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大获全胜
凤鸣岐山2025-04-24 11:232,790

“五十二亿了,还有加的没?没有就第一次了!”

这价格,在房地产极度低迷的现在,已经算是突破天际了。

都快赶上九七年那会儿的地价水准。

当即就激动得金东轩差点喊得破了音。

“五十三亿港元!”

价格高归高,但李超人显然不打算放弃。

不止是他事先就看好了这块地。

更主要的是本场拍卖会到现在为止,他竟是还没开张过。

在中环、浅水湾的四块好地上,他都输给了云间房地产公司。

这么口恶气,他实在是咽不下去。

“五十四亿港元!”

到了此时,余国涛已经脸色发白了。

要知道到目前为止,他已经花出去了一百五十二亿四千多万港元了。

若是再拿下这块地,那岂不是直接爆过二百亿港元了?

自家公司真有这么多资金吗?

万一要是没有,那……

他不敢往下想了。

奈何,坐在一旁的郑安民已经发出了指令,他只能胆战心惊地又加了一个亿港元。

压力,无疑就给到了李超人一方。

无论是霍建宁还是坐一旁的大李,都已经是面色铁青了。

唯有李超人依旧很是淡定。

只是,他也没急着再加价。

不是不想,而是在盘算着该如何加价。

“五十四亿港元第二次了,还有要加的没?”

金东轩的小心肝都快炸了。

一张脸赫然已是红得跟猴子屁股一般。

“五十七亿港元!”

终于,李超人亲自出手举牌了。

这下子,全场顿时就是一派的死寂。

概因到了此时,每平方呎的造价就已经突破了9000港元。

若是再算上营销开支,至少得卖每平方呎一万港元才能勉强保本。

而这,还是按现在的人工成本来计算的。

几年后,即便房价回暖,人工成本也肯定会跟着上升。

算上利息的话,至少得卖每平方呎一万二千港元,才能真正做到保本。

若是没能全部卖出去,而房价又跌了的话,那就是血亏。

所以,在看了眼余国涛迅速算出来的大致成本价后,郑安民的额头上也已见了汗。

这时候,楚奇的短信指令到了——再加一个亿港元,底限六十二亿港元。

“五十八亿港元!”

郑安民很紧张,这都顾不得暗示余国涛了,自己就直接举了牌。

“嗡……”

霎那间,现场再一次炸开了锅。

这,真特么的是不把钱当钱啊。

你这么嚣张,你家老板知道不?

“五十八亿五千万港元!”

到了此时,始终镇定自若的李超人也没法淡定了。

只略一沉吟,针锋相对地也亲自举起了牌子。

“五十九亿港元!”

郑安民反倒不紧张了。

反正指令是楚奇下的,责任又不在自己身上。

举牌就举牌呗,谁怕谁啊。

“五十九亿港元了,还有要加价的吗?没有的话,那就第一次了!”

金东轩的眼珠子都已泛起了血丝。

要知道拍卖的最终结果可是关系到他的抽成。

卖价越高,他的抽成也就越高。

这时候,他无比希望李超人能再往上多加一把。

但,没有了!

李超人几次想要举起牌子,却都无力地放下了。

因为他看不清目下的房市低迷究竟还会持续多久。

也无法判断出将来的房价究竟会走到多高。

他只是隐约觉得还可以再往上加一点。

但这么加下去,他觉得肯定争不过疯子一般的云间房地产公司。

平白抬价的话,损人不利己,闹不好就会得罪云间房地产背后的那尊大神。

一旦遭到暴力打压的话,就算长江实业能顶得过去,也注定逃不过元气大伤之厄运。

既如此,那还不如适可而止也罢。

有鉴于此,他最终放弃了挣扎。

“五十九亿港元第三次了,还有加的吗?”

“恭喜云间房地产公司拿下了本届土拍会的地王!”

等了片刻后,见李超人没再有任何的举动,金东轩不得不就此来了个一锤定音……

土拍会一结束,郑安民就极其不负责任地悄悄溜走了,就只留下余国涛一人去参加记者招待会。

可怜他也就才刚被招聘来没几天,对公司的内情根本不了解。

在被记者们围着采访时,那叫一个凄惨,好在郑安民事先让他背过了一些讲话稿。

这当口上,也只能无奈地照本宣科着。

只是,心中发虚难免。

因为他既不知道公司将会如何支付二百一十多亿的购地款,也不清楚公司将会在何时开始正式开工建房。

对那些敏感问题,只能用“无可奉告”这等外交词汇来应对。

这,显然不能让港城的媒体记者们满意。

当天,就有一大堆的狗仔队试图挖掘出云间房地产公司乃至云间投资公司的内幕消息。

但显然,他们永远也无法知道根底——除了黄元胜、郑安民等少数几个人之外,根本没人知道云间投资公司的背后大老板是楚奇。

就算知道了,也拿不出实证。

除非百慕大群岛违背了自己的立足原则。

否则,就算是各国政府出面,都查不出云间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

当然了,无论是港府高层还是够级别的国家高层,心中其实都有一定的猜测。

但却没人会把此事捅破,全都揣着明白装糊涂。

原因就一个,但凡一流以上的世家,都有自己的钱袋子公司。

谁也不会把这方面的事搬到台面上来说。

那可是要犯众怒的。

真敢这么干,立马就会被所有的大小世家联合起来揍得个稀巴烂……

土拍会的事儿过了也就过了。

连同开发费用加起来不过六十来亿美元的事儿,楚奇压根儿就没放在心上。

他全都交给余国涛去打理了。

当然了,钱款上肯定不能随便——财务总监、会计乃至出纳都是由云间投资公司招聘并下派,以确保资金不会被滥用。

不仅如此,云间投资公司还与几家港城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签订了合作协议。

委托他们每年对云间房地产公司、云间投资公司进行严苛的财务审查。

从制度上尽可能地堵死贪腐的可能性。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制度归制度,执行力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一切,终究还得走着瞧。

此时,楚奇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对尼康公司的围猎一事上。

布局已经展开。

首先,云间投资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了几家离岸投资公司。

然后,以这几家公司的名义,在美国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西海岸投资有限公司。

招兵买马后,便即以这家公司的名义出面收购三家日本的小型上市公司。

接下来,西海岸投资公司将会按照云间投资公司的指令,以那三家小型上司公司的股票账户,分头在股市上悄悄吸纳尼康公司的股票。

至于软银孙正义手中的那些尼康公司股票则会交由高盛投行出面去洽谈。

一旦得手,则会转移给西海岸投资公司。

最终,当吸纳的尼康公司股票超过了百分之三十五后,迅速发起并购战。

不给三菱重工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

不仅如此,西海岸投资公司还会在同时在股市上对三菱重工本身发动突袭战。

最终逼迫三菱重工签订城下之盟。

整个计划将会动用三百八十亿美元以上的资金,力求在最短时间里拿下尼康公司的控制权。

照理来说,计划的达成应该不算难事。

毕竟无论是三菱重工也好,尼康公司也罢,都远未从亚洲金融风暴的洗劫中缓过气来。

如今的尼康公司总市值不过才二百二十七亿美元,三菱重工多些,六百亿美元出头一点。

以楚奇所动用的资本而论,战而胜之并不算难事。

真正的难关在于日本政府的可能之干涉。

这也正是楚奇把收购的起始点放在美国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打的算盘就是仰仗高盛投行的人脉资源,游说美国政府出面去压日本政府就范。

一旦能得手,楚奇就可以开始安排人从西海岸投资公司那头陆续渗透尼康公司。

能让尼康公司到华夏大陆投资光刻刀企业固然大佳,实在不行,先把厂设在港城也行。

这么番安排的代价确实有些大。

但,只要能摆脱日、美两国的严格技术封锁。

那,后世困扰华夏二十多年的光刻刀技术壁垒就将会被突破。

所花的巨额资金就能票回所值。

当然了,计划归计划。

究竟能不能顺利实现,还得做过才知。

继续阅读:第302章 围猎尼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平步巅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