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要继续查下去?”
楚墨阳以为白曦月指出三个案件的相似之处之后,就打算不参与此事了。见她点头,他道:“这件事可能涉及多个官员,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你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
白曦月昨夜也想过这个问题,就此收手可能有个善终,也可能没有。
对方能如此周全的计划,就说明对方不是个蠢货。
聪明人是不会留下隐患的,他如果查出赵嬷嬷一案和王管家一案都有她参与其中,她极大可能会被杀害。
所以这不是她想不想查的问题,这是她为了活下去,必须要查的问题。
而且那人最开始也没打算放过她,那帮杀楚墨阳的人计划要劫走她并送到窑子中。她不相信那帮人不知道他们的身份,知道了还敢这样做,肯定是上面默许并且还会帮他们打通渠道。
总而言之,她被迫同楚墨阳处于同一条船上。
其实她要想脱身也不是不行,首先得做一个假身份,然后假死,躲起来生活。憋屈不说,被发现的可能性还挺大。
但刚刚试探楚墨阳得到的结果,同这段时日的观察来看,她选楚墨阳的赢面比逃跑的赢面更大些。
两相其害取其轻,她斟酌之后选了楚墨阳。既然做出了选择,她就得查清楚粮草案,并且保证楚墨阳不死。
“我知道,但我还是想继续,因为你死了我也活不久,殿下不必以为我是为你,我只是在为我自己。”
她只是在陈述事实。
可在楚墨阳听来,白曦月这番话等于庄重又悲情的表白,他死了她就会随着他而去,她竟然想到殉情这个地步了吗?
他没想到她对他的感情深到如此地步,一时间不知该作何反应。
白曦月坚定的看着楚墨阳:“很多事情看起来困难,但实际上没有那么难。试一试吧。”
她本来只想平平安安的过一生,谁知道总有人来搅·弄她的清净日子,那就碰一碰,看看谁胜谁败,
“不过京城先是皇子遇刺,再是御史被杀,禁军统领还没被撤职,挺意外的。”
她的一句话让楚墨阳摒弃杂念,专注案情:“兵部上奏,为禁军统领求情,话里话外暗示边军手眼通天,是大忌。”
白曦月挑眉:“还牵扯到了殿下吧?说什么是因殿下到来,才导致边军如此张狂。”
楚墨阳笑而不语,她猜得没错。
“殿下有想过,粮草案兵部有参与吗?”
这一句话,令楚墨阳神色冷了下来:“我未出京城之时,第一个怀疑的就是兵部,但我怕打草惊蛇,不能直接查证,只秘密探查。”
白曦月听到这里,就不往下问了。
楚墨阳作为一个有权势的王爷,朝中有他的人,他都查不出来的事情,她在这上面费工夫就是浪费时间:“我仍旧觉得兵部有问题,不过这也不是我能插手的。”
白曦月看向王黎:“江南那边什么时候能有回信?”
“江南路远,加上探查的过程,少说也得一个月。”
白曦月苦恼道:“一个月啊,我的竹料纸还得等一个月才能卖。因为书生砍人案迫使书店关门,我能同他索赔吗?”
楚墨阳听见她这荒诞的言论,摇了摇头。
王黎笑道:“是不能的。”
白曦月有些失望。
她捏着黑子想了想,在右下角落子,形成包围之势:“我们聊回汤御史被杀一案,卷宗上并未写汤御史去御史台做什么?”
“我见刑部的猜测是有人假传消息引·诱汤御史出来杀之,我觉得这个方向不错,但很可能不是唐将军一案。”
楚墨阳见白曦月说到了关键点,故意问道:“为何?”
白曦月见他那样,就知道他明明知道,却还要装作不知的来问他,甚是无趣,不肯作答。
王黎见两人谈得好好的,不知为何白曦月似有气上头一般,不肯再说。楚墨阳面上带笑,也不言语,就扇着扇子看着她。
他有些不知所措,试探着询问:“王妃,这是为何?”
“这个案子已经交给三司协理,就算有新的消息送到汤御史这里,他也不会着急忙慌半夜出门。毕竟这是一件‘旧案’。”
见王黎还不懂,楚墨阳接话道:“御史弹劾,陛下已经做了处置,如若没有不满的地方,御史是不会弹劾第二次。此案未审结,御史就算弹劾唐将军,也只是弹劾他一些别处的错处,而不会死抓着一桩还没查清的案子不放。所以凶手是用别的话引出汤御史的。”
王黎了然。
“能在宵禁之后还能送话给汤御史的,极大可能是家中奴仆,去彻查他家中奴仆。我要看到所有奴仆的姓名,在汤府中做什么,籍贯,及时入汤府,家生子还是买身进来,死契还是活契等等,包括他们平时为人如何,要小心一些,别出疏漏,也别让人抓到把柄。”
王黎听完吩咐,只觉得头大,那么多人要查。
楚墨阳落下白子,破解她的包围之势:“我很好奇,你是从哪里学来的铺快排查之法?”
“看话本学会的,这是天分,你不要羡慕。”
白曦月含糊过去,因楚墨阳的问题,她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有些怀念。
楚墨阳没有怀疑:“按照王妃说的去做,这虽然是蠢办法,但只能这样做,换做三司官员,也得这样做。”
“是。”
香炉里的香燃尽,小丫鬟上前更换。
香炉里重新燃起香时,王黎回来了。
“你父亲如何了?”
“事涉房契造假一案,户部介入查得很快,没两日父亲就能回来。”
王黎躬身行礼道:“若不是殿下提点,属下还不知道王妃为家父之事如此上心,属下嘴笨不会说好话,只道属下愿意为王妃赴汤蹈火。”
白曦月侧身不受他这个礼:“我嫁过来之后,管家对我诸多包容,这是我应当做的,不用如此。”
哪里有下属当着老板的面对别的人说,愿意赴汤蹈火。看来王黎的确嘴笨不会说话。
她看向楚墨阳,发现他并未因此不快,仍旧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