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反常必有妖。
凤玉这种安静沉默,对于风倾来说可算不上什么好事儿。
风倾第一时间加深了对凤玉的警惕。
凤玉这个女人,从来都不是一个能够小觑的对手!
风倾有些懊恼自己这阵子的忙碌,竟然忘了凤玉这个人。
她越过凤玉往前走,扶着隐秀的手微微攥紧些许。
风倾骤然压低声音对另一侧的听雨开口,“最近这阵子,可有察觉到玉翠宫的什么特殊动向?”
听雨主管宫中情报。
听到风倾这个问题,她想了想随即摇了摇头。
“最近这阵子玉翠宫各人都安分的紧,并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看着各个都比以往看着要安分老实许多。”
风倾听闻这个说法,不仅没有放松,表情甚至更加严肃了些。
“你确定,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出,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听雨闻言仔细想了想这阵子发生的各种事情。
她把收到的情报在脑海中整个过了一遍,还是没有想到什么特殊的地方。
听雨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没有,玉翠宫上下都安分的紧,听说是受了贵妃娘娘敲打了,唯一说的上是特殊的,应当就是贵妃娘娘身边宫女犯了错,被她贬斥到浣衣局做苦力去了。”
风倾听到这里,心微微一动,随即沉了下去。
凤玉在这种敏感的时候做出这种行为,不管怎么说都让她感觉有些奇怪。
凤玉这种行为,她暂时想不到原因,但是风倾就是觉得不对劲。
她的警惕心上来了。
风倾一时间想不明白,她直接勾手对听雨低语,“最近这段时间盯紧玉翠宫那边,不仅是贵妃你们要盯着,那个被贬去浣衣局的宫女,你们也要把人盯紧!”
风倾的吩咐,听雨赶忙点了点头。
风倾坐上轿舆,带着一众宫妃前往宴客的大殿。
她们到的时候,几乎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风倾站位在最前边。
走到楚肆身边站着的时候,风倾明显能够感觉到身后传来的各种意味不明的眼神。
太后瞥了风倾一眼,随即收回眼神,目光直接看向远处城门和大广场,等着东临使臣的到来。
她干脆眼不见心不烦。
凤玉则是扶着身边宫女的手,目光从楚肆身上划过,落在风倾身上。
她的眼神有些意味不明,最终还是收回目光看向远方。
站在最前方,风倾和楚肆离得不远。
她刚刚站过来,就听楚肆开口,“一会儿接待使臣只怕要一阵时间,你计划一下,保存一下|体力,免得一会儿受不住。”
风倾瞥了一眼楚肆,语气淡淡的应了一声。
她没有回头看楚肆,姿态看上去有些冷淡。
自从那天和楚肆分开以后,他们就再没见过。
楚肆不进后宫,风倾也从未找过他。
两个人表面上看上去各自都有自己忙碌的理由,实际上只有自己知道自己躲避的心思。
今日见到楚肆,甚至他刚刚好像还能若无其事的说出那种淡定的话,说的风倾心里莫名窜起一股火气。
为什么楚肆永远都是那个无论做了什么,最后都能若无其事的人?
风倾一想到这里就极度不爽。
站在最前面,身后还有许多人围观,风倾到底没有表现出什么。
楚肆察觉到了风倾态度上面的冷淡,手指微微攥紧。
他想解释什么,但是现在并不是什么合适的时间,甚至,他张了张口,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终楚肆也只剩下沉默。
满朝文武都严阵以待,等着东临使者的到来。
旌旗号角,全套仪仗。
宫中侍卫穿着铠甲整整齐齐列队两边。
他们站了没多久,底下不停有小太监飞速狂奔着,汇报东临使臣进宫的状况路线。
东临的使者许多天之前就已经进入大启境内。
昨日,这些使者就已经在京城外面驿站住下了。
楚肆昨日在这些人抵达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派了秦然与这些人接触过。
他们互相交换了一些最基本的信息,确认了双方此次都是善意的,今日的迎接才会如此盛大。
没一会儿,风倾就听下边的小太监汇报使臣已经进宫。
在小太监说话的同时,风倾目光看向视野远方。
在远方广场尽头,已经可以看到出现的一群人影。
走在最前方的是身着东临官服的礼官。
经过在京城外一|夜休整,东临的官员们已经恢复精神,今日出现也都是一个个精神抖擞。
风倾看着扛着仪仗走在最前面的礼官,默默数着这些人的数量,不知这次前来大启的使臣在东临是个什么地位。
这次东临的使者是突然前来的,所以他们得到的信息确实不多,甚至最主要的官员是谁都知道的不甚清楚。
主要是以往确实并无接触,一切都是从头来过,所以一切空白都要重新填补。
风倾倒是听说,这次前来的,应当是东临皇帝的儿子之一,应当是一位王爷。
她默默数着前方仪仗。
没一会儿,风倾就微微皱了皱眉。
等等,这仪仗的数量分明就有些不对。
来的人当真只是一位王爷?
风倾对东临最基础的了解还是有的。
东临的王爷仪仗分明只是九副,然而这仪仗如今已经有十副了,后面似乎还有仪仗在出现。
来人的身份绝对不止是一个王爷而已!
风倾微微偏头,目光终于落在身边人身上,眼神中含着询问之意。
她在询问楚肆对于这种状况可是清楚的。
如果来的不是王爷,而是身份更加贵重的什么人,他们这边很多东西都要有所变动。
比如设宴的时候,各种摆设都要跟随来人的身份有所改变。
楚肆给了风倾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示意她且淡定的等着就是,一切都已经准备齐全了的。
风倾见他如此就知道,楚肆应当是早就已经知道东临使者的身份了。
她淡淡收回目光,继续看向远方。
看样子,果然是她多担心了。
很快,仪仗完整出现在众人眼前。
整整齐齐十二副仪仗。
这是东临太子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