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昭昭一笑,沈鸿轩便晃了神。
“妹妹又何须跟大哥客气。”
不知何时,在沈鸿轩心里,沈思思的身影逐渐的被淡忘。
是夜,沈昭昭刚睡着没多久,因为睡眠浅的原因,听到了墙外有动静。
她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萧熠来了。
萧熠武功高强,这别院的暗卫发现不了也是正常的。
来到沈昭昭的房间后,萧熠不费吹灰之力就摸到了她的床上。
沈昭昭迷迷糊糊的,感觉床榻外面往下陷了一些,知道是萧熠,也没有睁眼:“萧熠,你怎么来了?”
萧熠用手撑着脑袋,斜靠在沈昭昭身边,眼中含着淡淡的笑意,看着睡的迷迷糊糊的女人。
“孤也想要一幅画。”
画?沈昭昭嘟囔着说道:“嗯,明天给你买,给你买。”
听闻此言,萧熠捏了捏她的脸。
沈昭昭嘟着他的樱桃小嘴,巴掌大的小脸依偎在萧熠的臂弯之间,模样诱人。
萧熠低头,在沈昭昭的唇上轻轻的啄了一下,替她掖了掖被角,随后便小心的起身走了。
走之前,他还顺走了被沈昭昭收起来得那幅于钰送的美人图。
第二天早上,沈昭昭醒来,依稀记得昨晚某人好像来过,但是睡得太迷糊了,她也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直到她发现被她收起来的那幅画不见了,她才敢确定。
那某人算是吃醋了?
想到这里,沈昭昭心里竟然有一丝丝的甜蜜。
卢氏的身体在她的调理之下逐渐的有所好转,自从沈鸿轩也搬过来之后,卢氏的情绪也逐渐好了起来。
“母亲,大哥,药来了。”
沈昭昭每天都会亲自煎了药给卢氏送过去,以前是她服侍母亲喝药,如今大哥来了,自然是大哥亲自服侍了。
“大哥小心烫。”
把药递给自己大哥之后,沈昭昭就坐在了卢氏的床边上替她把了把脉。
“小妹,母亲脉象如何?”
沈鸿轩也很是关心母亲的身体,几日下来,母子俩的关系也逐渐融洽起来。
“脉象平稳,母亲只要继续服药,身体就不会出现问题了。”
沈昭昭轻柔的将母亲的手放下,说道。
卢氏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一片欣慰,喝到嘴里的药也不觉得苦了。
伺候着卢氏喝完药,三个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乐融融,沈鸿轩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这样温馨的氛围了。
卢明道进来的时候,看到这样的一幕,心里也欢喜。
“轩儿在此多住几日,你母亲瞧着你也开心些。”
沈鸿轩听到声音才知道二舅来了,立马起身行礼:“鸿轩见过二舅舅。”
卢明道挥了挥手,示意他无需多礼,随后又叫身后的小厮端了一盘荔枝上来。
沈昭昭见到桌上的荔枝,心中一惊,这个季节,怎么会有荔枝?
卢明道指着桌上的荔枝说道:“这荔枝乃隔壁主人相送,与你们尝尝,这些荔枝可是宫中贡品,这邻家主人身份必然不简单。”
那可是太子,自然不会简单了,昭昭心中暗暗想到。
说着,卢明道看向了自己的外甥女,那眼神端的是一个意味深长。
“啊,昭昭也不知他是何人,他也只说自己是一介儒生罢了。”
沈昭昭打了个哈哈,实则是心虚不已。
卢明道笑了笑:“既如此,那我明日可得亲自去拜访拜访这个儒生了。”
故意加重了儒生这两个字,沈昭昭听了更是心虚了。
翌日一早,沈昭昭还在梳妆,便听到宝儿气哄哄的走了进来。
沈昭昭淡淡看了她一眼:“何事如此气愤?”
宝儿脸都被气得涨成了猪肝色:“小姐,那赵崇焕竟然是肃远侯府的庶子!还被接了回来!”
坐在梳妆镜前得沈昭昭却波澜不惊,这件事情她早就已经料到了。
前世,是在太子决心除掉赵崇焕的时候,肃远侯府找到他的,当时费了很大得劲才把人保了下来。
肃远侯府之所以如此,皆因府上没有男丁,肃远侯虽然妻妾成群,却只有女儿。
赵崇焕是肃远侯曾经风流留下的儿子,是私生子,也是侯府现在唯一的男丁。
沈昭昭抚了抚发髻,暗道赵崇焕被接回来,这京城之中的某些人恐怕要坐不住了。
此时,小厮又来通报,说是安阳郡主来别院,拜访沈小姐。
安阳郡主,曾经买过她的香料,记得自然清楚。
沈昭昭立马起身前往会客的大厅。
来到大厅时,安阳郡主正在悠闲地品着上好的碧螺春,对于别院的风光赞赏有加。
“臣女参见安阳郡主。”
沈昭昭不卑不亢的行了礼,“不知安阳郡主前来,有失远迎。”
安阳郡主抿了一口茶,笑了笑:“无妨,最近听闻沈大小姐的母亲身体抱恙,特意来看看。”
随后,安阳郡主让婢女献上了带过来的礼物,竟是千年人参。
沈昭昭知道,这千年人参虽比不得天山雪莲珍贵,但也是难得的药材。
“多谢郡主,母亲身体已无大碍。”
示意宝儿接过安阳郡主的礼物之后,沈昭昭这才开口说道。
沈昭昭有些奇怪,他们两人不过是几面之缘,最多也就是带过几盒香料,此次登门看望母亲不知所为何事。
安阳郡主见沈昭昭收了礼物,眼底便弥漫出了淡淡的笑意。
“不知沈小姐可否带我见见侯夫人,夫人当年的琴艺可是冠绝天下。”
沈昭昭心中讶然,沉思了一会,说道:“安阳郡主这边请。”
安阳郡主跟着沈昭昭,一路上对睢园的景色赞叹不已。
“郡主请。”
很快就到了卢氏住的墨韵堂,下人们见到沈昭昭,恭敬得行礼。
“母亲。”
安阳郡主见到床上的卢氏,立马屈膝行礼:“见过侯夫人。”
卢氏一眼便认出了这是安阳王的嫡长女,安阳郡主。
“母亲身体抱恙,不能下床,还望郡主见谅。”沈昭昭微微福了福身子,向她表示歉意。
“无事,夫人抱恙在身,安阳理当早些拜访的。”
卢氏看着自己才来京城不久的女儿能有好友,心中高兴,对安阳郡主的态度也是相当温和。
几人说了会话,安阳郡主便告别了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