屋藏的娇?”
“若当真是应染让你单独来接罗柔,理应有些凭证吧?否则我怎能相信你?”
“你什么意思?我会把那个小不要脸的小叉人放在眼里吗?”
“若你没有凭证,罗柔便不能交给你。”
“我若要将她带走,你有本事拦得住我吗?”
秦鸢现在妖身都被毁了,妖灵也大为受拐自然是斗不过她的。
“那你自己与应染交待吧,我能做的已经做了,你要抢,便抢吧。”
桃枝恨秦鸢,恨罗柔,恨一切呆在应染身边的所有女子,可她不恨应染,也不想应染恨她。
衡量片刻,桃枝还是将一段应染留给她的千里传音取了出来。
“你要的凭证!”
【阿鸢,我有事不能来,桃儿会来替我接柔儿,这段时间谢谢你帮我照顾她,多谢了。】
这确实是应染的气息,是真的。
“应染受伤了吗?”
“应染有没有受伤跟你这个外人没关系,你要是放不下就嫁进府来,别在这里惺惺作态。”
见桃枝说话如此咄咄逼人,秦鸢笑道:“好好照顾应染的孩子吧。”
秦鸢可没闲功夫跟她瞎扯,她还要准备出海的事呢。
…………
罗柔走后,秦鸢又去了林家,要替林阿元交待一下。
林家知道她要跟李大都督出海找什么蓬莱岛,都伤心不已,心疼她,害怕她会遇到危险,却又不敢违逆皇命,那可是皇上的命令啊。
秦鸢把皇上赏赐的黄金全都给了林老太,她是这个家的当家人,比林阿元的生母要聪明些,由她管着,他们会更安全。
一家人吃了秦鸢出海前的最后一顿饭,也是这顿饭上,秦鸢在林老太问起林有财婚事时,帮他提了一嘴那个顾家寡妇青青。
林有财很是感动,秦鸢走时,一家人都走出来送她,林有财一直送她出了巷子。
秦鸢再一次转回头看向林有财问道:“你现在已经这么有钱了,还要娶青青为正妻吗?就算你听从奶奶的意思另选其他女子为正妻,再娶青青为妾,想必青青也不会有意见的。”
林有财摇头:“我此生只会娶青青一人。”
秦鸢笑笑道:“希望你能做到,否则青青可能会更难接受的。”
“我怎么可能做不到呢?不可能的。”
“就算你做不到,也至少不要撵青青走,安顿好她,至少也要让她有个住处,对她的孩子好些。”
“瞧你说的,好像我一定会是那种负心之人。”
“希望你不是。”
…………
初秋…………
五艘大船在试航后,正式开始了出海的倒计时。
大家开始往船上搬运物资,船员和士兵们在经历了短期的特训后都已经可以适应水上的航海的生活。
这些船员们都是沿海一带的渔民,本身就熟悉水上生活,有他们在,在海上会更为方便。
秦鸢与李修远站在高处看着众人有序地往船上搬运物资。
“再过十日便要出海了,师父,你还有什么没有准备的,快些准备吧。”
“还早呢,不急。”
正在这时,一个侍卫突然从远处骑马过来,一见李修远便翻身下马急匆匆冲了过来,大声禀报道:“大都督!有圣旨!皇上密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