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嬷嬷回宫去了,正如沈轻韫意料的那样,带着她被沈励掌掴的消息离开,她这才悠然回了昙鸾院。
院门外,局促不安的紫鹃正忐忑不已。
她没有想到先前蝉衣姐姐说的‘放心’,会是这么个放心法,县主竟然亲自承了老爷怒火,那面颊上的巴掌印让她更加不安,县主会不会讨厌她?
却没想到,蝉衣亲自给她带路,直到进了院子里头,甚至还宽慰她,“放心,县主说过会保你,必然不会食言。”
得知沈轻水院中不要紫鹃,沈轻韫心道这下倒是可以放心用她,便温和的道:“你也莫要担心,当下最要紧的是养好伤,待愈合后,你便听从容姑姑安排,踏踏实实做事就是。”
“养伤期间,多领一月的例银,吃好喝好就是。”
紫鹃本以为她会成为弃子,没想到县主竟这般为她着想,顿时心中感激不已,郑重跪下磕头道谢,“奴婢叩谢县主大恩。”
等她下去,沈轻韫才看向青黛,青黛伺候着县主去梳洗,幽幽道:“紫鹃最是识大体,这才会被提拔成大丫鬟去伺候二姑娘,可惜二姑娘没有慧眼,反倒瞧不上她。”
沈轻韫望着妆镜里的脸颊,任由青黛为她涂抹药膏,薄荷的清凉味散开后,她才吩咐道:“继续留意着玉笙院,看看沈轻水会信任哪个丫鬟?”
“是,县主放心。”
不论是哪个丫鬟,身契都在昙鸾院这边,只需要点到为止,便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
朝霞起,京城重新热闹起来,而皇宫之中更是如此。
德妃娘娘特意来慈安宫给太后娘娘请安,再请教宫中事务时,特地寻了没人的机会,将溧阳侯府之事说给太后娘娘听。
见太后娘娘神色冷凝,她忙小声劝道:“太后千万注意身子,莫要动气才是。”
“哼,沈励好大的威风,朝堂之上没有建树,却知道在府里头耍威风,阿昙那样的柔弱,被他打得面颊红肿,心里头不知道如何难过委屈呢。”
太后果真很生气,甚至拍了拍扶手,德妃忙不安地欠身,“太后息怒,此事说到底都是侯府内里之事,然长平县主是个好姑娘,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事,才会使得沈大人大动干戈。”
“臣妾这才斗胆通禀此事。”
太后也知道她的话意,外人不好干涉此事,可一想到那样乖巧的阿昙挨打,她就心里阵阵泛疼,心绪翻滚,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见德妃请罪,她忙抬了抬手,“你也是为了阿昙着想,这才来告诉本宫,倒也是你有心,又如何能怪你呢?”
见德妃神色微松,浅浅坐下后,太后这才思忖着道:“可此事,也不能就这么算了,阿昙既然上了皇家族谱,这事本宫身为皇太后,便也问得。”
见太后拿定了主意,要给长平县主做主,德妃心底终于松了口气,从慈安宫离开后,特地对着近身伺候的秋嬷嬷道:“太后愿意为县主撑腰,便是再好不过。”
这才是她特意请安的缘故。
秋嬷嬷也笑着颔首,随即陪着自家娘娘回宫时,瞧着娘娘平静的面容,她心底默默一叹,说起来还是娘娘底气不足。
虽说执掌凤印位同副后,可毕竟还不是名正言顺的皇后,若娘娘是国母之尊,便是更能随心所欲行事的,不像如今,还得请了太后娘娘出面才是。
东宫。
子书辛听到内侍禀报来的消息,眼神微闪,看来德妃娘娘晨起请安果然另有深意,否则太后娘娘也不会派宫女出宫去,听说那宫女还特地去了趟太医院。
拿了化瘀的上等膏药,不用说定是给沈大姑娘用得。
坐塌上,他抬手落子,以太后的在意,赏赐药膏定只是个前兆,那么眼下要紧的便是……
“什么?”纪玚望着身前微微躬身的先生,不解的道:“要孤陪太后用午膳?”
说实话,他不大乐意,毕竟他身为东宫太子,走到哪不是被人捧着的,偏偏最得罪不起的两人都在宫中。
一个是父皇,一个便是慈安宫太后。
在他们面前,他仿佛永远抬不起头般,加之先前被太后抓包不堪之事,故而他心中总生着膈应。
可眼下,先生要他上赶着去给太后请安,纪玚有些犹豫不定,索性甩袖坐下,扭头看着窗外不置一词。
子书辛像是早就料到般,轻轻上前来站定,循循道:“陛下以孝道治国,太子殿下身为一国储君,自该当为表率。”
“向太后请安尽孝,是殿下应做的事,况如今有长平县主为契机,修复与太后的关系更是水到渠成,到时候陛下那里就更喜闻乐见。”
这话说到了纪玚心中,他触动的挑眉回头,“当真?”
“殿下不信清玄?”子书辛不给准话,倒先反问起来,纪玚忙摇头道:“先生说的哪儿话,这整个东宫孤最信任的就是先生。”
“既如此,去就去。”他鼓足了勇气下定决心。
直到临走时,子书辛特地上前耳语了几句,听得纪玚神情愕然,终是半信半疑的离开。
可等到他从慈安宫喜上眉梢的回到东宫,当即就询问‘先生何在’?
宫人回禀先生回了玉璃阁,是否要去传话请人来时,纪玚急得摆了摆手,“不必了,孤亲自去。”
玉璃阁里。
纪玚望着开门的子书辛,面上绽开大大的笑意,握紧的拳头骤然松开,松了口气般道:“先生真乃神人也。”
他一脸叹服。
子书辛顿时明白过来,看来慈安宫午膳时果真发生了有趣的事,他缓缓伸手邀请,“殿下,请移步入内说话。”
见先生垂眸斟茶,纪玚迫不及待的道:“多亏临走时先生的告诫,午膳时父皇竟也临时起意到了慈安宫,而后皇祖母说起沈大姑娘既然已是县主,为了名副其实,还是应当赏赐食邑才是。”
他绘声绘色道:“父皇当时很是犹豫,毕竟说到底长平县主是救了太后娘娘,并非于国有功。”
“幸好有先生你的先见之明,孤当时灵机一动,提议食邑之事事关重大,不妨先改为赐长平一座县主府,让她却有底气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