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逐渐凝滞起来,李婶子觉得自己都有点喘不过气。
“弟妹,你回去和那家人说一下,我家乔乔,就算是一辈子做姑子,也不用去他家做那非人的活,还给他家当媳妇,哎呦呦,高攀不上。”
池母平日里的和善,如今柳眉倒竖,倒是能唬人的。
“这…”
“李婶婶,自古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我娘都这么说了,就麻烦您回去回绝了。”
池乔嘴角挂着浅浅的笑容,但是手里的拳头硬了。
怎么办,想打人,想骂人。
想起这本书后续的故事,池乔就恨不得去他家闹腾闹腾。
但是碍于名声,就没有多说什么。
池家母女的回答自然李媒婆就预料到了,毕竟谁也不想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那我走了,池家姐姐。”
李媒婆第一次觉得这个钱拿的这么烫手。
她心里又气又恼,气的是自己为了一点点银钱就这么乱说话。
恼人的是,仲家怎么好意思来求亲呢?
“走吧,不好意思了,我家闺女身体弱,我得好好陪着,生怕出个什么意外,就不起来送了。”
往日,池母铁定送出去,还得站大门口看好远。
这是农村人对客人的一种尊敬。
如今这么不给李媒婆脸,怕是真的恼了。
媒婆心里有些惶恐,也没将就,就跟后面有鬼一样,快步离开了池家。
媒婆一走,娘俩的气氛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池乔知道池母有话要说,也没有开口。
“闺女…”
池母看着女儿,心里也是有些不自然,知女莫若母,之前仲家的二儿子,一副好皮相,就不知道骗了多少人,自己闺女也是为他倾倒。
只是好歹眼里还有这个爹娘,没有做出来什么过分的事情。
但是今日回绝了仲家的亲事,闺女怕是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是不舒服。
“娘,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但是这不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更何况,谁年轻的时候,没有喜欢皮相好的小生,就连娘,也不是看着爹好看。”
池乔打趣了一番,池母年纪大,自然经得住打趣。
但还是轻轻的拍了一下闺女的头,嗔怒道:“就你长了一张嘴,好好的闺女,就和那八哥一样!”
池乔娇憨的笑着,母女两个人也没有因为外人不开心,刚刚那一点点恶心劲,也在打趣中消失殆尽了。
门外。
李媒婆从池家出来之后,行色匆匆的,引起来不少人的注意。
因为正好是晌午过后,村子里还是有不少人的。
“你说这李媒婆去池家干什么”?
“不是池家那个大孙子,金湖要娶媳妇了,这是有好事了?”
“我觉得不是,要是好事的话,成不成的,池家婶子都会出来送送,如今一点脸都没有露出来,我猜十有八九啊,是仲家来恶心人了。”
几个妇人挎着篮子在那里闲聊,声音不大不小,正好传到李媒婆的耳朵里面。
她平日里最得意的就是自己的耳朵,年纪也不小了,听什么事情都能听得到。
现在她恨不得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卤了吃了。
丢人,真丢人。
但是媒婆的本分,还是让她去了仲家,毕竟事情说不下来,也要和人家主家说一声。
…
仲家。
仲长凌正在自己的房间里面读书,但是心思都没有在书上面,满脑子的之乎者也仁义道德。
糊的他脑子转都转不动,只能竖着一副耳朵,听院子里的动静。
“嫂子,真不行,人家池家说了,自己闺女笨拙,不适合当官太太,也就拒绝了。”
“哎呦,李家妹妹…”
……
剩下的仲长凌再也没听进去,现在耳边只有李媒婆的两个字,“拒绝。”
他承认自己那日确实有些卑鄙,但是他不相信,池乔看不出来自己的心意。
她跟村子里的姑娘都不一样,反而很像是当时嫁过来第一个嫂子一样,温婉大方那种。
村子里的姑娘都是干活一把好手,但是他只看见她割点猪草,手上一点老茧都没有。
他也觉得她其实对自己有点情谊的,要不在他念桃之夭夭的时候,脸不会红了。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不知道怎么想的,仲长凌突然把桌子上的东西都扔在了地上。
房间里面传来的巨大声响,把院子里面聊天的两个人吓了一大跳。
这时候从厢房走出来一个女人,虽然年纪看起来很大了,但是算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哎呦,这么大的声音,是要吵死人呢,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女人就是仲家的小妾,桃红,桃红穿着一件薄纱,这是村子里的女人绝对不敢穿的。
一件薄纱轻轻的盖在桃红的身上,已经三十多岁快四十岁的女人,饱满的胸脯看不见丝毫的干瘪。
她知道自己美在那里,因此上半身只穿了一件裹胸,呼之欲出,又盖了一层薄纱,让人想入非非。
下半身只穿了一件桃红色的罗裙,脚上的绣花鞋踢踏着,没有穿上。
露出来晶莹的脚后跟,让人不得不驻足凝望。
或许是因为桃红的美这个年纪才能显露出来,以前都因为年纪轻盖住了美貌。
还是因为被仲家那个便宜爹好好养着,又是从风月场上混下来的人物,没吃过半点亏。
反正是桃红现在是让人挪不开眼睛。
她娇嗔的语调,让屋子里的仲长凌更加烦躁。
于是乎,摔摔打打的声音更大了。
李媒婆又看了一眼桃红,心里对这家开始打怵。
奶奶的,不赚死人钱,不赚亏心钱。
她以后在缺钱,都不能赚仲家的钱,主要是仲家实在是,看起来太邪门了,这家风太歪了。
这时候仲家那个便宜爹,从屋子里面出来,也是袍子没有穿好,怕是在里面不知天地为何物了。
如今被吵到了,心情自然不爽。
“孩他娘,你在说什么,霹雳乓啷的,还让不让人休息。”
李媒婆抬头看看这个不算是日上三竿,怕是都日落西山了。
农村人哪有这样的。
生怕招惹了自己一身骚气,连忙告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