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之后很长的一段日子,我都不大愿意出门。
赖在院中的躺椅上。
看云彩飘过,看鸟儿嬉闹。
只有四妹似乎看出了我的颓废,时常来院中打搅我。
她话很多,精力多的仿佛用不完。
我表面对她不咸不淡,内心却也因为她的叽叽喳喳漫上了一些欢喜。
真好,她是我所羡慕的样子,就像一只在自由翱翔天空的鸟儿。
她也不愿我总待在院子里,时常会拿出各种理由劝我出门。
去宝璎阁看新首饰,去长青观上香,去乐山踏青,去书肆看西川公子出的新书,也怂恿我换上男装与她一起去熙文阁看学子辩论。
日子一天天地快活了起来,我越来越少想起他了。
听说方行亦时常借口送书来府上找她,她似乎看出来什么,从不让他进门。
也好,他配不上溱溱这样的姑娘。
今年大旱,地里收成不好,百姓的眼里多了些愁苦。
街上开始有乞讨的流民,我与四妹出门时总能看到一些。
他们的衣裳越来越破旧,脸上的沟壑也愈发的深。
我们例银不多,平日里只能让丫鬟给些吃的和碎银,也只是杯水车薪。
便起了主意,游说各家小姐一同捐银子去施粥。
我写了一篇文章讲述盛京高门贵女见百姓不易捐银捐粮的善行,并承诺文章会拿去书肆发表,凡是出了银子的,便能在文章末附上名字,也能博个善名。
这些小姐不缺银子,既然要出钱便也不好意思出得比别人少。
我们以此筹到了一大笔银子。
城门口的施粥日日不断,文章也已经发表。
又有些文人作诗写文来称赞我们的善举,贵女们出钱愈加大方。
在又一次施粥里,我捡了一个少年。
8
说是少年也不太恰当,十二岁的年纪。
因为常年吃不饱饭显得十分瘦小,看起来只有九、十岁。
遇见他的时候他在和别的小乞丐打架,也许是他单方面在挨打。
为了——别人施舍的一个肉饼。
他将肉饼紧紧地护在怀里,任由那些拳脚落在身上。
倔强地低着头不发一言,也不反抗。
我让玉琴将那些小乞丐赶走,把他带来我的面前。
我问他叫什么,他说他没有名字。
我在他面前蹲下,问他愿不愿意跟我回去。
「你若愿意,以后我就是你姐姐。」
他抬起一直低垂的头,灰暗的眼睛里渐渐有了些光。
「姐姐。」
就这样,我将他带回了家中,给他取名毅之。吩咐下人给他梳洗,以后就在府里住下。
毅之是个孤儿,年幼时便被父母抛弃,扔在了城郊的破庙里,被一个老乞丐捡到。
他和老乞丐相依为命,一直住在破庙中。
直到老乞丐去世,他被其他乞丐赶出破庙,再无栖身之地。
「姐姐从哪里捡来的小孩子。」
四妹听闻我捡了一个少年回府,便风风火火地赶来问我。
我将毅之的身世跟她说,她目光带了些怜悯:
「倒是可怜。」
百姓多苦难,我总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打算在京中办个慈育堂,给那些无父无母的孤儿一个容身之所。
斗米恩升米仇,孩子们到七八岁时就让他们干些小活计,也能省些开支。
我把想法与溱溱一提。
她便笑着说:「这样的好事,姐姐可不能把我落下。」
「只是我们又要去各家府上化缘了。」
我与她对视,两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9
有之前集银子施粥的事,慈育堂办得十分顺利。
毅之这些天在府里吃好喝好,也长高了些,脸上也有了血色。
「这些天没见,我都要认不出毅之了。」
溱溱看着毅之,惊讶道。
少年不似刚见面时那般沉默寡言,脸上也有些生动的表情了。
「还是太瘦了些,我正打算着请个武师傅教教他呢,好歹会些拳脚,不至于让人欺负了去。」
我看着他叹气。
少年闻言,郑重道:「我一定好好学武,学会了以后保护姐姐,不让任何人欺负你。」
我只当少年戏言,但还是笑着应下了,摸着他的头嘱咐他好好学。
「听闻镇远侯府的赵夫人今日上门了,可是来替世子相看的?」
我看着溱溱,眉眼间带了些促狭。
赵安对溱溱情根深种,两人心意相通。
据说赵安在家里央了他母亲许久,要上门提亲。
镇远侯府的赵夫人前些日子就往府里递了拜帖,今日上门,就是来相看亲事的。
赵安年少有为,少年将军,鲜衣怒马,意气风发,与溱溱倒也相配,她想必也是欢喜的。
溱溱能有这样一门好亲事,我也为她开心。
谁知她听我提起赵夫人,带笑的脸便迅速冷淡下来:
「镇远侯府这样的高门大户,我一个庶女是高攀不上的。」
她嗤笑一声:「今日赵夫人前来,竟跟母亲提起,想要我去府上做妾。」
10
我瞬间便被激起了怒意:「做妾?」
「我林府虽不甚显贵,但也好歹是诗书传家的清流门户,他赵家真是好大的脸面!」
她点点头:「让我做妾,不仅是侮辱我,也是侮辱我林家的门楣。」
「我把她骂了一通,赶了客。」
「只是你与赵安。」我有些犹豫。
「赵世子是个好人。」提起赵安,她眼中弥漫上悲伤的情绪,转瞬即逝。
又慢慢地变为坚定和释然:「可惜他并非我的良配。」
「我林溱若要嫁人,必要为正妻,八抬大轿,明媒正娶。」
「我要一生一世一双人,不然不如不嫁,剪了头发做姑子去。」
听着她惊世骇俗之语,我先是觉得震惊。
而后又慢慢释然,也是。
凭什么男子便能纳妾,女子便要不嫉不妒,不然就是不贤,就是妒妇。
溱溱这样耀眼的女子,不比任何男人差。
合该配得上一生一世一双人。
一股豪气涌上我的心头,我大笑道:「说的好!不若不嫁,绞了头发做姑子去。」
溱溱看着我笑:「我就知道姐姐懂我。」
「今日十分畅快,想和姐姐赏月饮酒,今夜当浮一大白。」
月色朦胧,晚风微凉。
我和溱溱对月饮酒,两人醉得东倒西歪。
溱溱酒气上涌,突然伸手拍桌:
「他赵家算什么,也敢让我做妾!我若是男子,定不比他差!」
我听了这话十分解气,借着酒意出声应和:「说的好!」
「他赵家算什么,他方行亦算什么!」
「若我是男子,若我是男子我也能考个功名,做个好官,于朝堂之上指点江山。」
「凭什么!」
「凭什么女子便只能困于后宅,明明你我才华不输男子!」
「凭什么这世间对女子如此苛责!」
「凭什么这许多的条条框框,男人就不必遵守!」
「是这世道错了!」
「说的对,我们没错!是这世道错了!」
我们喝得酩酊大醉,将心中的怒意全在月下骂了出来。
这是我之前人生中从未有过的肆意妄为。
这个夜晚我在心里记了许多年,每每想起,就压不住脸上的笑意。
这天开始我才知道,原来人活着可以这般的畅快。
11
后来,我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了慈育堂中,并且开始在慈育堂中给孩子们讲学。
能有接触书本的机会,这些孤儿都很珍惜,倒也有几个聪慧的学了些出来。
这些聪慧的,在我这儿通过了考核,我便出钱送他们去考童生。
只出考试费,余下的要他们抄书打杂自己挣。
倒还真有人考上了。
许是有了盼头,慈育堂中也有了生机,到处能听到孩子的笑闹声。
慈育堂办得有声有色。
毅之在家中跟着武师傅学了一段时间武,找到我说想要参军打仗,给自己挣个前途。
我看着他眼中的坚定,点头答应了下来,承诺若有机会就将他送去军中。
这些日子赵安来府上找过溱溱很多次,溱溱从不见他。
他转而来求见我,想让我帮着劝和。
我跟他说了溱溱的想法。
他沉默了一会儿,跟我说,他劝不动他的母亲,也无法不顾及母亲的心意,强娶溱溱。
但他能做到不娶,他会等,会用时间向家里表明他的决心。
若家里一辈子不点头,若娶不到溱溱,他就一辈子不成亲。
我把他说的话转达给了溱溱。
溱溱那天沉默了很久,最后也没有给他答复。
心意相通又如何,世道如此。
12
到了五月,先帝突然驾崩,传位于幼子。
盛京入目之处皆是一片素缟。
各家紧闭大门,繁华的盛京突然安静了下来。
新帝年幼,太后辅政,开女子选官。
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许多古板的朝臣并不同意此事。
无奈太后强硬,且朝臣们认为女子头发长见识短,不可能通过科举考试。
最终同意女子与男子一同参加科考,科举中试者方能担任女官之职。
听闻这个消息,我一夜未眠。
躺在床上,少年时随祖父读书的日子在我脑海里一遍一遍地放映。
我学诗词歌赋,写策论文章。
到后来囤于后宅,整日学管家学女工女德。
方行亦的变心,赵夫人的羞辱,我想了很多。
到后来反正睡不着,我起身找到读书时写的那些少年意气的文章,一遍又一遍地读。
第二天我便眼下青黑的去找了母亲,毫不意外地在母亲院里遇见了溱溱。
我们相视一笑,她说:
「我知道,你一定会来。」
一番长谈过后,母亲最终同意了我们参加科考,我并不意外。
母亲的眼中有着隐藏不了的欣慰和遗憾。
她应该也是不甘心的吧,不甘心一辈子囤于这后宅里。
生儿育女,孝顺长辈,照顾夫君,循规蹈矩。
她年少时也曾梦想过要走出这个小院吧,才会将我送去外祖父家读书。
如今我拥有了无数女子所渴求的寻求自由的机会,我一定不会放弃。
我要走出这方寸之地,我不要一身荣辱系于未来的夫君。
我林溪玥不比任何人差,定能为自己挣来一片天地。
我要凭借我所读过的每一本书强大起来,掌控自己的命运。
13
九月的桂榜,我和溱溱都名列其上。
报喜人走进家门的那一刻,我看见母亲偷偷地抹眼泪。
她眼神中满是骄傲和欣慰:
「我林家有二女,才识过人,一门双星,你们是我的骄傲。」
此次通过考试的女子,除了我们二人,还有大理寺少卿的幼女。
我们三人皆做了太后身旁的女官。
一年又一年过去,入选的女官越来越多,女官的权力也越来越大。
溱溱被外放到了蜀地历练,担任知州,听闻新做出了一种水泥路,十分新奇。
赵安也随她一同去了蜀地,这些年他守诺未婚,俨然一副痴心人的样子。
而我依旧随侍太后与幼帝身旁,掌纠察宣奏,已然是天子近臣。
方行亦也入朝做了官,我们也算同僚。
一日下朝,我送太后诏书去吏部,碰上了方行亦。
狭路相逢,我本想侧身让路,没成想他叫住了我。
「溪玥。」他的神色有些踌躇:「好久不见你,你近来可好?」
我正了神色:「多谢方大人关心,我一切都好。」
他眼神中有些自嘲:「你如今只肯称我一声方大人了吗?」
我神色坦然:「男未婚女未嫁,我自该与方大人保持距离,免得旁人误会。」
他脸上弥漫上了痛苦和愧疚,他说:「溪玥,我后悔了。」
「我是被迷了心蒙了眼,忘了我们那么多年的情谊,你能不能——」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你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回过头看他:「这世上从没有后悔药,我当初已经给过你机会了。」
「替我问方伯母安,就此别过。」
说罢不等他回话,我转身就走。
如今再见他,我心中已经不再有波澜,反而是一片轻松。
那个盼望他回头,困顿于情爱的小女孩已经长大了。
现在的我,有更多更重要的事去想。
现在的世界如此快活,我不会再回到过去了。
已经太迟了。
14
又一年秋,毅之回到了盛京。
那年匈奴南下,我依他所愿将他送去军中。
如今的他,已是我朝的定北将军了,战功累累。
我在府中设宴迎接他。
多年不见,他长高了许多,脸上也多了些风霜的痕迹。
当初阴郁的少年如今变得高大沉稳。
他郑重道:「姐姐,当初的承诺,我已经做到了。」
「我定会护你一世安稳。」
我抬头看他,他眼中有些复杂的我看不懂的情绪。
我回他一笑:「我知道,毅之长大了。」
15
年下外放的大臣回京述职。
我和溱溱在院中赏月饮酒。
我看向她:「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喝醉吗?」
她笑着答:「当然记得,那天骂得可真痛快。」
我端着酒杯问她:「赵安至今未婚,听闻赵夫人好似十分后悔,想要同意你与赵安的亲事。」
「若是赵府上门提亲,你会嫁去侯府吗?」
「自然不会,要嫁也是他嫁。」她未犹豫半分:
「如今的日子这般畅快,我可不想嫁人,你呢?听说方行亦找你了,你会回头吗?」
一口酒吞下,我大赞一声:「妙哉!」
「这样自由快活的日子我可舍不得,谁要嫁人谁去吧,反正我不嫁。」
我们举杯相和,当初两个痛骂这世道不公的少女已经实现了想要走出后宅的梦想。
也回答了当年那一声声不平的质问。
月色照映下,我们的脸上已有了淡淡的岁月痕迹。
我们的眼神也已不再青涩。
但我们就如同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鸟,快活无比。
举杯同和,我们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