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到了蒲公英飘落的季节,莲湖的湖堤的坡上到处都是蒲公英。随风而起,扬在空中飞散在湖面、荷叶、荷花上,钻在花丛里,游荡在树林间。
李家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好了,受到陈氏的帮助渐渐地有了和黄家一平的趋势。但是这些也都是李家的人自己认为的,熟不知,这样一来李家的生意却受了陈氏的牵制。表面上与黄家差不多,但是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别人的财产,又怎么能和扎扎实实打下江山的黄家比。
湘竹所管理的茶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茶铺里除了莲子茶以外,三分之一的外地茶来源是靠陈氏的货源。茶铺的生意现在是红红火火的,一点也不输于黄家的了。一些客栈的茶货也开始从这里办取,有了一些固定的客户。
除了以上的进展外,在今年的“茶会”上,也得了头名的称号。茶会是莲湖镇一年一度的论茶大会,赢的一家可以得到官府的批准,减免三成的税收,而且能够大大提升在莲湖镇上的名誉。
今年的茶会上,除了镇子上有威望的人物出席以外,还有全国头子商号的陈氏参加。获得头名的茶铺可以和陈氏建立生意上的支持。由于这个原因这个茶会上精彩纷呈,妙趣横生。湘竹代表李家的茶铺参加了这次茶会,一起去的还有掌柜和一位店里的老师傅。
当天在杨老爷的主持下,每个人都按坐坐好,就等陈氏的人到来了。每个人在期盼陈氏的人到来,都想攀上这个生意上的大靠山。就在每一个人都等得有些焦急的时候,外面的伙计报到陈家的人到。
说有的人都向进口处看去,只见一女子穿着一袭红色衣衫,腰系黑色镶珠腰带,佩戴白色玉佩,胸前挂着一块金锁,锁上镶嵌一个夜明珠,发髻高高盘起,头戴金色凤钗,简单而又不失威严,外罩黑色披风。那女子径直来到会场,拜见了杨老爷之外,也不再说些说什么,向一旁的空座坐了下来。
在场的每一个都很惊讶,怎么陈家会派一个女子前来参加茶会。更令他们吃惊的是,这个女子年纪轻轻,而且样貌出众,眉宇之间有一股威严之气。虽说来者是女流之辈,但是在场的每一个都不敢小看了她。
这里最吃惊的不外乎是湘竹了。当那女子进来的时候,湘竹还以为自己看错了,但是当她走过湘竹的身边时,湘竹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就是自己的好姐姐——陈双双。这时湘竹才知道了陈双双便是陈氏里大小姐,掌管整个莲湖镇和周边地区的生意往来。
以前只以为陈双双是陈家的小姐,像别人家的小姐一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岂料她还掌管这么多的生意。难怪她可以轻易地借给自己那么多的钱来,而且不着急还。湘竹本想跟她打声招呼,可是一见这么多人,而且陈双双根本没有那个意思,也只好作罢了。自己一个人消化着这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茶会主要的内容是分配今年的莲湖里的莲子茶的问题,由于莲湖里的莲是自然生长的,所以规整个镇子所有,可是真正能够拥有莲湖的莲子茶的不外乎镇子上的那几家有钱有势的而已。而且每三年就要重新分配一次,因为不是每一处的莲长势都一样的。
茶会除了这件事外,还有说茶论艺一节,在这个环节中获胜的茶铺便可以减免三成的税收,还有至高的荣誉。这次茶会的主要夺冠的便是李家和黄家,因为这个镇子上一直以来就是这两家在争夺。但是每次李家都会以微弱的差距负于黄家,所以李家一直不服气黄家,认为黄家做了一些手脚。
此次的茶会,湘竹做足了准备,虽说没想拿第一,只希望不要输的太难看才好,但是心里渴望第一是每个人都想要的。
一一比过,两家的成绩相当,谁也不输给谁。本以为这次难分高下了,但是杨老爷起身宣布的一件事却让人们看到这次注定的结果。
杨老爷站起来,缓慢而又大声的说:“这次比赛,两家不分上下。我们经过商议,加上一节,便是对茶量的控制。这在茶艺中也算是重要的一步,多少茶叶,需要多少水这是不难知道的。但是——要把水加准确了却不是件易事,所以我们加一个环节,请两家个请以为伙计,可以是店里最好的伙计,来比一比谁加水加的准确。不允许用称称量,只能用眼看,用手量,考得就是你们两家伙计的对此活的掌握程度。好了不多说了,还是两家先找人选吧。”
掌柜一听脸色立刻变了,连忙跟湘竹说:“二少夫人,这可难办了。这是硬功夫!我们的伙计都是新招的,三个老伙计也都没有这种本事,这回我们输定了。”
湘竹一听掌柜这么说,才知道这样的安排对自己是多么不利。湘竹看了看坐在台上的几个评判的人,只见上面的杨老爷却面带微笑地看着湘竹。心想:难道他不知道我们店都是新招的伙计吗,居然建议这么比试,岂不是决意让我们输不成。
湘竹一时也不知这么办,只是焦急地问:“掌柜,你看这怎么办?”
“回二少夫人,依我看,先找个人回去问问谁有这个本事,说不定新招的人里也有这种本事的也说不定。”掌柜地说道。
“那要是没有呢?”湘竹担心的问。
“那只能随便找一个好一点的伙计顶一下算了,咱们不能不比就认输了。这事最好还是需要问那个张喜子,他跟伙计都很熟,他清楚谁好谁差。”掌柜沉着地说着,毕竟是个看过很多风波的人了,遇到事情还是要比一般人沉着冷静的多。
“那就照你的意思办。”湘竹也想不出好的办法,只能依照掌柜的说着办了。
一个伙计回去了,把这事跟茶铺里的其他伙计一说,其他的伙计都来劲了。没想到这次居然有他们参加的分,虽说只有一人,那也说明伙计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好的伙计。伙计也不管茶铺的生意了,都跑到会场里凑热闹去了。
看见两家的伙计都来了,黄家早有一个伙计在场中等着了,可是李家依然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一点头绪。掌柜叫来张喜子,问他此事,张喜子也苦着一张脸说:“这哪有这样的人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