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和梅花张大了嘴巴,吃惊地看这陈修和公主没羞没臊地说着情话走进屋里。
“现在咋办?”梅花低声问。
“站在这里等着伺候呗。”青黛叹口气。
“不知道武风是不是也跟着回来了。”梅花小声咕哝。
“他回来了,咱现在也没法去见他啊。”青黛无奈地说。
忽然,寝室里传来公主如泣如诉地低吟声。
两个侍女彼此看一眼,又都低下头,心里真是百爪挠心。
半个时辰过去,陈修沐浴梳洗,换了一身便装,来到餐桌前坐下。
赵婧虽然也洗了澡,但脸色的红晕未退,看上去娇艳可爱。
“殿下、公主吉祥。”
青黛和梅花施礼后,在餐桌前斟酒盛汤,举止优雅地伺候着两个主子。
陈修摆摆手:“我要和公主说点贴己话,你们不用伺候了,下去吧。”
“是。”
两个侍女微微屈膝道万福,就要退出房间。
“等一等。”陈修忽然叫住她们,“你们去看看武风需要什么,就说是我让你们去的。”
两个侍女又惊又喜,微笑着答应,轻轻关上房门就笑嘻嘻地向前院跑。
“殿下这是何意?”赵婧奇怪地问,“难道殿下是想给她们创造条件?”
陈修仰天大笑。
“你的这两个侍女都是小狐狸精,哪里需要我创造条件,她们自己就已经把生米做成熟饭了。”
赵婧更惊讶了:“她们难道和武风……有苟且之事?”
陈修把武风招供的内容讲了一遍。
赵婧惊骇地捂住了嘴。
她平时只当是和侍女们闹着玩,谁知道这两个侍女居然胆大包天,瞒着她把事先办完了。
这让赵婧非常恼火。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公主的侍女不检点,自然而然会有人怀疑公主的人品有问题。
赵婧大概率会成为陈国的皇后。
皇后是天下女子的榜样,需要母仪天下。
但侍女的丑闻一旦外泄,赵婧以后还怎么好意思做皇后,还怎么有脸执掌陈国的后宫。
她恨恨地说:“这两个没脸的小蹄子,居然合伙偷男人,看我不把她们的腿打折!”
陈修笑着劝道:“公主别恼,她们和你情同姐妹,你不会真舍得打吧?”
赵婧哼了一声:“平时为了小事,我可能不舍得,但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我如果不管,赵国皇室的脸面都要丢尽了。”
陈修继续劝道:“既然他们已经有了苟且之事,替他们遮掩,也是替赵国的荣誉遮掩,况且他们也都是真心喜欢,还不如趁机成全了他们。”
赵婧不满地说:“就算武风是你的爱将,那也不能拿我的侍女当礼物。”
陈修连忙解释:“我只是成 人之美,做个顺水人情,没有拿她们当礼物的意思。现在我就让你做决定,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赵婧默不作声。
陈修让她做主,反而让她拿不定主意。
一边是从小到大的玩伴,一边是深得陈修信赖的大将。
她于情于理似乎都只能促成,而不是拆台。
赵婧冷静下来再想想,陈修已经做出决定,自己应该夫唱妇随支持他才对。
“殿下,臣妾以为,此事不宜久拖,趁着还没有人知道,尽快让他们完婚。”
赵婧的决定让陈修很高兴。
他搂着赵婧说:“恩源府刚打完仗,不适合举办婚事。等咱们回了于越府,我马上安排武风的喜事。”
第二天,陈修在总督府召开会议,讨论恩源府战后重建的问题。
刘北极率先汇报,恩源府遭到入侵后,前期因为大片国土沦丧,损失惨重,中后期组织了几十万大军反击,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元气大伤。
恩源府需要重建遭到毁坏的边境工事、城镇和农田,对死难者要抚恤,对立功者要嘉奖,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大笔资金投入。
问题是,恩源府现在拿不出这么多钱。
如果按往常的做法,一般都会上报朝廷,等着陈皇恩准批钱救助。
但陈修和刘北极都心知肚明,陈皇即使批了这笔钱,恩源府也不可能拿得到。
朝廷里外戚的势力很强,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办法拖延,最后把这笔钱拖的不了了之。
陈修早就想好了对策,但在会议上不好直说,于是问刘北极准备如何处理?
“东南三府,除了恩源府,还有于越府和敏楠府,财力都非常充盈。总督大人可以下令,先从于越府和敏楠府划拨钱粮支持。”
刘北极解释说,战后重建刻不容缓,不然恩源府民心军心都会不稳。
恩源府先借钱,等朝廷批下来的钱到了,再还给另外两府。
陈修微微一笑。
刘北极提出的建议,说到他的心里去了。
他就是打算利用恩源府有战事做借口,把东南三府准备上交的税银都截留下来,拿税银救急。
如果朝廷批钱了,那也不用下拨恩源府,直接抵充挪用的税银即可。
外戚想用钱粮卡死东南三府,逼迫陈修屈服,其实根本办不到。
刘北极提出的这个思路,和陈修不谋而合。
但陈修不着急表态,先询问与会人员的意见。
与会的官员大多是恩源府各级官吏,他们当然纷纷表示赞同刘北极的建议。
有的官员还测算了恩源府恢复生产后,不出三年就可以完全恢复,借的钱都能还上。
争取到了官员一致支持,陈修顺势批准了刘北极的方案。
接下来,陈修要解决另一个棘手问题——恩源府知府人选。
现在的知府是刘北极临时兼任的,但他还要回于越府,恩源府的知府就必须有人接任。
有资格担任知府的几个官员,都以各种理由婉拒。
战后重建任务艰巨,同时边防不稳,谁也不愿意此时接这个烫手山芋。
万一搞砸了,陈修绝对翻脸不认人,以他杀官员的名声,随时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陈修料定这些人没有胆量,所以他随即提出了心目中的人选。
“前些时,我带兵和戎狄对峙在文水县,当时的知县冀朗调度有方,为战胜戎狄立下功劳。疾风知劲草,冀朗有能力也有担当,他最适合做恩源府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