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是以人饰珠翠宝玉,非以珠翠宝玉饰人。’”陈天骄摇头晃脑地念,由衷称赞道,“《闲情偶寄》里,这话说得可真妙。今天的内容我也get了。”
一大早,陈天骄就接到了饰博馆长的电话,他被录用了。陈天骄兴奋得快跳起来了,赶紧买了一只烧鹅,要当面酬谢金珊珊。
好容易等到了金珊珊下班的时间,急忙把她送回家去。
厨房里,赵鹤龄宰着烧鹅,蒸着香肠腊肉;陈天骄则拿着笔记本向金珊珊请教问题。
一顿饭下来,陈天骄吃得一脸油汪汪的,擦了脸便要告辞。家里水龙头坏了,老妈还指着他回去修理。
陈天骄刚一出门,赵鹤龄便有意对金珊珊说:“这小伙子,还是很不错的。人又热心,又肯学东西。现在又做了你的同事。”金珊珊笑而不语,扯了条帕子,一头扎进厨房洗碗去了。
陈天骄当然不知道,金妈妈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倒是另一件事,引起了陈天骄的注意,或者说,是警觉。
出了小区门,一个文质彬彬的在门口徘徊的男人,跃入了陈天骄的眼帘。他一向热心,有意停下了车,问:“您有什么事儿吗?”
“请问,金珊珊女士,是住在哪一幢?”
陈天骄凝望他一眼,心说,模样还挺周正的。转念一想,陈天骄便开始漫天胡扯:“我是小区物业,在这儿住了五六年了,这里没有姓金的住户。”
“哦。”
“我猜,你是不是走错小区了。这个小区,叫临江小筑。”陈天骄手往右一指,“那边,隔着一条街,还有个小区,叫临江小楼。你是不是搞混了?”
“我明白了,谢谢你。”
男人走后,陈天骄看着他的背影,先是噗嗤一笑,再是陷入深深的不安中。
11
不用说,来者正是夏至清。
春运期间,车票并不好买,夏至清好容易买到了今天的车票,赶到饰博时,天已黄昏。他忙向保安询问金珊珊的住址。保安本来不打算跟他说的,但见夏至清拿出名片,态度又很诚恳,这才勉为其难,给他说了一个小区名字。
循着“临江小筑”的名字,夏至清找到了对应的街道。不过,听陈天骄这么一说,他以为自己真的找错了小区,哪知道,临江小楼的物业,也告诉他“查无此人”。
夏至清从没遇上这种事,心里一郁闷,肚子就更饿了。本来,他还指望他跟金珊珊解释之后,跟她共进晚餐呢。
走进街对面的鸭血粉丝汤馆子,夏至清张口就来:“不要鸭肝,不要葱花,要香菜!”
“给您换个鸭胗吧。”
久未归乡,每一口粉丝都浸染着故乡的味道。吃了一大半,犹不尽兴,夏至清又点了一个梅花糕。一边吃着香甜的梅花糕,一边感慨:我有多少年没吃过鸭血粉丝汤、梅花糕了?
这么一想,眼里竟然痒痒的,有了泪意。
正沉浸在故乡之思里,微信视频响了。
拿起来一看,夏至清的脸色沉了沉。按以往的习惯,他未必会接这个电话,但他心里柔软的部分正在发酵,哪里还顾得那么多,只犹豫了一下,便接起了电话:“喂,妈——”
“儿子,”镜头前出现了一个打扮时髦的中年女子,斩男色的口红掩着白花花的牙齿,明晃晃地表现着她的惊喜之态,“你肯接老妈的电话了?”
“妈,您这话说得……我那不是有事吗?”
“你哟,我前几天来西安,你倒好……你对我,还不如你那个妹妹呢。诶,算了,算了,不说这个。你现在在哪儿呢?我……有点事要找你。”
“我在吃饭呢,”夏至清把镜头对准自己头像,“还没吃完。您有什么事?”
也是夏至清不留神,一份尚未吃完的鸭血粉丝汤,一面挂着书有“南京老粉丝”锦旗的墙,立刻“出卖”了他的行踪。
“你……儿子,你在南京?”
夏至清懊悔不迭,但被母亲抓了个正着,这次,说什么也要跟她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