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瑶划拉出去半碟子,端着进了王明旭的屋子。
刚到门口就听见王明旭作死的声音传来:“爹,我又不能参加科举,你就不要要求过高了吧。”
王游直接摔了手里的书:“你,我王游怎么生出来你这样一个不求上进的畜生呢。”
王瑶瑶笑着打断二人:“休息一会,先吃肉,我今天做的卤肉可好了。”
王游看着王瑶瑶的脸莫名的火气就散了不少:“你好好想想吧。”
然后走向王瑶瑶:“瑶瑶,你说的肉做出来了?”
“嗯,爹,你去外边吃吧,我单独给小弟说说话。”
说完,王瑶瑶冲王游眨眨眼。
王游心领神会,转身出了门。
王明旭这才放松下来,跑到王瑶瑶跟前端走她手里的肉:“谢谢大姐救我,你要是不来,还不知道我们要说到什么时候呢!”
“你怎么还跟爹犟嘴啊。”
王明旭吃着肉,嘟囔着说:“大姐你自小最得爹的喜爱,你是不知道,爹说起人来有多啰嗦,话有多难听。我要在不反击两句,真的憋不住。”
“爹都说你什么了?”
“爹说我是朽木,茅坑里的臭石头,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还不如村里的小孩。”
“真不如吗?”
“……”
这不是重点好吗!
好吧,村里确实有个小孩叫王卓越,人和名字一样卓越,和王明旭一般大,之前在县里读过两年,后来村里学堂开了,他就会来读书了。
确实挺有天赋,深得王游的心。
这就把亲儿子王明旭给比下去了。
王明旭虽然从小读书,可他其实不喜欢,小时候尚能规规矩矩的坐着。
自从跟着太子去了一趟军营之后,就爱上了军营里的生活,梦想着有一天能够骑马打仗,驰骋疆场。
梦想终究是梦想。
当时他回来把心思告知王游,王游气的狠狠打了他一顿。
一个文官是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去做那种刀口舔血的事情的,顺带着兵书也不让他读。
后来,被贬到乡下,王明旭觉得终于解脱,以后不用读书了,可村里又开起了学堂,还是他爹开的,他还不得不去。
开始的时候,他因为之前的那点基础,还能吊打一帮不识字的小屁孩。
随着学生越来越多,特别是王卓越回来之后,他称霸的日子就到了头。
经常被他爹拎出来羞辱,和卓越做对比。
每次有他做对比,卓越总能更卓越,他爹就越来越气。
气自己儿子不争气,颇有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恼怒感。
“姐,我说的也是实话啊,我本来就不爱读书,爹非要押着我读,咱家现在这状况,我不能去参加科举,你说我读着有什么用?”
王瑶瑶摸摸王明旭的脑袋:“小旭,你想岔了,读书又不是只为了科举这一条出路。”
“书上云:书中自有一粒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严崇明反驳道:“这话你也信啊?”
“信啊,你像爹爹,他不就是因为读书才能当太傅,娶娘,给咱住大房子,有花不完的钱。就算咱现在落魄了,爹爹还能去学堂教书,赚钱,解决温饱。”
“可我不像爹爹那么有学问啊!”
“没事的,你如果真的不想读可以不读,但你不要去说爹爹不好,读书不好,知道吧?”
王明旭还在问:“可以不读吗?你去说服爹爹?”
王瑶瑶笑了笑:“若是不读书,你要干嘛?”
“我想去当兵。”
“真的?”
“嗯,我想去军营,保家卫国。”
“想法很不错,可是这条路凶险,一个不下心就会落得马革裹尸的下场,你也不怕?”
“姐,我早就想过了,没有什么好怕的,人总有一死,我想做泰山,不想像鸿毛。”
王瑶瑶没想到自己的弟弟,从小生活在锦衣玉食里,三岁就跟着爹爹屁/股后面背诗,竟然还有这种思想抱负。
“你若真的想去当兵,我也不拦着你,但此事也不是一天两天竟能办成的。眼下,你应该多读一些兵书,为以后做准备,你觉得呢?”
王明旭眼睛都亮了,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肯定他的想法:“我觉得可以啊,大姐,之前都不让我读,现在我也没有兵书啊。”
“只要你想读,兵书不是问题,下次去城里我们一起去书店里买书行不行?”
王明旭激动的抓着王瑶瑶的手:“你说真的,大姐,咱们什么时候去啊,我都等不及了。”
“先吃肉,先吃肉,过两天我要去城里一趟,到时候带你一起。”
“嗯,好,谢谢大姐。”
到底是小,喜怒都在脸上,若他真是喜欢,这也是一条出路,只是王明旭是家里独子。
他若想去,挺不容易的,魏氏和王明旭两座大山压着,谁也不想儿子去犯险。
其实这几年端朝还算挺平静的,边关有大将军周忠镇守,说是固若金汤也不为过。
周忠这人一生传奇,十三岁独闯敌营救下当今天子,自此二人便以兄弟相称。二十岁打的敌国节节败退,主动献上城池土地,俯首称臣,年年朝贡。
周忠为他打天下,清奸臣,保的端朝几十年太平无患。
而自己却没有那么好了,据说也曾深爱一女子,共育一个孩子。
可惜那女子命薄,和幼子双双殒命。
具体原因不详,只知道从那以后周忠大怒,遣散府中丫鬟仆从。
远赴边关镇守,自此身边在无女人,也无子嗣传承。
京中府门长年紧锁,任其萧条破败,再无重开日。
后来听说夜半时分,周府也会传出女子哭泣的声音,婉转凄凉,鬼气森森,让人背后发麻。
当然都是传说,有人言是周忠那妻子不甘心,回去哭闹,哭自己命运多舛,闹自己死的可怜。
虽是笑谈,没人当真,可是往那边去的人还是慢慢的在减少。
自此,周府更加荒凉,大门上的红漆都掉了不少。
王瑶瑶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她们要是不听话了,魏氏就会说:“若是在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周将军家。”
威慑十足,能让他们这些调皮孩子好好听话。
再看周忠,忠贞为主,奉献一生,可难免孤独。
这条路也未必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