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祈年没想到,自己传太医的事情会惊动了整个太医院。
众所周知,温大人之前的病太医院没办法,后来是被县主治好的。
他现在突然召唤太医,莫非是县主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治好只是假象?
还没去到鉴察院,他们已经脑补了一场阴谋论。
这件事立马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皇上面色凝重,立马派了全福去打探情况。
当众太医战战兢兢的,看着好的不能再好的温祈年瑟瑟发抖。
温祈年让太医院院正赵之华留下, 其他人遣送了回去。
赵之华见温祈年呼吸匀长,面色红润,没有半分病气,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恭敬的询问:“不知大人唤下官前来为何?”
书房内只有他们二人,温祈年轻咳了两声:“本想问赵太医,女子来葵水当注意些什么?”
赵太医脸上的表情有片刻崩裂,险些以为自己幻听了。
“什,什么?”
温祈年的目光平静。
但赵太医还是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
他确认自己没有听错,这种问题直接询问县主不是更好吗?
县主?
赵太医福至心灵,温大人身边的女子可不就是只有县主吗?
按照县主的年纪,也差不多。
赵太医认真的回答道:
“若是先前没有什么病根,不需要太过注意些什么,只是别着凉受寒,这期间寒性的东西都不能吃。
茶水可换成姜枣桂圆茶。
还可适当服用一些补气血的东西,多休息。
有些人会出现腹部疼痛之症,疼的厉害,可吃药缓解。缓解疼痛的药,等会下官让人送来。”
温祈年一一记下。
“此事,本官不希望有第二个人知道。”
赵太医应下。
刚从鉴察院出去的赵太医正好碰到赶过来的全福公公。
全福公公焦急的询问:“赵太医,温大人这是怎么了?”
赵太医捋着胡须笑着:“公公莫急,温大人无事,只是询问下官一些医药知识。”
全福的心放了下来。
可转念一想,询问医药知识为什么不直接询问县主呢?
他面上笑呵呵的说道:“那就好,皇上担忧大人身体,特意命老奴过来看看。温大人没事就好,老奴还要回去复命,顺道送大人回太医院吧?”
赵太医没有拒绝,由得全福跟着。
回太医院后,赵太医亲自抓药,然后命药童送去监察院。
故意多留了一副放在案桌上。
然后对全福道:“本官还有要事,公公请自便。”
全福含笑着点头:“赵太医慢走。”
随后他拿起那副被遗漏的药材,重新找了名太医看,得出结论:“此乃舒经活血止疼之用。”
全福公公瞬间就明白了。
笑呵呵的回去给皇上复命。
姜十鸢在见过季今安三人后,被温祈年送回了姜家。
并留下了郑嬷嬷照顾她。
次日,姜十鸢醒来后,在桌上看到一个盒子和一封信。
盒中放着一块通透的极品暖玉。
上面编了根精致的红绳。
信上只有短短几个字:成 人礼物。
姜十鸢捏着信纸看了好久,上扬的嘴角怎么也压不下去。
在这个时代,女子初来葵水,会有母亲送上礼物,寓意成为大姑娘了。
家境不错的人家,会邀请的族中有声望的女性长辈来帮忙点痣。
并给交好的人家派发喜饼告知。
家中有女长成。
她的母亲去的早,孟氏那边......到底跟自己不算亲,且这种东西,她是不在意的。
那些个繁琐礼节,能免责免。
没想到温祈年会特意送上礼物,帮她庆祝。
心中洋溢着暖流。
姜十鸢洗漱好,准备换了朝服出门,今天还要向皇上举荐季今安等人。
听雨进来禀报:“小姐,秦国公夫人来了。”
姜十鸢莫名,秦国公乃伺候了两代君王,战功赫赫,德高望重,现安心养老,不问世事。
秦国公夫人乃一品贵夫人,在京都也是响当当的人物,现在轻易不 露面。
最主要的是,她跟秦国公府从未有过交集。
这大清早的......
心中百般思量,也没有猜到秦国公夫人的来意。
来不及多想,她赶紧迎了出去。
秦国公夫人的身后跟着神色晦暗的孟氏。
姜十鸢不动声色的行礼:“见过国公夫人、 夫人。”
国公夫人如今七十出头了,杵着龙头拐杖,依旧精神抖擞。
她的面上挂着爽朗的笑意:“嗯,是个惹人疼的好孩子。”
姜十鸢陪笑着。
几人进了厅房坐下。
国公夫人开门见山:
“昨日少卿上门寻了老身,央求老身来帮你这丫头点痣。
少卿同我家老头子有半师之宜,我家头子一直把他当亲孙子,他的要求,自是要满足。
此事本该姜老夫人来,可如今她离得远,老身就代越庖俎,姜家丫头,你可愿意?”
少卿,是温祈年的小字。
姜十鸢的眼眶微红,心间说不上是什么滋味,又酸又涨。
她屈膝行了个礼:“您肯为晚辈点痣,是晚辈的福分。”
秦国公夫人满意的点点头。
孟氏嗔怪道:“你这丫头,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不告诉母亲。”
姜十鸢神色温和的解释:
“我素来不太在意这些繁文缛节,想着没多大事情,不想兴师动众。
昨日在鉴察院的时候突然......并非有意瞒着夫人。
我也没想到,大人会请了国公夫人来。”
孟氏的脸色好了些,姜十鸢这话也是在给她面子,跟国公夫人解释,并不是姜家人不管她。
国公夫人看姜十鸢这圆滑机灵的模样,越看越喜欢。
落落大方,说话做事滴水不漏,是大家主母应有的做派。
“你这丫头,这怎么能是小事呢?
孟氏也算是你的长辈,有什么不懂的大可放心询问。
实在拿不定注意还可以来找老身,无需羞涩。”
这话也算从侧面提点孟氏,多照顾姜十鸢。
姜十鸢乖巧的应下。
国公夫人看了眼身后跟着过来的嬷嬷,嬷嬷了然,对着门外唤了声:“都进来吧!”
紧接着,一众端着托盘的侍女鱼贯而入。
国公夫人亲自为她束发,梳妆,点痣。
染了朱砂的笔,往眉尖轻点,似血珠鲜艳欲滴。
按照正常点痣礼节,姜十鸢今日当挽发髻,可她还要上朝,国公夫人就帮她把头发束了起来,方便戴官帽。
老国公夫人含笑送上自己的礼物:“若你不嫌弃,待你及笄,老身再来帮你簪花。”
姜十鸢郑重的道谢:“您能过来,对晚辈来说已是天大的福分,劳您奔波,晚辈心中难安。”
老国公夫人眉眼带笑:“人老了,就喜欢走动走动,跟小辈亲近,空的时候,跟少卿一起来家里吃个便饭。”
“是。”
孟氏催促姜十鸢快去上朝:“鸢儿放心,母亲会招待好国公夫人的。”
姜十鸢感激的点点头:“有劳夫人。”
她实在叫不出母亲。
好在孟氏也不在意这些。
姜十鸢行至府外,温祈年的马车已经等在了那里,半掀开的帘子处,是那张温润的脸:
“阿鸢,再磨蹭一会该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