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历史>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目录
第101章 李逸的心中盘算!长孙皇后病了!没有过多犹豫。
李逸沉声回道:
“臣遵旨。”
他已经在心中快速衡量过了,这件事他得接下来。
李世民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负责,显然是对他的信任与看重。
他要是拒绝,那就是不知好歹了。
并且,房玄龄与魏徵这两位朝中重臣也在场,他如果拒绝,会让这两人觉得他缺乏责任担当。
这会影响他的朝堂口碑。
总之,如果把这件事做好,对于刚刚封王的他来说,不但能进一步提升李世民对他的认可与信任,还能极大提升他在朝堂上的声望。
还有,赈灾这种事做好了,对于塑造一个良好的民间口碑,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以后大唐的百姓提起他楚王李逸,就是赈灾功臣。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去了河南道之后,能把赈灾的事办好。
如果这事没办好,出了岔子,那他不但得不到这些好处,并且还会招致办事不利的批评。
李逸相信自己能办好这事。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他虽然以前没有负责过赈灾的事,但在穿越前,他作为被救助对象,经历过赈灾的事。
对后世的赈灾方法,也算有过了解。
而时代总是向前发展的,后世现代社会的赈灾方案,各种应对手段,肯定要比古代更完善,更周全。
再说,他还有脑中的AI作为辅助,可以随时查看后世的各种赈灾方案。
除此以外,李逸觉得在古代赈灾,还有很多比现代社会赈灾方便的地方。
比如,古代没有后世那样发达的信息传播渠道,信息传递很慢,所以谣言什么的,要大范围传播起来慢。
如此一来,就不容易出现因为谣言而发生灾民动乱的情况。
再比如,后世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在处置灾民的时候,要考虑到很多规矩。
而古代社会尽管也有律法,但相对后世社会而言,只能算人治社会,在处置灾民的时候,不用顾虑太多。
尤其他现在的身份是楚王,是大唐的天龙人,面对灾民,顾虑就更少了,需要强硬的时候,可以无所顾忌地强硬。
并且古代百姓的服从性,肯定要比现代社会的百姓更强,毕竟都被上下尊卑思想洗脑过了。
正是基于以上方面的判断,李逸才觉得去河南道做好赈灾这件事,问题不大。
对于李逸心中的这些小九九,李世民心中自然一无所知。
因此他对李逸这么爽快就答应去河南道主持赈灾的事感到有些诧异。
按照他的原本猜测,李逸更喜欢把时间花在做生意赚钱上,应当不乐意去才对。
他都做好了强行命令李逸同意的准备,没料到李逸居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这真是让他很意外。
“你答应得这么爽快去河南道主持赈灾,就没想过会影响你做生意赚钱?”
李世民好奇地问李逸道。
李逸拿出自己的巅峰演技,大义凛然地回道:
“相比赈灾一事,我那点生意不值一提,孰轻孰重,我还是很清楚的。”
“我身为大唐楚王,自然要以天下黎民的安危为先。”
这种时候,他当然要给出标准答案了。
而他的这一番表演,令李世民等三人非常满意。
“楚王果然是深明大义,宅心仁厚!”
房玄龄率先开口称赞李逸道。
接着,魏徵也同样夸赞了李逸。
他甚至觉得自己这个楚王傅,好像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李逸的了。
论眼光见识,李逸丝毫不差。
论个人品德,就凭李逸一直以来的良好行事作风,也不存在任何问题。
因此魏徵觉得他以后多半就是挂一个楚王傅的名就行了。
房玄龄与魏徵都对李逸大加赞赏,李世民更不用说了。
他虽然没有明着开口夸奖李逸,但心中对李逸的这个态度是很满意的。
随后,李逸与李世民等人又沟通交流了一些赈灾之事的细节,比如李逸出发去河南道的时间等。
李逸不会马上就出发去河南道。
其一是朝廷还有很多赈灾物资在准备,要等物资准备齐全之后再出发。
其二,李逸估算了一下时间,觉得孙武开与薛仁贵应该快返回长安了,所以他打算等两人回来。
孙武开是他的贴身保镖,外出长安去河南道赈灾,他需要孙武开在身边保护。
对于自己的安全,李逸还是很在意的。
另外,此行去河南道赈灾,要花费不少时间,所以李逸打算在出发前,把青稞酒计划的事安排好。
而薛仁贵是他的计划的关键一环,因此他要与薛仁贵见一面,把这件事告诉薛仁贵。
这样的话,等他带人去河南道的时候后,薛仁贵与董彦,就可以同时出发去松洲了,这样就不会误事。
与李世民等三人沟通完之后,李逸离开了御书房,向着太极宫立政殿而去。
立政殿,是长孙皇后居住的宫殿。
本来李逸这一次入宫,就有探望长孙皇后的心思,现在接了去河南道赈灾的任务,那就更要去跟长孙皇后打个招呼了。
刚到立政殿外,就听见一阵软乎乎的笑声飘过来,像刚剥壳的奶团子滚在棉花上。
李逸放轻脚步往里瞧,就见晋阳公主穿着鹅黄色锦袄,小短腿迈得飞快,追着一只彩蝶风筝在殿内绕圈跑,发髻上的珍珠流苏晃来晃去,跑急了还会晃一下小身子,活像只圆滚滚的小绒球。
“小兕子,慢点儿!要摔啦!”
李逸一边开口提醒,一边快步走进了殿中。
听见李逸的声音,晋阳公主猛地转过身。
瞧见是他,眼睛“唰”地亮起来,像落了两颗小星星,张开小胳膊就往他怀里扑,嘴里还喊着:
“二、二锅!抱!”
李逸连忙弯腰把人接住,小家伙立马缠上来,小胳膊紧紧搂着他的脖子,小脑袋在他肩头蹭来蹭去。
蹭了没两下,她突然瘪起小嘴,声音带着哭腔,还抽了抽鼻子:
“二锅,阿娘说你昨天已经出阁了,以后再也不在宫中住了,鹅以后都没法找你玩了。”
看着委屈的晋阳公主,李逸心中涌现出一股柔软。
他抬手轻轻摸了摸她的小脑袋,温声哄道:
“小兕子以后想找我玩,可以随时去楚王府。”
停顿一下,他又接着说道:
“二哥有个好主意,回头二哥让人在楚王府专门给你建造一个乐园,等建好之后,二哥就邀请你去楚王府住几日,好好玩这个乐园,怎么样?”
闻言,晋阳公主眼睛一下子瞪得圆圆的,小手紧紧攥着李逸的衣襟,小脑袋点个不停:
“好啊好啊!”
先表明态度之后,晋阳公主才接着问道:
“二锅,乐园是什么?”
“乐园啊,就是专门用来玩的地方,里面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小兕子你肯定会喜欢的。”
李逸笑着回道。
他准备给晋阳公主建的,是后世那种专门给小朋友玩的无动力乐园。
在后世,这种包含多种游乐设施的无动力乐园深受小朋友喜欢,李逸觉得晋阳公主肯定也会喜欢的。
至于说在唐朝能不能做出来,李逸觉得还是很有可能的。
毕竟,无动力乐园不需要电动、液动或气动等任何动力装置,只需要攀爬、滑行、钻筒、走梯、荡秋千等功能部件和结构、扣件及连接部件组成的游乐设施。
就算这些游乐设施没法全部打造出来,也能打造出一部分出来。
听到李逸的回答之后,晋阳公主瞬间欢呼起来:
“二锅真好!”
“那你赶紧让人打造乐园吧。”
“好,等二哥今天回去,就安排人手动工开始修建。”
李逸笑着回了一句。
在与晋阳公主说话的同时,李逸也在抱着她往殿内走。
刚进内殿,李逸就见长孙皇后皱着眉头靠在软榻上,并且脸色比昨日见面时苍白了些。
见状,李逸放下晋阳公主,走上前去关切地问道:
“阿娘,你可是身体不适?”
长孙皇后见是李逸,勉强牵起一丝笑意:
“逸儿,你怎么来了?可是有什么事吗?”
李逸摇头道:
“没什么事,就是特意来看看阿娘。”
在回答长孙皇后的同时,李逸注意到一件事,殿中食案上摆着的点心几乎没动,甚至连长孙皇后最喜欢的酥酪都剩下大半。
看到这种情况,李逸心中有了一个猜测,于是他开口问道:
“阿娘是没胃口吃东西吗?”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
“近来总觉得心口闷,吃什么都没滋味,勉强吃两口还觉得胀。”
话音落下,长孙皇后的心腹侍女补充了一句:
“皇后娘娘这几日都没好好吃饭,太医开了调理的方子,也没见好转。”
“竟有此事?”
李逸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最近太忙,所以没有每天来立政殿给长孙皇后请安,就只是在昨天的大典上匆匆见过一面。
没想到长孙皇后居然已经不舒服好几天了。
思索片刻,李逸觉得,唐朝的饮食多是蒸煮炙烤,口味厚重,长孙皇后现在脾胃弱,自然难以下咽。
然后,他想到了后世的一道点心:桂花糯米藕。
这是南宋时期,南宋宫廷御厨将北方的糯米制作技艺与江南的莲藕结合发明的一道点心。
其用莲藕、糯米和桂花制作,清甜软糯,还能健脾开胃,很适合长孙皇后目前的情况。
“阿娘,我有个法子,或许能让您开胃。”
“我会做一种清甜的吃食,用莲藕和糯米做的,软乎乎的,还好消化,我现在就去御膳房给您做点。”
李逸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长孙皇后之后,就准备转身朝御膳房而去。
听了李逸这番话,长孙皇后心中很感动,但是她不想让李逸劳累。
“逸儿有心了,不过你别累着了,还是让御厨做吧,你把做法告诉他们就行了,你就陪阿娘说会话就行。”
李逸摇了摇头:
“这种点心,就只有我会做,告诉御厨,我也怕他们做不好,还是我亲自去做吧,阿娘你稍等一下就行。”
说完,李逸动身去往了御膳房。
到了御膳房之后,李逸让御厨找来新鲜的莲藕,洗净后切掉一头。
然后,他把泡好的糯米慢慢塞进莲藕孔里。
等塞满后,用小木棍把切掉的藕头固定好,放进锅里加水煮,同时,他又放些冰糖和几片生姜。
嗯,是的,本来应该在唐朝中后期才出现的冰糖,也被李逸的制糖工坊提前制作出来的。
煮到莲藕变软后,李逸又往锅里加了些晒干的桂花。
然后继续煮,让桂花的香味渗进莲藕里。
等煮好后,李逸把莲藕捞出来,放凉后切成厚薄均匀的片,摆进盘子里。
最后,李逸淋上煮莲藕时的桂花糖水,一盘香气扑鼻的桂花糯米藕就做好了。
端着盘子,李逸离开御膳房,返回了立政殿。
进入内殿后,晋阳公主闻着香味立马凑过来,踮着小脚尖往盘子里瞧,小手指着莲藕片,奶声奶气地问:
“二锅,这、这是什么呀?好香呀!”
“这是我给阿娘做的桂花糯米藕,阿娘身体不舒服,先给阿娘吃,再给你吃。”
李逸对晋阳公主说道。
“好。”
晋阳公主也是个孝顺的孩子,对李逸的安排没有任何意见。
李逸用小勺舀起一片,递到长孙皇后面前:
“阿娘,您尝尝。”
长孙皇后看着那裹着糖水、散发着桂花香气的糯米藕,顿觉口舌生津,于是便张口把这片桂花糯米藕吃了。
入口先是桂花的清甜,接着是糯米的软糯,莲藕的脆嫩中和了糯米的黏腻,甜而不腻。
吃了这一片之后,长孙皇后感觉胸口的闷胀感竟轻了不少。
她眼里闪过惊喜,又吃了一片,笑着称赞道:
“逸儿,你做的这点心真不错,清甜软嫩,很好吃!”
一旁的侍女们看着长孙皇后大口吃着桂花糯米藕,也是惊喜无比。
她们已经好几天没看到皇后娘娘吃东西吃得这么开心了。
“还是楚王殿下有本事啊!”
这些侍女们看着李逸,眼中满是佩服。
晋阳公主在一旁看得直咽口水,拉着李逸的衣角撒娇:
“二锅二锅,鹅、鹅也要吃!”
“好。”
李逸笑着给她也舀了一小片。
晋阳公主小心翼翼地含在嘴里,小脸蛋鼓起来,慢慢嚼着,吃完后还咂咂小嘴:
“甜!好吃!”
“好吃你就多吃几块吧。”
长孙皇后看着眉开眼笑的晋阳公主,笑着对她说道。
晋阳公主摇了摇头:“这是二锅给阿娘做的,阿娘身体不舒服,阿娘吃,小兕子就尝一片,不吃了。”
“小兕子真乖!回头二锅再单独给你做一盘。”
李逸摸了摸晋阳公主的头。
“好呀好呀。”
晋阳公主吞了吞口水,点头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