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章 富饶之地
谁火2021-03-18 16:564,050

  海华1847年的北方任务,是将10万移民分布在大约100个楔堡之中。这些楔堡,将由斯塔诺夫山脉南麓靠海的安特坎开始,一路向北,沿鄂霍次克海沿海,到马加丹,再到堪察加半岛、楚科奇地区,然后再到阿拉斯加。

  由于这些地方,一年有高达4个月到8个月的冰封时间,船只不能到达,陆上交通也非常困难。所以海华后备任务则是要保证这些地方的供暖及食物供应。

  这件事,如果没有马辰的系统加成,将会困难得多。但马辰有高速直升机,有巨大的次元空间,所以真要控制这些地方,比其他国家的成本会低得多。

  5月初,一批移民船和军舰来到马加丹外海,准备对这个地方进行占领。

  马加丹,是1847年建设的重点楔堡形城市。海华决定在这里一次性投入1万移民,一个营的海华军,作为亚洲东北骨干定居点之一。

  为此,马辰还专门调看了后世有关马加丹的资料。

  此时的马加丹,当然说的是马加丹市,有关马加丹州科雷马河的黄金矿产,此前已有过论述,此时不再多说。

  后世的马加丹市,有9.2万人,是俄国太平洋沿岸的公路运输中心、海港及航空要站。其产业有矿山机械、修船、汽车及拖们机修配、鱼类加工及皮毛加工等产业。其海港5月至12月皆可通航,考虑到掐头去尾,一年可保证半年正常通航。

  有这样长的通航时间,海华对马加丹的后勤补给,并不太困难。

  由于此前海华军东北军区并未对马加丹用兵,所以海华人上岸的第一件事,就是驱逐这里的俄罗斯人。

  虽然此时的马加丹地区,还未发现金矿,但马加丹地区也居住着一定数量的俄罗斯人。这些俄罗斯人,必须将其驱赶。

  上千名俄罗斯族的远东开拓者,原本觉得生活在世外桃园,可这一天他们看到马加丹海域,开来了十几艘蒸汽战舰,这些俄罗斯人自然也是知道在南方和整个西伯利亚,海华军如摧枯拉朽一般驱赶俄罗斯人的战争。

  所以他们看到海华的军舰后,根本就兴不起一点抵抗的想法,立即卷着家里的细软,赶着马车、牛车向北向西逃窜了。

  当然,他们此行,并不是要回到欧洲,他们想回欧洲也不太可能,两万里距离,是他们越不过的死亡之路。

  或许,他们会在西伯利亚的某个地方,继续苟延残喘,或许他们继续向北,直到北冰洋沿岸,然后坐船回到他们出发的地方。

  但这件事,与海华已经无关。

  当海华的第一批登陆士兵进入马加丹时,上千人的定居点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不过,神奇的是这些海华士兵,并没有去救火,而是迅速向北方追击。俄罗斯人撤离时,带走了大量的牲口,这些可是最现实的财富。人可以走,但牲口等物必须留下。

  海华士兵不救火,而去追击牲口,不是海华士兵没有道德,不遵守军纪。而是海华的计划,本就是要把这些俄国人的简易地窖类房子全部拆掉,海华将重新规划,重新建设。

  海华人上岸后,第一件任务就是筑城。筑一座没有城墙,但却有机枪堡垒、炮兵阵地的城市。

  在城市的出入口,还会设立岗哨,在城市的最高处,还会设立了望哨。古代的城市,很容易出现深夜沉睡的现象。而海华要建的,是一座近代化而理念又是现代化的城市,其城市的警戒机制、安全机制、快速反应机制等都是应有之义。

  筑城是个复杂的事件。前期一万人,中期三万人,后期十万人左右,其居住、生活、生产、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等方方面面都需要相应的功能建筑。

  城市是按华夏传统理念建立的,四四方方,东西南北,留够足够宽的街道,以便日后行驶汽车。市中心南北四条大街,设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条大街。

  市政厅、司法厅、警备厅、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小学、中学、职业进修学校、医院、银行、海港码头、船舶修理、鱼类加工、皮毛加工、矿石冶炼、机械修理、餐饮设施、休闲设施、旅游设施、居住小区等分类规划建设。

  如此多的功能建筑,有的相对急一些,必须在冬天来临前建成,有的则相对缓一些,来年再建也不要紧。

  北方的建筑与南方不同,北方要充分考虑到防寒,因为防寒与透光、通风相互矛盾,这就需要通盘考虑。从建筑的成本与难度看,都与南方的建设有所不同。

  而海华此次北进,还专门在山西陕西之地,寻找到一些有北方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工匠,有他们的加入,再加上海华具备的现代建筑模板,最终让马加丹等北方楔堡的建设走上正轨。

  ……

  1847年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占领阿拉斯加。

  从法理上讲,俄国在1799年始获得阿拉斯加的主权。但在1867年3月30日,俄国害怕阿拉斯加被英国夺走,以700万美元外加20万美元的手续费将这1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卖给了美国。

  此时的阿拉斯加,还与米国没什么事。尽管英国人对阿拉斯加有着不小的梦想,但现在英国人的澳洲已经失去,加拿大也面临着海华的威胁。所以英国人尽管从情报上得知海华人将于这个春天开始进入阿拉斯加,但英国人也不敢乱说乱动。

  实际上,当欧洲联军在澳洲大陆上失利时,一些传闻对英国人非常不利。其中海华的公开文件里就讲到,此前南华自治领根本无意对外扩张,即便要扩张,也可能是南华附近的一些小岛,但,英国人先联合荷、法、西三国组成四国联军对南华用兵,结果四国联军海军只与南华的海上力量对峙了几个时辰,就遭到了灭顶之灾。

  这时,南华人才占领了英国人的马来亚,法国的西贡,荷属东印度以及西班牙的菲律宾。在这之后,海华又停止了扩张的步伐。事实上这时海华已经颁布了国内建设纲要,从纲要上看,也知道海华此后的主要方向是国内建设。

  如果说海华有一个扩张方向,这个扩张方向却不在海上,而在于北方。原因么,自然是俄国人不断向东的蚕食,触及到了华人的生存空间,让同为华人的海华非常不爽。

  但可以肯定地说,当时海华人在亚洲东北的动作还是很小心的,步子迈得较小,每年的推进速度甚至没有五百里。

  而英国人在这里起到了一个恶劣的作用,他联合法国等国,不断煽动俄国在远东对海华牵制,又动员四国海军对海华进行全面攻击。

  而后来的事情都明白了,英国人每一步算计,不但落了空,还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可以说,欧洲目前的困境,就是由英国人不断招惹华人而引起的。

  所以当欧洲联军在澳洲失利之后,除英国外,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都已经疏离了英国,开始与普鲁士交上了朋友。哪怕就是法国与普鲁士之间还有未决之土地,法国也不得不放下身姿,去交好普鲁士。

  这些国家,主要的目的是要探寻普鲁士在与海华交好的背景,是否支付了不可告人的代价。

  但是,无论这些国家从外交途径,或是通过情报等秘密途径,他们所得到的情报都惊人一致:那就是海华与普鲁士交往,真要说代价,大约只是一样,那就是要与海华联合对俄国进行围剿。除了这一条,普鲁士就是收获大于支出了。

  向海华派出几千名工程师,这个算不了什么。而且这些工程师,在海华还可获得比在普鲁士更高的收入。而海华向普鲁士派出的学生等,则还要给普鲁士的大学交学费。

  而且,普鲁士在这一过程中,还获得了欧洲人梦魅以求的军事装备与先进技术。

  当获得这些情报后,英国这个“搅屎棒”在欧洲地区的地位直线下降。尼玛啥“日不落帝国”啊,整个亚洲地区的地盘,除了印度,英国已经一无所有。现在,直布罗陀也没有了,整个澳洲大陆也没有了。你英国人还有啥呢,加拿大?哈哈哈,正在,海华已经在向阿拉斯加派兵,看你英国人如何抵抗海华人的攻势。

  可以说,受过英国欺骗的欧洲国家,都希望海华人把阿拉斯加占了之后,再去动动英国人的加拿大,当然也希望普鲁士和海华联合起来,把俄罗斯给彻底拿掉。

  一些国家的分析家,阅读完所有的情报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海华不是欧洲大陆的敌人,而是欧洲大陆的朋友。

  试看啊,对欧洲大陆各国,威胁最大的国家不外有二,一是拥有海上霸权的英国,咱们苦英国已久矣,至少有百年历史了吧;二是俄罗斯帝国,尽管这个帝国不够先进,但问题是别人国土巨大,人口众多,潜力巨大呀。当年拿破仑那么厉害,也没办法灭了俄国。

  而海华做了些啥事?海华正好把这两国给打压了啊。而历史进入1847年之后,英国与俄国,事实上已进入衰退状态。

  所以,在海华军进入阿拉斯加之前,欧洲各国除英国与俄国外,其他国家都派出使者,伪装成商业人士,前来与海华商务部、外交部等部门接触,探寻双方修复关系的可能。

  对于欧洲各国的探询,海华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可以恢复正常关系,互派大使,商业互惠都没问题。不过,欧洲各国必须放弃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在对付俄国和英国的问题上,欧洲各国必须与海华积极互动。

  当然这些事儿还有一个慢长的谈判过程。毕竟,欧洲向海华开放市场,海华也应该开放技术出口,尤其是海华的军工技术,是欧洲人特别想要的。

  好吧,一切都有得谈。哪怕海华人愿意开放技术,这也得一步一步地来。而且,各国必须与海华一起,签订有关专利、海权、主权等一系列条件或国际准则。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华完成了登陆阿拉斯加前的所有准备。

  阿拉斯加,是一块真正的宝地。

  首先是矿产,阿拉斯加的黄金,举世闻名。早年的淘金热,带来了阿拉斯加的第一波移民热。

  安克雷奇、贾尔班克斯、育空堡等城镇,就起源于淘金大潮之中。

  除黄金外,阿拉斯加的锌、铅、银、煤的储藏量也十分丰富。直到21世纪,阿拉斯加的采矿业也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其中三分之一的各类矿产出口到华夏。

  在矿产中,最为著名的是石油天然气。从阿拉斯加,有一条长达1200公里的输油管道从北部的普拉德霍直通其中南部的不冻港瓦尔迪兹,然后在这里装上油轮,运送到米国本土和世界各地。

  阿拉斯加的石油天然气产业,每天向外输出135万加仑的原油,其卖油税收,高达阿拉斯加财政收入的一半。

  阿拉斯加的另一大支柱产业,就是渔业。其三面环海的环境,周边冰冷的水域,是世界上最大最富饶的渔场之一。阿拉斯加每年出口的海产品,占米国56%以上,如果将阿拉斯加看成一个国家,其海产品稳居全球前六位。

  此外,阿拉斯加的林木业和旅游业也非常重要。以旅游业而言,每年5月至9月,到阿拉斯加的旅行者超过150万人,其游客花费不包括路费,就高达15亿美元以上。

  看到阿拉斯加的相关资料,马辰也是哭笑不得。俄国人一辈子东侵西站,但最终却愚蠢地放弃了阿拉斯加这块肥沃的土地。700万美元,竟然可以购买到17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包含大量的不计数的海洋面积,只能说,这只北极熊其实是蠢笨如驴了。

  现在,海华来了,此后连白令海峡及附近海域,都将成为海华的内海。“海华”,海内属华,或许这才是海华的正确注解。

继续阅读:333章 汽车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清末之最强大地主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