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绝不是薄情之人,半个小时的等待之后,黄立德的电话打过来了。
比起文字和语音,电话无疑能把情绪和心意传达得更好。
王菁菁没想到,这个曾经的师兄,竟然选择跟她打电话。
“师妹,师父……他老人家现在还好吗?”
“他……师父早就不在了。”
“啊?”
几分钟里,从师父的离世,说到自己改学文物修复,再到她和金珊珊、宋雅丽成为同事,王菁菁把二十年来的际遇,说得云淡风轻,又引人惆怅。
也是在这一刻,她突然发现,一向少言寡语的她,竟有这么强的语言表现力。
但,或者,也是因为,她对着他吧。
无数次幻想过重逢后的画面和说辞,未料有一日,幻想竟成了现实。
电话那头,黄立德的情绪,也低落下去:“说到底,还是我对不起师父啊。”
“师父说过了,这不怨你。你有你的难处。作为家中的长子,你要挣钱养家,争取让弟弟妹妹都能读书。你有什么错呢?”
“呵,我走的时候,师父可不是这么说的啊!虽然没骂我,但我知道,他在怨我不能善始善终。师父确实没说错,是他错收了我当徒弟。”
“师兄,你无须自责。古人也说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你给自己选的路,不也走得很成功吗?”
“成功……嗯?你怎么知道?”
“现在都5G网络呢,师兄。你在北京金融圈里,也是个人物。网上哪能没你的消息呢?之前,我只是不知道你改名了,而已。”
“哦,这是一位懂行的朋友帮我改的名字。改成‘立德’,会更旺我。”
“哦。”
“我没骗你,我不是故意要改名字的。”
许是王菁菁敷衍的回答,暴露了她的心迹,黄立德又赶紧解释了一句。
“没事儿,师兄,只要你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哦,对了,师妹你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我没结婚。”
“为……为什么?”
“没有心仪的人吧。每天和文物打交道,也挺好的。”
“哦。我……我女儿也很小,才七岁。”
“哦,七岁……”
王菁菁眼泪不觉涌出。如她先前所言,得知黄镜炆现在的名字后,她便在网上搜起了“北京黄立德”的信息。凭着发达的网络,和那人高调的做派,无须花费太大精力,她便拼凑出了他这二十来年的人生。
他的女儿,并不是七岁,而是十七岁啊!
撒谎的意义何在呢?也许,是想说明,他不是一个,那么容易就见异思迁的人吧。
王菁菁还记得,师兄走的那天,信誓旦旦,说他学成归来,必将迎娶。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她将自己完全交给了他,企望他能真的兑现自己的诺言。
可是,她终究不知他考了什么学校,经历了怎样的人生。也不是没找过他的老家,但人去楼空的现实,让她只能在心中笑骂自己愚蠢至极。
“师妹?”
王菁菁久久没有说话,黄立德的声音也捎上了几分焦虑。
“哦,师兄。”
“有机会的话,来北京玩,我带你去吃烤鸭。”
“不了。”王菁菁擦拭着泪眼,平静地说,“其实,我也不想打扰师兄的,只是,现在我确实有事相求。我希望,您能念在曾经的同门之谊,放过我的同事,好吗?”
“同事?你在说什么呀?哦,先前,你说,宋……宋……”
“对。宋雅丽,还有金珊珊的男朋友夏至清,都不是坏人。他们这一次,真的是无心之失。您能原谅他们吗?”
“别,别这么见外,不用跟我说‘您’。”
王菁菁却仍旧“见外”地恳求道:“师兄,您放心,只要你能撤诉,不再追究鸡冠壶的事儿。我保证,赔偿款一分钱都不会少。”
“这不是钱的问题。是……”
“您听我说,”王菁菁抢话道,“如果您答应我,我保证,今生今世,都不出现在你的世界里,可以吗?”
良久,电话那头传来急促而释然的声音:“那……就听你的。”
8
往事不堪回首。
喝着鸭汤,念着过往,再看看眼前两位好姐妹,王菁菁欣慰一笑。
就在刚刚,她们还好奇地问起她,是怎么说服黄立德撤诉的。但她不打算说。
倒不是因为,这是什么隐私。而是因为,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选择,让往事清零,让好不容易联系上的人再次消失在人海,似乎也不是那么艰难。
情根深种的时候,王菁菁曾听过一首歌,她觉得,那说的似乎是自己。但她始终难以释怀。可就在她删除黄立德好友的时候,这首歌,竟不期然撞上心头……
我以为我会哭,但是我没有。我只是怔怔望着你的脚步,给你我最后的祝福。这何尝不是一种领悟,让我把自己看清楚。虽然那无爱的痛苦,将日日夜夜在我灵魂最深处……啊!一段感情就此结束。啊!一颗心眼看要荒芜。我们的爱若是错误,愿你我没有白白受苦。若曾真心真意付出,就应该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