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还想表忠心,就有一小厮上前禀告:“殿下,齐江王今日被御史台参纵·情享乐,官商勾结。”
楚墨阳道:“这是怎么回事?”
“回殿下,前段时日,江南布商入京,送了一批舞姬给齐江王,这本是前几日的事情,不知为何,御史突然上奏弹劾。陛下听闻之后震怒,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斥责齐江王。此时这批舞姬已经被以贿赂赃物为由转至大理寺,江南布商也被抓了起来。”
楚墨阳有些意外,官商给皇子一些好处是历朝历代都有的事情,御史台清闲之时才会借此弹劾。
现下也不是御史台清闲之时,也不是年底吏部审核之时,为何突然会弹劾送舞姬这件小事?
他抬眼看见白曦月那双含情眼呈月牙状,就知道此事有她参与其中:“你做了什么?”
“借着竹青给你的好妹妹送了个信,说齐江王想送美人入府,就那批舞姬。你那好妹妹就对齐江王动手了。”
白曦月做无辜状:“是他先来招惹的,我这充其量是自卫。再说,他也不是没有打过送美人入府的想法。我怀疑我妹妹同他有些关系,但我没有证据。俗话说得好,疑罪从无,就当他们没有关系吧。”
楚墨阳不觉得白家同齐江王有什么关系,只觉得她这句话是在再次警告他不要靠近自己的妹妹,就道:“那就查一查吧。”
他把王黎叫过来,吩咐他点几个人跟着白夕菀。
“最近二姑娘不是被关在府中吗?就连院门都不能出。”
白曦月这才想起还有这回事,又想起自己那些首饰,就对远处的小桃招手,问:“小桃,父亲把那些首饰换回来了吗?”
“姑娘不记得了?已经还回来了,我清点入库时还询问过小姐是否留几件。”
听她这样一说,白曦月才想起来这件事,点头道:“我想起来了。”
日子一日一日的过,在案件消息传回京城之前,楚墨阳同白曦月的日子闲散又惬意。
恍惚间,半个月就过去了。
那日皇帝正在御花园里闲逛,楚钰诀陪侍在侧。
皇帝看见园中盛开的山茶花,想到了淮安王府里的山茶花极好,就问高公公:“小九最近在做什么?”
“回陛下,淮安王前两日去了庄子上,说是天气冷了,担心王妃得病,去别院养着。”
皇帝笑道:“他倒是会享受,他那管家案子如何了?”
“户部介入,很快就查明了是牙人从中做手脚,无关王府管家之事,京兆府就把管家放了。户部正和京兆府商量该如何防止此类事情发生,想来这两天就能上折子了。”
“嗯。”
皇帝很满意,又问:“那书店一案,如今有什么进展?”
“去江南的官员还未回来,目前并无进展。”
高公公答完,小心的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
皇帝的神色没任何变化,就好像他并不在乎是否有进展一般。
他有些琢磨不透他的心思。
“小九可有去问过此案?还有涉及边疆将领的那个案子。”
高公公听闻皇帝这样问,这才明白刚刚只是铺垫,皇帝真正想问的是楚墨阳是否查问或者参与其中。
楚钰诀在一旁笑道:“父皇你知道的,九弟平时就不喜欢管闲事,书生一案事关他的书店,他询问是应该的,但唐将军一案连同汤御史一案,就同他无关,他怎么会问!”
他说这段话是埋了个钉子,如若高公公说楚墨阳问过了,那他就可以说楚墨阳过度关心武将,给皇帝种下怀疑的种子。
如果楚墨阳没问,那他帮楚墨阳在皇帝面前说话,在皇帝心里是维护弟弟的好哥哥,怎么样他都不亏。
“九殿下未曾问过,除了那次弹劾兵部尚书、禁军统领同京兆尹之外,殿下闭门不出,未曾见过任何官员。倒是唐将军夫人求见两次,都被以王妃身体抱恙不能相见回绝了。”
楚钰诀不信楚墨阳真的没问,肯定是问了后擦干净了痕迹。
皇帝很满意楚墨阳的避嫌,听见白曦月又病了,就问:“淮安王妃为何总是生病?派个御医去看看,有病就早些治好。”
高公公答道:“听闻是年幼丧母,太过悲痛伤了身子。这些年瞧着身体强健,实则内里虚空,随着年岁见长,虚空逐渐显现,遇见些风霜就容易生病。王府找了好几位大夫入府调理。”
楚钰诀觉得这是个机会:“如此体弱,当初是谁送了她的名字进宫供父皇挑选的。身为王妃,当以绵延后嗣为重,如此体弱该如何绵延后嗣。”
他在暗示皇帝休了白曦月,这样他好送一个好控制的女人进王府当王妃。
高公公看向楚钰诀,又垂下眼,出声道:“只需要请一位大夫就能慢慢调理好王妃的身体,请几位是因王妃瞧着府中管家两儿子为他的案情忙上忙下,心生羡慕,也想生一个孩子。”
皇帝听见高公公如此说,喜上眉梢:“朕还以为他们久别又是新婚,没那么快有养育子嗣的想法,如此甚好。”
他走上鹅卵石路后,看向搀扶着他的楚钰诀:“你的王妃倒是体健,还有两侧妃,为何那么久了无所出?”
楚钰诀没想到搬起石头最后砸的是自己的脚:“儿臣定当努力。”
“你们几兄弟都已娶妻,但至今未见皇孙,朕不知该说什么好。”
楚钰诀不敢言语,快步跟在皇帝身后。
白曦月的确是体虚,血气不足天寒时手凉脚凉,还容易犯困,的确需要大夫调理。
最近几日在吃人参养荣丸,晨早锻炼也因大夫说运动有伤气血给禁止了,她每日不是逗鸟就是逗小丫鬟,日子长了难免无聊。
楚墨阳见她无聊,就带她来别院暂住。
秋季动物多,可以上山打猎。
几亩水稻也到了收获的季节,今年农户放了鱼进去,手水稻时稻花鱼也会一起被捞起,送上餐桌。
这日,白曦月换了一身旧衣裳,头发就用一根木簪挽起,穿行在茶田之中,看今年秋茶的长势。
一奴仆快步跑来,躬身道:“殿下,王妃,江南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