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姝只觉得身体僵直,想动弹,但是却使不上力气,等到那人往林中深处离去,她才慢慢恢复了知觉,在那般紧张诡异的环境下,那首词曲竟然毫无知觉地就此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中。
她反应过来后想要去追回自己的锦囊,也想知道那人是什么意思,她看出来他没有恶意,因此心中疑惑更甚。
于是往那人离去的方向走,就在她不抱希望的时候,她找到了她被挂在一根树枝上的锦囊,也遇到了在此处被辞官归隐的谢衍。
她后来问了方住持,才知道那人就是传说中的疯癫道长。
再后来,无数个午夜梦回的夜里,她都会被梦里那人的怪笑给惊醒,这些词她初时不觉什么。
直到后来,她被囚禁在地牢里被凌虐致死,草席一裹就成了京中街上的一具冻死骨,她才将意识到,原来这是疯癫道长对她下的判词。
原来她的一生早已经注定。
只是除了前面三句外,后面几句她一句都参不透。
她从未想过在青史留名,又何来的青史江山梦?
如今又来到缙云寺,若是再能遇到疯癫道长,她必然会问个清楚。
她从前并非是个信命之人,但是随着命运齿轮的转动,判词一一灵验的时候,这些极哀的判词就像是一个炸弹一样藏在她的心里。
当她失手的时候,那句凄惨的“终成空”就会跳出来爆炸,炸的她满脸鲜血。
若非真正等到这一生结束,她或许就无法参透这些判词。
可这一生若是已经结束,她又何必需要弄懂这些判词?
另外,她也想看看,她重生后这些判词会不会发生变化。
她这次来缙云寺,很大一部分就是抱了这个期望。
这年轻人叫她想到疯癫道长,但是疯癫道长如今应当五六十了,这年轻人听声音不过二十多岁,两人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
江姝将心中刚冒起来的想法又给摁了下去。
靳云婉本身就出生于清流世家,对于年轻人这番坦荡的模样很有好感。
“下山路途遥远,刚好我这里有些吃食,赠予你可好?你也就不用特意跑一趟了。”
两人的交谈吸引了后面人的目光。
江蕴见江姝感兴趣,就拉着江姝挤到了面前去。
江姝一眼就望到了那个年轻人。
只见他剑眉锋利,鼻梁直挺,长着一双单眼皮,但是眼睛却十分清澈,宛如孩童一般,叫人见之难忘。
江姝几乎是瞬间就想起了疯癫道长的那一双眼睛。
这世上怎么会有那般相似的眼睛?
江姝心下震惊,那年轻人的视线却越过如乌鸦一般的人头直直向她看过来。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了一瞬,江姝只觉得自己像是被他的目光看了一个彻底,心中的隐秘事情在这年轻人前也都一览无余。
竟然和那日面对疯癫道长的情形一模一样。
这人究竟是谁?和疯癫道长又有什么关系?
江姝心下疑惑异常。
却见那年轻人将目光收回,对着靳云婉道:“谢夫人美意,我有两句话想送给夫人,不知道夫人可否一听?”
虽然年轻人岁数小,但是通身那股逍遥自在的气派叫靳云婉心生了几分郑重。
靳云婉犹豫了一下,随即道:“好。”
那年轻人便从背上的竹篓中拿出一副纸笔,将纸平放在上方的青石板砖上,随即洋洋洒洒地写了两行字。
他将那张纸递给靳云婉,在靳云婉还未看完纸上的字迹前便将背篓背起自顾自地往山下走去。
靳云婉看到纸上文字的一瞬间瞳孔一缩,她猛然转身朝着年轻人喊道:“道长!”
那年轻人头也不回,直接往山下走去。
其他人都对眼前的情况感到不明所以,是以见年轻人直挺挺地走过来,都下意识地让开了道路。
那年轻人离开人群,往下走了几步路,便接着唱到:
“末后一句亲分付,普为天下学仙者,晓然指出蓬莱路。
破衲虽破破复补,身中自有长生宝。
柱杖奚用岩头藤,草鞋不用田中藁。
或狂走,或兀坐,或端坐,或仰卧。
时人但道我风颠,我本不颠谁识我。”
听到最后一句,江姝猛然一震。心中那个大胆的猜测也终于落实。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但是一个人所喜爱读的诗句也能反应出来一个人的品性。
她虽然不明白那年轻人身上之后究竟会发生什么,但是她可以肯定,那年轻人就是后来的疯癫道长。
江姝扭头往下看,只见一层层的阶梯逐渐向下延展,像是要铺设到地心而去,上山时不觉得,如今向下望去,方觉得自己爬了多高多陡。
若不是顾及着周围的众人,江姝真想冲下去对那疯癫道长问个清楚。
那疯癫道长踏着拍子唱着歌,歌声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很快就连同疯癫道长一起消失在了江姝的视线当中。
疯癫道长留下来的纸条上不知道写了什么,靳云婉后面的行程中都有些心不在焉的,江烟与她说话,她也不应了。
江姝偶尔察觉到有人的视线落在她的身上,抬眼一看却没见着人。
后面江姝留心了几次,才发现那频频望向她的目光竟然来自于靳云婉。
那张纸上究竟写了什么?
又过了一个时辰,终于,一行人到达了山顶。
缙云寺傍山势而建,面积阔大,能够容纳近千人供奉。
江姝远远地就看见了缙云寺那高大的山门。
金碧辉煌,宛如一尊神像一般矗立在此。
到了缙云寺,老夫人和侯府老夫人都从轿子上下来,两个老姐妹在路上欢聊了一路,如今凑在一起是一口一个“姐姐”“妹妹”,竟如同嫡亲姐妹一样亲近了。
山门口站着的小沙弥早在这里等候多时,靳云婉将侯府的手令递给他看后,沙弥就从无相门进去通告了住持。
江蕴趁没人注意轻轻揉了揉腿,龇牙咧嘴地说道:“明日我大抵是起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