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泽坤殿中,众人正感叹于事情的结局。
“陛下不会察觉吧?”
淑妃在一旁缓缓开口。
“会,但他不会追究下去。”
巫巽离肯定的说。
“为什么?”
“因为我了解他,也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望着巫巽离坚定的眼神,淑妃也只好跟着人相信。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干什么?”
一旁的荷儿,问出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荷儿多嘴!”
莲儿轻拍人一下,示意人不要再说了。
“接下来就是要……掌握主动。”
“掌握主动?”
此言一出,众人诧异。
“没错,身居宫中,消息闭塞。”
“前朝之事,只能靠宫外人传递信息。”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信得过的人。”
此时,一旁的淑妃开口道。
“我或许能帮上忙。”
“不就是找人传话么。”
闻言,巫巽离轻轻摇了摇头。
“令尊虽贵为礼部尚书,可想把手伸进后宫,恐怕。”
“当今陛下,喜欢能臣,却忌惮功臣。”
“倘若被陛下得知,前朝与后宫串联。”
“天子之威,岂是你我能承担的起的?”
见此,淑妃也只好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此事我会布置周密,汝等无需担心。”
“淑妃,你回宫去,一切照旧。”
“谷医令,你也回去,一如往常。”
“我们已经有所行动,需要缓缓。”
“不能再掀起风浪了。”
“遵命。”
二人齐声附和,遂站起身来,一前一后离开。
待人走后,莲儿这才带着荷儿走过去。
“从今往后,你们的日子不好过了。”
二人互相对视一眼,有些摸不到头脑。
“自今日起,你们要学会独立。”
“无需再依靠我,而是自己去拿主意。”
二人闻言,以为巫巽离想将她俩赶出去,吓的赶紧跪下。
见人神色慌张,竟说不出一句话来。
巫巽离无奈摇头,伸手轻轻抚摸二人的头。
“放心,不会不要你们的,只是你们要做好准备。”
“做好……一切准备。”
二人就像是受了惊吓的小白兔。
半跪在地上,将头埋进人怀里。
巫巽离就像是哄自己的孩子一般,宽慰着二人。
而此时,御乾殿中,蔡尧正看着窗外的风景。
“启奏陛下,林霖因受不了庭杖,咬舌自尽了。”
房轲走近人身旁,轻声汇报着情况。
闻言,蔡尧也只是点了点头,并未说些什么。
“这林太医也是,行医几十年了,竟如此马虎。”
“马虎么?是糊涂,被人做了局都不知道。”
蔡尧冷哼一声,随即转身回到书案前。
“陛下所言,老奴不知。”
“你是真不知……还是装不知?”
面对陛下的调弄,房轲也只是淡然一笑。
“那陛下,是否要去请皇后…。”
“不必了,不闹出格就好。”
“只是…也难为皇后如此费尽心思。”
说着,坐在案前的椅子上,不知在思考什么。
“启奏陛下,这是…怀亲王的奏书。”
只见房轲从怀中掏出一封奏书递给人。
“禹儿?”
蔡尧有些疑惑,却还是接过奏书仔细看起来。
“是陛下,怀亲王启奏。”
“说听闻边关突厥来扰,致使民不聊生。”
“遂特此请命,望陛下让其督军参战。”
待将奏书的内容全部看完后,蔡尧的脸阴沉到了极点。
“若不是,他母亲是姝儿的妹妹,他是姝儿的外甥。”
“他能享亲王尊荣?还想要战功?”
“依我看,他这是想沙场练兵,勤王除奸。”
“打进晏州城来,再来一场安史之乱。”
见状,房轲只好在一旁解释道。
“或许…怀亲王只是想有所作为,替陛下分忧?”
“他还想要怎样的作为?”
蔡尧低沉而阴冷的说。
“若不是念及姝儿旧情,朕早就……。”
想到先皇后,蔡尧的怒火也少了一半。
“只是宗政谦德的势力,已遍布朝堂。”
“太子根基薄弱,又没有母家支持。”
“朕若在,尚且压得住他们。”
“倘若朕……太子斗不过他们。”
说完,似是泄了气般,无力的瘫在椅子上。
“说到底,朕缺一把好刀啊。”
正在蔡尧失意时,瞟见一旁的梅花酥。
“梅花酥?”
“回陛下,是皇后娘娘派人送来的。”
“皇后?”
“是,自入夏以来,每日都不重样。”
“朕还从未察觉。”
“陛下日理万机,这些糕点,都赏给奴才们吃了。”
看着这碟梅花酥,蔡尧陷入了沉思。
似是做了什么艰难的决定一般,长舒一口气。
“以后,皇后想见什么人不必多问,随她去吧。”
“是,陛下。”
说完,似是疲倦般,缓缓闭上了眼。
而泽坤殿内,巫巽离则还在安慰着二人。
“好啦,不要难过了,会没事的。”
“在哭,我可要不高兴了。”
闻言,二人也止住抽泣,缓缓站了起来。
“这才是我的好孩子。”
“去玩吧,顺便把伯尚宫喊来,我有事找他。”
“是,娘娘。”
荷儿哭的说不出话来,倒是莲儿还能回应几句。
“唤完伯尚宫,你俩也去散散心,在我这里怪闷的。”
“是,娘娘。”
说完,莲儿拉着还在不停抹泪的荷儿。
一步一顿的走出泽坤殿。
看着二人倔强的身影,巫巽离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可她知道,这是她能为这两个孩子想的,最好的出路。
待人梳妆完毕后,伯尚宫也进到屋内。
“臣敬请皇后娘娘万福圣安。”
只见伯尚宫站在殿中,屈身行礼。
“免礼,赐座。”
“谢皇后娘娘。”
说完,伯尚宫便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近几日可好?”
“托皇后娘娘圣恩,一切安好。”
“近日来辛苦了。”
“微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谈不上辛苦。”
二人就这么一来一回的聊起来了。
“伯尚宫,快要入冬了,各宫的炭火都备齐了?”
“回皇后娘娘,预备了四个月的量。”
“备足就好,就是这天越来越冷了。”
闻听人言,伯尚宫思索一瞬,便想明白人的话。
“回皇后娘娘,今日入冬早,恰逢是个凉秋。”
“各宫早早的就来要炭火,都说自家娘娘怕冷。”
“微臣预备四个月的量,恐怕是不够用了。”
“可皇后娘娘这里,必定炭火不断。”
见人妙语连珠,隐晦的表达自己的立场。
巫巽离甚是满意,随即缓缓说到。
“不必如此,各宫按照往年的规制,翻一倍就好。”
“吾这里不算冷,况且,还有往年剩的旧炭。”
“到时填一些就是了。”
伯尚宫自是明白人,清楚的知道巫巽离想要什么。
“请皇后娘娘放心,臣定会料理好此事。”
“入冬时,臣让她们早早的为皇后娘娘换厚被厚褥。”
“再为皇后娘娘做几件冬衣,以御严寒。”
看人如此恭敬的模样,巫巽离也是不客气的说。
“被服就免了吧,陛下提倡节俭,不应铺张浪费。”
“倒是天凉寒身,正所谓食补不如药补啊。”
“微臣遵命。”
“你年纪也不小了,做事还这么恭敬谦逊。”
“回皇后娘娘,这是臣应该做的。”
“适当的放松放松,别累着自己。”
“臣多谢皇后娘娘体恤。”
见人如此,巫巽离满意的点了点头。
“德妃离宫修行,已有数月了吧?”
“回娘娘,整八月了。”
“想必,年前该回宫了。”
“回皇后娘娘,宫外一切安好。”
“也是辛苦德妃,苦修数月,为国祈福。”
“回皇后娘娘,一切都好,请皇后娘娘放心。”
“嗯,既然如此,吾就不虚留你了。”
“是,臣告退。”
说着,起身行礼,遂转身离开。
待人走后,巫巽离望向殿门口。
一股寒风吹来,不由得让人打个冷颤。
是啊,冬天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