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武康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艾柯的残尸前,又捶又打。
“贼子!北凉王杀你还不够,本国公要将你挫骨扬灰,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变脸如翻书,姬武康这位护国公,审时度势的本事惊人。
他前一刻还与艾柯站在一起,明里暗里威胁萧天野,下一刻便倒戈。
“我姬武康全力支持太子登基,继承大统,不过太子年幼,需要有贤达之士辅佐朝政,北凉王,太子年幼由重臣辅政,是我大乾三百年来的传统,太|祖皇帝亲自留下的祖训,你不会反对吧?”
姬武康狡猾如狐,搬出了大乾太|祖皇帝。
萧天野再强硬,也不能违背太|祖皇帝,否则满朝文武绝不会站在他那边。
萧天野淡然道。
“当然不会,不过夜风清冷,太子殿下年幼,不要继续在外面待着了,去大殿中商议。”
说着萧天野牵起小皇子的手,领着他一步步走入正殿。
姬隆年岁尚小,经过艾柯血淋淋的尸体时紧紧握住萧天野,不敢松开。
八年了,萧天野从未与姬隆这般亲近过,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
未央宫,正殿。
小小的姬隆坐在皇位上,脚尖甚至贴不到地面,双脚空悬有几分可爱与滑稽。
萧天野负手而立,站在皇座边,身姿挺拔气宇轩昂。
对萧天野极度不满的姬景淳也不得不承认,上天给了萧天野一副好皮囊。
“奉常何在?”
萧天野话音落下,百官中走出一人,白面黑须三十多岁。
“奉常轩邈,参见北凉王。”
萧天野上下打量轩邈片刻,道。
“按照我大乾的规矩,为先帝送灵安葬,准备新帝登基,要多久时间?”
奉常轩邈毕恭毕敬地说道。
“先帝要先停灵,再送往帝陵,安葬、封陵寝,前后共需要三十三日,新帝登基所需准备庞杂,最快也要一个月时间,加在一起约六十三天。”
六十三天?
萧天野在心中暗暗计算了下,摇了摇头。
“时间太长了,如果简化些不必要的步骤,让新帝尽快登基呢?”
奉常轩邈苦笑。
“臣已经说的是最简化的过程,国家大事,在戎在祀,岂能儿戏?古礼不可废啊。”
萧天野犯了难,看向杨莲。
“杨莲大人,你觉得呢?”
萧天野在满朝文武中,最信得过的就是杨莲,希望杨莲能说服文武百官。
杨莲倒是直接,说道。
“轩大人所言有理,送先帝入皇陵,辅佐新君继位都是大事,如果不按照古礼,岂不是被北莽、南诏、南唐等国笑话?”
连最务实的杨莲都这么说,萧天野是明白了,礼,这一个“礼”字在百官心中,重如天山。
萧天野定了定神,道。
“既然送先帝入陵,与新帝登基要两个月,就先选辅政大臣,诸位觉得满朝文武谁能做辅政大臣?”
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想第一个站出来,做出头鸟。
等了一会儿张茂见左右都无人说话,主动出来。
“启禀王爷,下官推举两人为辅政大臣,其一,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杨莲,杨大人刚正不阿,学富五车,有古之圣贤风范,可为太子辅臣,其二,前将军刘玄,刘将军乃先帝重臣,沙场悍将。”
张茂推举的二人都不错,但刘玄并不在京城。
刘玄身为大乾前将军,一年中大半年都驻扎在朱楼军镇,防备来自北方帝国北莽的威胁。
“刘将军可担大任,不过前线战事离不开他,除了杨大人外还需有人主持大局。”
“王爷,下官有一人推荐。”中尉齐药走出来,满面笑容。
“下官推荐护国公姬武康,护国公皇亲国戚,论辈分是先帝与新君的长辈,有护国公在,上京城的宵小不敢造次。”
齐药曾经为护国公姬武康的门生,所以推选辅政大臣的事,他不可能推别人。
太常张勋闻言也来了精神,不再装死。
“下官也认为护国公能担此重任,护国公与杨大人一文一武,正好相得益彰,请护国公不要推辞。”
姬武康门生故吏多的好处展露无遗,就算满朝文武生死都被萧天野掌控,他们也敢为姬武康说话。
为何?
法不责众!
萧天野是北凉王,在北凉说一不二,但他还能杀了满朝文武所有跟姬武康有关联的人?
不可能!
所以他们接二连三地站出来,为姬武康说话,推选姬武康与杨莲一起辅政。
“看来杨大人与护国公乃众望所归,本王今日不答应,就是与百官过不去了?”
姬武康嗅到了萧天野语气中的杀气,忙说道。
“北凉王言重了,朝中事务千丝万缕,先帝在世的时候尚且需要朝中百官通力合作,现在先帝不在新君年幼,我与杨大人更要付出数倍的心力,需要百官的配合。”
姬武康很聪明地没有继续威胁萧天野,他看明白了,谁和萧天野这时候对着干,谁就是找死。
不如与萧天野阐明利害,你萧天野想让太子殿下继位没问题。
不过你得让我与杨莲一起辅政,让我来分享权利,这样朝廷才能顺利运转。
萧天野凝视了姬武康片刻,有银蚕蛊在姬武康肚子里,萧天野倒是不担心他会继续折腾。
“既然如此,就由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杨莲大人,与护国公共为辅政大臣!哪位大人有异议?”
萧天野话音落下,就听大殿末尾有人道。
“启禀王爷,下官有异议!”
哎哟?
群臣纷纷朝后面看去,想看看是谁不要命了,敢与萧天野对着干。
“本王记得你,都察院检校——邱真,你有何异议?”
萧天野对邱真印象极深,他是唯一一个敢站出来,站在萧天野这边的官员。
尽管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九品官。
“在下认为北凉王文武兼备、王佐之才,朝廷有杨莲大人与护国公姬武康外,应加上北凉王殿下,才可保大乾江山千秋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