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天朗气清,万里无云。大夏国举国上下都知道,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新皇朱慈德登基!
京都之中,早已布置的井井有条。尤其是在皇宫之中,张灯结彩,好不奢华。正午的阳光洒下,皇宫更显庄严!
至于那叛变失败的三皇子朱无忌和五皇子朱雄飞,已被徐述年押至大牢!
皇宫之内,新皇召开文武百官,徐述年助新皇登基有功,自然也在其中。
在新皇朱慈德说完长长的官话之后,他看向了徐述年,笑着说。
“徐爱卿,这次你助朕平定叛乱,护驾有功。不知你想要什么封赏啊?”
徐述年听了向前一步,躬身道:“都是臣分内之事,不敢要什么封赏。只是我已在幽州为官多年,希望能继续在幽州为官。”
新皇哈哈大笑,朗声道。
“徐爱卿果真是谦逊的很。但是你的所作所为人人都看在眼里,封赏是自然。那就如你所说,你就继续在幽州为官,任幽州刺史,官至三品!”
徐述年听了也是高兴,立刻跪下行礼高呼。“谢皇上!”
“好了,那就这样吧。徐爱卿,无事的话可以先行离去吧!”
“皇上,臣还有一事!臣想去大牢之中看看罪臣朱无忌和朱飞雄!”
徐述年躬身向天子请道。天子深深地看了一眼徐述年,也没有再说什么,一挥手说道。
“去吧!”
徐述年离开大殿,吩咐人取了一壶酒几个杯子,前往了大牢之中。
他去见朱无忌和朱飞雄是有目的的。先不提之前,自己与他们有着种种恩恩怨怨,就是朱无忌和朱飞雄叛变失败,与自己就有直接的关系。他的目的,就是去劝说朱无忌和朱飞雄!
纵使朱无忌和朱飞雄与自己有过过节,但是毕竟是自己让他们落到如此田地,自己不至于让他们如此。按照新皇的意思,这二人是要杀头的!
牢门口,狱卒早就收到了消息,知道重臣徐述年要见犯人,自然是恭恭敬敬为其引路,不敢怠慢。徐述年跟在口头,面容平静,一言不发。
朱无忌和朱飞雄虽是有反叛之罪,但毕竟是皇子,是皇亲国戚,关押的地方也不是平常重犯那样破败不堪,却也是极为简陋。经过长长的走道,徐述年见到了昔日的两位皇子。
这朱无忌和朱飞雄入狱前也是身份尊崇,气派非常,如今也是蓬头垢面,披头散发,身上还没脱下的蟒袍早已遍布污浊,让他们与其他重犯无二。
徐述年提着酒,向狱卒要了一张椅子,让狱卒打开牢门坐了进去。
朱无忌和朱飞雄从徐述年出现的时候就死死盯着他,一言不发。尤其书是朱飞雄,此刻目眦欲裂,真所谓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徐述年自然看见了二人的神态,但是仍旧面容平静,慢慢地摆好个酒杯,慢慢地倒上酒。
朱飞雄率先忍不住了,近乎嘶吼地说道。
“是我的那位好兄弟叫你来杀我们的吧!”
朱无忌也是目光冰冷,看着徐述年,择人而噬,静静地等着徐述年说话。
徐述年将其中一杯先递给了三皇子朱无忌。朱无忌迟疑了一下,也是伸出手接了过来,一饮而尽。徐述年看着朱无忌,也是笑着说道。
“三皇子就不怕酒里有毒吗?”
朱无忌微微闭着眼,似乎正在品这酒的滋味,换换说道。
“你为刀俎,我为鱼肉,到了如今的地步,我还有什么好怕的。”
徐述年也是略微欣赏地看了一眼朱无忌,然后给朱飞雄倒了一杯,给自己倒了一杯,然后端着自己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我来此,不是为了杀你们的,是想保你们的。换个说法,我是来与你们化解恩怨的。”
朱飞雄喝了手中的酒,把杯子摔在地上,大吼道。
“姓徐的你不必假惺惺!成王败寇,既然我们兄弟败给了你,你要杀便杀!”
倒是朱无忌听了,沉默不语,紧紧盯着徐述年,想要从他的脸上读出什么。
徐述年看着朱飞雄,也看了一眼朱无忌,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说道。
“你们落到这个田地,确实与我逃不开关系。但是我也确实不是来害你们的。我也说了,我是来化解恩怨的。在这之前,我们虽有种种恩怨,但是两位皇子可没有害得我到人头落地的地步。”
徐述年拿着手中的酒,一口饮尽,接着说。
“都说冤有头债有主,你我之恩怨还没到那种生死相逼的地步。所以一想到你们如今身在大牢之中性命不保,我还是心中有个结。”
朱无忌这时候伸手要了一杯酒,平静地说道。
“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徐述年看着朱无忌,微笑着说。
“我会保你们,但是对于你们也有条件。”
朱无忌喝了酒,说道。“你说吧,什么条件。”
徐述年也看着朱无忌,正色道。
“我要你们自省!自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自省一下自己的罪过。你们发兵夺权,想要占这天下,可你们不知道,天下的百姓只想要一个安定的生活,只想要平安无事,从不想惹来战火!”
“无论谁在位掌权,都无所谓。可是一旦战火起,受苦的是百姓。而且你们扪心自问,如今皇上也是你们的兄弟,他待人如何,可曾还过你们?可你们也舍得下手,手足相残?”
朱无忌看向朱飞雄,而朱飞雄也在看自己。他目光闪烁,终于是仰天长叹一声。
“五弟啊!你我皆是错了啊!我们与徐述年为敌,可他终究是不想要我们的命。我们真的错了!”
朱飞雄也是眼角有泪光,端起手中的酒杯,对徐述年说道。
“你我恩怨,就此罢休!但愿来生,我与你徐述年是友非敌!来,我朱飞雄敬你一杯!”
说罢,一饮而尽。徐述年看着朱飞雄,也是很欣慰,受了这杯酒。
“我们如果还能有机会活着走出这大牢,必然改邪向善!”
徐述年看到二人言辞真挚,也知道他们是真情流露,便也不再多说,将酒留下,缓缓走出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