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普鲁士、荷兰?
是的,海华这次的战略,是一套组合拳。对于英、法,不过是遏制;对于西、荷,则是敲打。而对于俄罗斯则是基于未来考量的战略打击。
历史上,对华夏伤害最深的两个国家,一个是日本,这个就不说了,此时日本还没有成长起来,此后也不会成长起来。
海华接下来,还会有一个扶持幕府将军的计划。一个闭关锁国的日本,绝对要好过对外开放的日本。
有如后世米国,对世界各国的态度一样。不管你是啥体制的国家,只要你跟着我走,你就是一个好国家;而如果你不跟着我走,你就是一个邪恶国家。不然,整个阿拉伯各国,都是一路货色,为何米国会打两个拉几个?
至于俄国,则蚕食了华夏15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并且将这些国土上的华人几乎都赶尽杀绝了,著名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海兰泡惨案就是证明。哪怕到了后世,俄罗斯在与华夏友好的同时,也向华夏的仇敌印度出售先进军火。
要知道,从军事平衡上讲,印度多了1亿美元的军事装备,理论上讲华夏就得多装备1亿美元的防御装备。这等于是加重了华夏经济与战略负担。
……
芬兰有一部悲惨的历史。此前的几百年,芬兰作为瑞典的一部分,被卷入了北欧、中欧的诸多战争,以能征善战出名。
1808年,瑞典与俄罗斯作战失败,荷兰被划入俄罗斯领土,此后要直到1917年才能真正独立。
所以此时的荷兰,并不是独立的国度。
不过,这并不要紧。荷兰人反对民族统治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问题只在于芬兰的人口基数太少,整体经济力量也不够强大。要说这个民族的战争策略与战争勇气,那是基本不缺的。
但对芬兰的历史,马辰哪怕是文科学生,也所知甚少。毕竟芬兰除了在与当年苏联的战争中有过高光时刻外,平时都是一个偏安一隅的小国,在世界政治版图上并没多少话语权。
不过【圈地游戏】对于芬兰的历史资料却非常详细。
此时在奥卢地区,有一个名叫普奥兰卡的青年,因为杀害了一名俄罗斯人,正在被俄罗斯通缉。这名青年将在三年后,拉起数十人发起对俄罗斯人的袭击,其队伍一度壮大到千人以上。只是由于缺少后勤补给,在坚持了几年之后,普奥兰卡的队伍最终被打散了,而普奥兰卡,也被俄罗斯在赫尔辛基吊死。
9月22日,海华印度洋舰队进入波罗的海,并于两日后来到圣彼得堡,对俄罗斯首都进行轰炸。
轰炸的原则,与印度洋舰队在伏尔加河流域的轰炸完全一样,好房子,漂亮的房子,一律用舰炮炸毁。
尼古拉一世所在的冬宫,首先遭到了印度洋舰队的炮击。数十艘战舰上百门现代火炮的集中轰炸,只用了一刻钟就将冬宫夷为了平地。
尼古拉一世被炸成重伤,在护卫的保护下逃入地下室,勉强保住了一条小命。
接着,印度洋舰队来到了奥卢地区,根据历史线索,由阿尔巴特亲率5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在一座教堂里找到了普奥兰卡。
阿尔巴特根据马辰的指示,决定留下一个班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担任“普奥兰卡游击队”的教官。
青龙卫的触角,其实已经伸到了北欧,青龙卫正好有两名成员懂得瑞典语和芬兰语,他们根据青龙卫的指示,由暗转明,作为欧洲人,正好协助普奥兰卡担任游击队的参谋长等职务。
普奥兰卡不但拥有血性,而且也颇有智慧。他虽然很感谢东方华人对他的援助,可心中仍然存在着疑问:“你们为什么要帮我?”
“我们不是帮你,而是帮助芬兰民族;同时,我们正在东方打击俄国人的势力。而且,我们还会联合普鲁士等国,共同围击俄国。”
围击俄国,是海华的阳谋,不怕普奥兰卡知道。
海华印度洋舰队,在奥卢地区留下了足够1000名军事人员吃喝一年的粮食、肉制品,以及足够1000人训练和作战的装备,包括12门民三一式60mm迫击炮,100挺捷克式轻机枪,2000支毛瑟98k步枪以及大量的弹药。
普奥兰卡,有勇气杀俄国人,早就是芬兰中二青年心中的偶像。所以当普奥兰卡和他的几个朋友进行串联,准备组织队伍时,附近村子里的青年,竟然十分踊跃。当然这种踊跃与“普奥兰卡游击队”的待遇之好也是分不开的。
参加游击队的人,不但每个人都会拥有一支新式步枪,有御寒的衣服,每击杀一个俄罗斯人还会有2卢布的奖励。
然后“普奥兰卡游击队”以这近200名青年为基础,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军事训练。三个月后,正是芬兰最寒冷的季节,而这时,正是不怕冷的芬兰人伏击俄罗斯人的好时光。
他们潜伏到距离俄罗斯据点很近的地方,一枪将俄罗斯哨兵打掉,枪声肯定会惊动其他俄罗斯人,当其他人出来查看之时,又是几枪过去。
至于俄罗斯人出来追赶,那就求之不得,在俄罗斯据点外不远处,还有至少两挺机枪埋伏着呢。只要俄罗斯驻军敢于追击,绝对是他们的噩梦。
总之,关于游击战的思想与战法,没有人能与后世的华夏人相比。即便欧洲人在一战和二战创造的那些游击战战例,也不能和华夏的游击战相比。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驻我扰。”这是游击战的“十六字诀”,而每次训练士兵时,奥普兰卡都会向游击队员们重述这十六个字的意义。
当然,普奥兰卡游击队,只是海华点燃的一粒火种,再加上一个班的海军陆战队士兵的协助,总有一天会燃起熊熊大火。
在寒冷之地芬兰埋下了一颗种子,接下来的征程就是普鲁士。
普鲁士此时还是普鲁士王国时期,大德意志快要接近统一。由于条顿骑士团的军事专制传统,普鲁士人象来以纪律严明、教育素质高著称。哪怕在此时,也是欧洲地区素质最高的民而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