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那你还打算一直留在这里吗?”女子的声音若要若无,听不真切,“当真不和我们一起走吗?”
屈墨看着窗外的一片漆黑,他不愿意伤害眼前的这个女子,可是如何做才能更好、更恰当呢。女子看着屈墨,他的一举一动她都注意到了,当然现在的犹豫她也看在眼里了。她心里已经知道答案了,但是还有那么一丝希望,希望屈墨能够答应和他们一起走。
“我现在还不能和你们一起走,易的心愿我还没能帮他实现。等我做完最后一件事以后便去找你们!”屈墨盯着窗外,不敢看女子的眼神。
“那你意思是,你办完事就去找我们,你还是要去找我们是吗?”女子有些激动地说,眼里充满了希望。
“嗯!”屈墨看着满脸激动的女子,不再忍心打断她的那份希望。
“那我不管,不管你为什么要留在这里,既然你要留在这里我回去跟哥哥说我也留在这里,不走了!”那个女子信誓旦旦地说,一脸坚定。
屈墨不曾想过她会这么说,有些错愕,但是他知道他应该劝说她回去。“你这是何苦呢!这不值得!你也不能这样,你哥哥还需要你的帮忙。”
“那些都不需要我管,值不值是我说了算。哥哥有很多人会帮他,不缺我一个。你在哪我就在哪,别想撇下我,除非我死了。”那个女子赌气地说。
“说什么死不死的,我只是想让你明白,这样对你不公平,大好年华不该浪费在我身上。”屈墨焦急而又无奈地说道。
“我不觉得这是浪费!”女子斩钉截铁得说。
当一个人固执起来,那是非常可怕的。就算是一切的理由,一切的好坏得失,他都清楚,但是这些也不能动摇他的固执。轻微些的固执,可以说是执著,用得恰当的话也许是好事。但是根深蒂固的固执,也许就是一种毁灭。所谓地固执也就在明知不可为的事情上却坚持着做下去,不管别人的意见,不在意最终的结局。
或许这样的人也是可爱的,可以不顾一切,只为心中的理想而努力。因为没有多少人会为了那一份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浪费自己的青春,浪费自己的大好年华。
“我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风雨,总会有天晴的时候。”女子乐观地说。
屈墨无奈地摇摇头,全身一阵无力。女子见屈墨不搭话,心里也是坎坷不安,因为她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让屈墨对她有不好的评价。因为一个女孩子这么做,这么说话毕竟是不好的,可是自己若不说更没有任何的可能了。
许久,那个女孩子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么那个人到底还有什么心愿未了,或许我可以帮上一些忙也说不定呢?!”
屈墨看着她,犹豫着该不该说。“就是孙湘竹,她至今还没醒来。易走的时候就是牵挂她和他的家人。等孙姑娘醒来后,把李家托给她,让她掌管李家的大小事。这样易就可以放心了,也就算是放下心理的所有牵挂。”
女子听过以后皱起了眉头,这她就不明白了,这个李易脑子再想些什么。当初在湘竹病下不起的时候,他拼了命地把李家的所有财产都聚为己有,把家里上上下下都感到城外的破旧的老屋里住。李家的老爷、大娘气的病了大半年,长子李建离家出走,一直也没见回来过。二娘却消失的无影无踪,下人们有的说是被老爷掐死了、有的说自己跑了。还未出嫁的二小姐也不知去向,如今家里只剩大少奶奶和小公子在家伺候二老。
那也是像现在一样的季节,李家的二少奶奶在竹屋里去蛊,整个人去了大半条命。幸亏有李易在一旁用内功助她,不然怕是蛊还在人却没了。即使如此,湘竹也就剩下一口气,至今也没见醒过来。
那个时候的李易,每天都来竹屋里帮忙驱蛊,两个时辰一过,便不见了人影。屈墨知道他去做什么,但是他没有阻止他,因为这是他从认识他一来,他一直想做的事。李易每天都在镇子上最大的那家茶楼里一呆就是到深夜,然后回到李家中的那个小院里。
但是这小院的那间屋子里再也没有为他亮着的灯光了,因为点灯的人儿已经举不起火折子了。李易回到屋里,先是到湘竹住的屋里坐上一段时间,这里有着他们渡过的美好的时光。在这间房子里,他教会她读书认字、教会她打点茶铺、教会她如何经商、教会她如何应对李家的上上下下……
但是湘竹的性子有些懦弱,从小也是被打怕了的,虽说她学会这些东西,真正要让她用,若是没有一番磨砺怕是不顶用的。所以才让她独自管理茶铺,让她一人面对这个镇子上所不容的事情。所幸她做的不错,而且比他想象中要好。但是,对待家里的人,她还是疏忽了不少,以至自己躺在了床上。
在湘竹的屋里坐了一会过后便回到书房里,对着窗子,呆呆地坐着也不去休息。屈墨偷偷地来瞧过他几次,只见他趴在窗前的桌子上睡着了。屈墨想将他放在床上,却惊醒了他。于是两个人便一起卧在床上开始聊了起来,聊了许多许多。那时屈墨便有种预感,似乎李易要离开他一般。
李家的生意越来越差,陈家也在这个时候抽走了所有支柱,李家立刻如山倒般倾下。李家的老爷觉得事有蹊跷,使人在背后捣鬼,但是不知道是谁,会不会是黄家在背后使的阴招。就在为生意着急的时候,家里又发生了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其实不应该说是发生,而是李老爷才发现而已。
李老爷这时病倒了,生意也顾不上了。这时生意上欠下的债的债主也来催债,还不上债,便有官府封了房子,没收了财产,抵了债。一家上上下下便回到了老屋里,大娘也承受不住也病倒了。只剩大少奶奶一个人主事了,有娘家杨家接济,日子也还过得去。
后来,家里的人知道了,这些都是李易做的手脚,心里都很气愤,但是李老爷似乎安心不少。李建由于和二娘的事被老爷发现了,便不敢再大声说话,妻子更是不再正眼看他,杨家还扬言要接她回去。李建那受过这样的罪,一气之下便离开了家,抛下了老父老母、娇妻少儿,不见了踪影。
二小姐在老屋里呆不惯,粗茶淡饭吃不下,整天吵嚷着。一日早上,家里的人发现她不见了,连忙抱了官,但是官府对这些落了难得富贵人家的也不上心,寻寻找找了半年也没个消息。大娘整天落泪,老爷也哀声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