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给李世民科普灾后防疫知识!
快乐第一2025-09-16 08:514,250

“苏将军,如今的朝堂,文官集团对武将们的制衡之心仍在,你若继续留在左卫,只怕再无出头之日。”

李逸淡淡的对苏定方说道。

嗯,起码二十年内没有。

李逸又在心中补充了这么一句。

闻言,苏定方强颜欢笑:

“这应当不至于吧?”

见苏定方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李逸直接戳破了他的幻想。

“苏将军,你这一次被贬,是因为有人举报你对朝廷口出怨言吧?”

“若你背后有靠山,若你在文官集团或是武将集团中有足够分量的人愿意为你说话,即便真有人举报,陛下也只会一笑置之,或者,最多口头训诫两句。”

“可你看看现在,一纸诏书下来,你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被贬了,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李逸的声音陡然变得锋利,目光紧紧锁住苏定方。

他当然不会告诉苏定方,是因为他看中了苏定方,所以李世民才会对苏定方下手,把苏定方贬官。

苏定方的身子猛地一僵,李逸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直接剖开了他一直不愿面对的现实。

虽然已经被冷藏闲置五年了,但他心中依然抱着一丝幻想。

他觉得只要自己耐住性子等待,以他的能力,总有再次被重用的一天。

可如今被李逸点破,他才惊觉自己的处境比想象中更糟糕。

他就像一株无根的浮萍,在朝堂的风雨中,只能任人摆布,没有掌控自己命运的机会。

“陛下当然是英明神武,知人善任的,但陛下要考虑的,是朝堂大局,不可能照顾到每个人。”

李逸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

他这话吧,其实有点违心,说得李世民好像很重视苏定方,但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委屈苏定方一样。

但实际上,李世民都快忘记有苏定方这号人了。

没办法,李世民自己就是顶级名将,手下又有一堆名将,除非达到李靖那种顶级帅才的程度,否则普通名将在李世民那里,都一个样。

但为了政治正确,他在外必须要维护李世民的英明形象。

等苏定方消化了一下自己的话之后,李逸又继续说道:

“你没有开国元勋的背景,没有天策府旧臣的人脉,甚至早年的经历还让不少人对你心存芥蒂。”

“所以,即便日后再有战事,轮得到你的机会微乎其微。”

李逸向前踏出一步,声音掷地有声:

“苏将军,你已接近不惑之年,人生还能有几个五年?”

“再这样闲置下去,你的一身武艺、你的领军之才,终将被岁月消磨殆尽!”

“最终,你只能在这座长安的宅院中,空叹壮志未酬!报国无门!”

“然后,垂垂老去!”

说到这里,李逸顿了一下,接着猛然拔高声音:

“这样的命运,苏将军,你,甘心接受吗?”

“不!我不甘心!”

苏定方猛然抬头,高声回道。

他眼中迸发出强烈的不甘,紧握的双拳指节泛白,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作为一个正值壮年的武将,若真如李逸所说,余生只能在闲置中度过,那比杀了他还难受。

说真的,就算这时候李逸告诉苏定方,说他只要再忍二十年,就能时来运转,一飞冲天,那

李逸见状,知道时机已到,语气放缓了几分,循循善诱道:

“苏将军,本王知道你心中的不甘。”

“眼下,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一条路,是继续留在左卫闲散度日,看着他人建功立业,最终在郁郁寡欢中老去。”

“另一条路,接受本王的邀请,担任王府典军,为自己搏一个前程!”

“本王向你保证,未来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本王定会在陛下面前举荐你,让你重新获得领军出征,再次建功立业的机会。”

“也许有朝一日,本王会领军出征,届时,你作为王府典军,自然也要跟着去。”

李逸最后说了句玩笑话。

其实也不算玩笑话,有机会的话,李逸还真想感受一下领军出征的感觉。

不过,这得等他把火器弄出来,打造一支火器军队再说。

指挥冷兵器作战,他远不如大唐的这些名将。

但要是指挥热武器军队,他虽然也没经验,但总比大唐这些连火器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将领要强很多。

另一边。

苏定方沉默了,他低着头,脑海中不断回荡着李逸的话。

他想起了当年攻灭东突厥时的意气风发,想起了这五年被闲置的郁郁寡欢,想起了被贬时的委屈与不甘。

所以,怎么选不是很清楚了吗?

良久,苏定方猛地抬起头,眼中的迟疑与顾虑已然消失。

他对着李逸深深一揖,语气恭敬而坚定:

“末将苏定方,多谢殿下赏识!”

“末将愿意担任楚王府典军,从此誓死追随殿下,为殿下、为大唐效犬马之劳,定不辜负殿下所托!”

李逸见状,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走过去亲手扶起苏定方:

“苏将军不必多礼!有你相助,本王如虎添翼!”

“既然如此,从今日起,你便是本王府中亲事府与账内府的典军,今日会有人将印信送到你府上。”

“从明日起,你要到楚王府任职,本王的私军,就交给你了!”

“末将领命!”

苏定方恭声回道。

搞定苏定方之后,李逸离开了苏府,前往东市看了一下琉璃铺子的装修情况。

嗯,进度喜人,估计再有那么四、五天,就能装修完毕了。

视察完琉璃铺子,李逸就直奔皇宫而去。

虽然出阁了,但与皇宫的关系可不能生疏了。

所以,他打算去看一看李世民与长孙皇后。

什么出阁皇子无诏不能入皇宫的规定,他压根没当回事。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他手中有一块李世民赐予的令牌,凭借这块令牌,他可以自由出入皇宫。

当时获得这块令牌的时候,李逸就感慨了一句,从古代到后世,规矩这东西,从来都是因人而异的。

进入皇宫之后,李逸轻车熟路来到了御书房之中。

他完全不用猜,就知道李世民这个劳模皇帝一定在审阅奏折。

而李逸的判断,并没有错。

“阿耶,又在忙呢?”

李逸朝着李世民打了声招呼。

听到李逸的声音,本来正在低头看奏折的李世民抬起头来。

看见李世民的脸,李逸愣了一下。

此时的李世民,眉头拧成深深的川字,脸上有着明显的愁绪。

“阿耶,您这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吗?”

李世民抬手揉了揉眉心,将手中奏折推到案几中央,开口道:

“这是今天刚收到的急报,河南道连日暴雨,发生了水灾。”

李逸心头一震,赶紧拿起奏折看了起来。

“暴雨水灾波及多个州,毁田三万余顷,溺亡者两千余人,流民数万……”

看着奏折之中汇报的情况,李逸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这属于是特大洪涝灾害啊!

放在眼下的大唐,确实是很棘手、很麻烦的事。

难怪李世民会一脸愁容。

看完奏折之后,李逸在心中思索片刻,正打算开口说话的时候,房玄龄与魏徵来了。

李世民看到两人到来之后,不等两人行礼参拜,便让李逸把河南道的急报递给了两人。

“河南道发生了这么严重的水灾!”

两人看完之后,也是脸色大变。

见两人已经看完奏折,李世民沉声开口道:

“两位卿家,我召你们前来,就是为了商议赈灾之事。”

接着,他又转头看向李逸,“你既然来了,也参与一下吧。”

“好。”

李逸点了点头。

随后的时间里,几人围绕救灾的事,开始了商议。

本着尊老爱幼的原则,李逸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怎么发表意见,主要是听李世民与房玄龄、魏徵讨论。

直到听完三人商量好的赈灾措施之后,李逸开口提醒了一句:

“父皇,大灾之后必有大疫,除了救灾之外,也得注意灾后防疫才行。”

“灾后防疫?什么意思?”

李世民等人有点懵。

他们的这种反应倒也不奇怪,毕竟华夏古代是没有系统化的灾后防疫观念的。

李逸看着三人茫然的神情,便当下清了清嗓子,语气郑重地开口:

“父皇、房相、魏相,水灾不仅冲毁家园、淹没田地,更会成为滋生传染病的温床。”

“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规模疫情,到时候病死的人肯定比溺亡的还要多!”

“因此,朝廷在灾情发生后,必须想办法阻止疫病滋生传播,避免更多人因疫病丧命。”

“这就是灾后防疫!”

听完李逸这番话,李世民等人震惊无比。

“真有这么严重?”

房玄龄脸色凝重的问李逸道。

倒不是他觉得李逸是在危言耸听,只是事关重大,他必须要确认一下。

李逸点了点头,沉声回道:

“如果不进行灾后防疫,问题只怕会比我说的更严重!”

李逸真不是在吓唬李世民等人。

事实上,在华夏古代,洪涝灾害之后,基本上都会有很多人死于各种传染病。

那为什么灾后预防传染病这件事没有被人重视呢?

因为没有现代病菌学观念,不知道这些传染病产生的原因,所以自然不会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

李逸想了想,决定尽量用李世民等人听得懂的话,给他们简单科普一下病菌学知识。

“父皇,房相、魏相,你们有所不知,被洪水浸泡过的土地,会滋生大量‘看不见的毒虫’。”

“这些毒虫小到肉眼无法分辨,却能通过空气、水源、食物钻进人的身体,让人患病。”

“看不见的毒虫?”

魏徵眉头皱起,捻着胡须追问:

“楚王,世上真有这般诡异的东西?”

“真有,这种‘毒虫’名为病菌,虽无法被我们用眼睛看见,却真实存在着。”

李逸郑重无比地回道。

想了想,他接着解释道:

“我举个例子,夏日里食物放久了会发霉,便是病菌在作祟。”

“而水灾之后,溺亡者的尸体、牲畜的粪便、腐烂的草木都成了病菌的温床。”

“一旦混入水源、附着在食物上,流民误食误用,便会大规模染病。”

“并且,染上的病,还会是多种多样的。”

顿了一下,李逸开始一一列举:

“比如痢疾,得了此病,不出三天就会上吐下泻,最严重的情况一天能拉十几次,人很快就会脱水而死。”

“再比如霍乱,这种病比痢疾更凶险,染病后上吐下泻如同喷溅,半天之内就能夺走性命。”

“还有疟疾,此病会让人忽冷忽热、浑身酸痛,拖上半个月,再强壮的人也会被拖垮。”​

“除此之外,还有伤寒、鼠疫等多种疫病。”

听着李逸列举的这些疾病,李世民、房玄龄,魏徵这三人双目圆睁,震惊无比。

他们是真不知道,洪涝灾害会带来这么多可怕的疾病。

然而,令三人更震惊的,还在后面。

就听见李逸继续开口道:

“这些疾病,除了会给病人带来很大伤害之外,还具备极强的传染性。”

“拿霍乱来说,此病传播极快,一个流民染病,若不及时控制,很快就会传染给其他人,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万。”

“到时候,数万灾民都染上了病,肯定会死很多人。”

“父皇,房相、魏相,你们想想看这种情况,可不可怕?”

李逸看向李世民三人,沉声问道。

李世民三人没有回答,但他们那越来越凝重的脸色,已经替他们给出了答案。

但,李逸还没说完。

“更可怕的是,这些传染病有潜伏期,染病初期看不出任何症状,等发现的时候,病菌早就悄悄传开了。”

“到时候,整个河南道发生大规模疫情,负责赈灾的官吏与士兵也会染病,人心惶惶,谁还有心思赈灾?”

“而流民一旦得不到妥善安置,他们为了谋生路,就会四散而去。”

“如此一来,河南道的流民,就会把这些疾病传到汴州、洛阳,甚至蔓延到长安!”

“等出现那样的情况,朝廷的麻烦就大了,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解决问题。”

李逸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

“竟有这般可怕?”

李世民的眉头拧成一团。

他只是在脑海中设想了一下李逸描述的这些情况,就觉得太恐怖了。

真要到了那一步,大唐的损失就太大了!

“绝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李世民心中下定了决心,然后他看向李逸:

“你既然知道这些危害,那可有应对之法?”

“自然是有的。”

李逸点头回道。

听到这个答案,李世民精神一振,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快说!”

一旁的房玄龄与魏徵,也双目紧盯李逸,等着李逸讲述应对之法!

继续阅读:第100章 李世民突然的决定!李逸懵逼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