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三层……要刷这么多层?”
金珊珊把夏至清唤出洛博,二人携手缓行。夏至清的右手,还提着一个大大的礼盒。
此时,听得金珊珊说起明日的工作计划,夏至清颇为惊讶。
“对,要刷三层。”
“我很好奇,金老师能讲讲,你们打算怎么翻模吗?”
“到了修复室,我们先用保鲜袋把佛像包起来,正面朝上。接着,要用雕塑泥制一个围挡。”
夏至清忍不住插嘴:“制围挡,是为了方便刷硅橡胶吗?”
“聪明,”金珊珊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但是,在刷硅橡胶之前,要先刷一层脱模剂。你猜,咱们是用的什么脱模剂?”
“这个我知道,凡士林。”总算跃出了知识盲区,夏至清乐不可支。
“不,凡士林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用软皂水,软皂水再加3%左右的固化剂。”
“区别在哪儿?”夏至清有一点挫败。
“区别……软皂水的油性比较小,几乎不会损伤文物。”
“明白了。”
说话间,两人已来到正在施工的地铁口。
距离地铁口不远处,就有他们要乘坐的公车站台。
金珊珊想起自己第一次坐地铁坐过站的窘态,不由好笑:“你猜我那次坐地铁,为什么那么蠢?”
“因为,那时洛阳还没地铁吧?没经验。”
“是啊,”金珊珊半是感慨,半是骄傲地说,“不过,已经在修建了,我们洛阳,可是中西部非省会城市中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呢!”
“了不起!等地铁开通了,我们再来坐一坐。”
“好呀!”
17
“烫吗?”
“不烫,刚刚好。”
轮椅上,奶奶尝了一口儿子金大洲喂的粥,露出笑意。
“快去看看灶上,鸡炖得怎么样了?”
“好的,妈。”
金大洲刚说完这话,门铃就响了。
“快去,快去,是不是珊珊回来了。”
前几天,金珊珊便跟爸爸金大洲打了电话,说要带男朋友回来,奶奶连着高兴了好几天,连鱼粥都能多喝半碗。
今日一早,金大洲便去市场买鸡,准备煲一锅土鸡汤。此时,听着门铃声,母子俩哪能不激动!
开了门,金珊珊便抱住金大洲:“爸,好想你。”
毕业时,她选择留在南京。一般人都认为,这是因为南京的工作机会更好。但只有金珊珊的闺密才知道,她选择留下,也是因为夏至清。
万一……万一她还能遇到他呢?
家里人对金珊珊很支持。为了照顾她,妈妈便和爸爸说好了,一个去南京照顾女儿,一个在洛阳伺候瘫痪已久的老母亲。他们也曾考虑全家搬迁,但奶奶看着窗外的大树,无论如何不愿挪窝。金大洲便只能遂老母亲的意,留在洛阳照顾她。
有句词,叫“叶落归根”,金大洲明白,金珊珊也明白。
因为流感的原因,今年过年,金珊珊没有回家,但一回家就带回了男朋友,奶奶、爸爸见来人容貌清俊、举止得体,心里乐开了花。
“过来,”奶奶朝金珊珊、夏至清招呼道,“到奶奶这儿来,奶奶给你们发红包。”
金珊珊半蹲着身子,一把搂住奶奶,撒娇道:“我都这么大了,您还给我红包呀!”
“哪里大啦?”奶奶爱怜地抚着她的头,“没结婚的孩子,都是小孩子。过年没回,我这不得给你补上?”
这似乎又是“花式催婚”中的招数,听得夏至清心里有些紧张。
但他没有迟疑,见金珊珊接过红包,自己也没推却。
“这孩子真不错,”奶奶在口头为夏至清点赞,“珊珊你得跟至清学。”
“嗯?”金珊珊不明其意。
“你看,你单手接红包,至清却是用双手接的。”
金珊珊吐吐舌头:“好,我学,我学。”
在奶奶面前,金珊珊总能寻着童年的影迹,那么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在大人的面前,孩子撒娇、撒蛮,都是可以被理解,被原谅的。
只是,眼前的奶奶,早已华发满头,不复当年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