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自然不过的语气,却让姜十鸢的眼眶又红了。
她垂下眼眸,遮住翻涌的情绪上了车。
刚坐下,温祈年就递上了一杯早就准备好的姜枣茶,温度刚刚好,姜十鸢却觉得心都是烫的。
姜十鸢不敢直视温祈年,目光看向别处。
随后淡淡的说道:“温祈年,有时间的话,陪我回一趟云州吧!”
温祈年的心间满是愉悦:“好。”
一路无话。
两人走到金銮殿门口,姜十鸢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把季今安三人忘了。
“季今安他们......”
温祈年不急不缓的说道:“我已经让人带他们去殿外候着了,早朝结束,再去面见皇上。”
姜十鸢暗恼自己遇上温祈年就不长脑子。
温祈年将她的神色都看在眼里,低笑着:“阿鸢放心,就算你不太聪明,我也会娶你的。”
姜十鸢眯起眼睛,皮笑肉不笑的看着温祈年:“承蒙大人不弃。”
温祈年神色自若:“不客气。”
两人和谐的模样根本插不进第三人。
众人看在眼里,心中对姜十鸢的地位有了新的思量。
几位皇子一个月以后才会离京,离京前依旧跟着上朝。
他们把姜十鸢跟温祈年的互动看在眼里,各自思考着可以利用的空间。
所有皇子们治理封地,算是把夺储的争斗放在了明面上。
这个时候娶姜十鸢,利大于弊。
朝会上,汪策同初次在众人面前露脸,皇帝询问了他几句,他都一一作答。
看得出来,皇帝对他非常满意。
这个由前太子举荐的人,在众人心中被,默认为前太子的人。
如今太子倒台,倒是可以拉拢一二。
朝会没什么特别的大事。
下了朝。
姜十鸢带着季今安三人去了御书房。
皇帝亲自考教了三人,对他们的表现非常满意。
“朕给你们两个选择,一是跟着安平县主,你们的要做的事情,全部由她说了算。二是去地方上,从七品官做起。”
三人心惊,这就一步登天了?
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应该选择第二条路。
跟着安平县主连个职位都没有,今后的道路渺茫。
季今安、周知节、文豪都垂着脑袋。
皇帝也不催他们。
首先站出来的是文豪:“启禀皇上,草民愿意跟着安平县主。”
皇帝的脸色沉了下来,带着明显的不悦:
“哦?这是为何?你要知道,以你的才智,从地方爬上京都,顶多五年时间,跟着安平可什么都没有。”
他的声音带着极强的压迫感,文豪承受不住,惊惧的跪在地上,说不出话来。
皇帝再次询问:“你想好了吗?”
文豪咬牙道:“安平县主对草民有知遇之恩,草民想好了。”
皇帝的脸色阴沉,看向其他两个:“你们呢?想好没有?”
季今安跟周知节异口同声的说道:“草民愿意跟着安平县主,请皇上成全。”
皇帝扫视着他们, 御书房的气压低的吓人。
突然,皇帝大笑了起来,连叫了三声:“好好好!朕赐你们为六品策论使,听候安平县主调配。”
三人松了口气的同时, 心中震撼,跟着安平县主,竟直接当了六品官。
只是这策论使是什么?
皇帝没有解释,大手一挥:“都退下吧!”
“是。”
三人郑重的磕头行礼,这才退了出去。
姜十鸢厚着脸皮嬉笑道:“君策堂七日后正式对外开放,既是君策,没有皇上您的亲笔提词怎么行?”
皇帝嗤笑:“你这丫头,心眼都往朕身上使了是吧?”
姜十鸢‘惶恐’的行礼:“微臣不敢。”
皇帝突然有种面对温祈年的感觉,这两人,没一个省心的。
他大笔一挥, 写下个仁字。
“朕让全福装裱好给你送去。”
姜十鸢的笑意加深,恭维着拍了几句马屁,又说道:
“皇上,微臣还有一事,待君策堂的事情稳定下来,微臣想去自己封地建造书院,推行新的科考制度,以安平县为试验点......”
她洋洋洒洒的将心中的计划说了出来。
皇帝从漫不经心到仔细聆听,看向姜十鸢的表情再次变了。
按照姜十鸢的计划,如果能成,凤临国的朝局会彻底改变。
有那么一瞬间,他仿佛在姜十鸢身上看到了一丝温绾的影子。
这丫头的胆子是真的大。
姜十鸢在御书房跟皇帝探讨了近两个时辰,最后才满意的离去。
谁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
也就是这天下午。
皇帝大张旗鼓的下了圣旨,封温祈年为摄政王,协理朝政。
另外,升姜十鸢为三品君策掌卿,主理君策堂一应事务。
消息一传开,京都上流圈子又炸开了锅。
什么策论使,什么君策掌卿,这都是从来没有过的职位。
皇上偏宠安平县主,竟到了这种地步。
没有什么功绩,坐到了三品官位,这不是胡闹吗?
她爹二品,她三品,合着他们姜家没儿子,就让女儿出来博位?
同为三品的官员极度不满。
可姜十鸢是皇上跟摄者王都捧着的人,谁敢明着去找晦气,这不是找死吗?
有人动了歪心思。
她姜十鸢走到今天这步,无非就是靠抱着摄政王的大腿上位。
她能做到的,别的女子也行。
男人嘛,都是喜新厌旧的,按照姜十鸢这样的给摄政王送去......
哪怕当个妾,也是不错的。
摄政王残了这么多年,现在好了,正是需要的时候......
况且摄政王妃的位置可还空着呢!
让家里的姑娘们努努力,未尝没有机会。
这么想的人不在少数,女儿嘛,养来不就是为了帮助家里巩固势力的吗?
再说姜十鸢那边。
从皇宫回去以后,她就开始写请帖。
邀请京都知名文人雅士在七日后上门捧场。
不少人收到帖子都嗤之以鼻, 一个小姑娘鼓捣出来的东西,跟过家家一样。
把他们当成什么了?
呸!
靠着美色勾 引摄政王,勾 引皇上,弄出这么个东西,沽名钓誉,简直有辱斯文,滑天下之大稽。
有人自诩清高,不屑于女子为伍,也有人觉得是好事,应该支持。
那些自诩清高的人,甚至聚集在一起,准备君策堂对外开放那天去闹事。
他们要让姜十鸢知道,读书人的事情由不得她瞎胡闹。
京都不少世家得到消息,在背后煽风点火,等着看姜十鸢的笑话。
姜十鸢接到消息后,一笑置之。
很快就到了君策堂开放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