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怡听得仔细,没敢打扰,直到唐乐娇絮絮叨叨说完,才问了她一句,“我哥是不是很厉害?”
“厉害。”千怡由衷说道。
末了,又补充一句:“世子如此独一无二,将来也不知会给你娶个怎样的嫂嫂?”
俩人私下里经常会说些闺房话,唐乐娇并没有觉得这话有何不妥,张口就答:
“这个不都是爹娘做主嘛,若让我哥自己选,只怕一辈娶不到老婆,得做和尚。”
当然,这话她只是说说,她哥不可能做和尚的,因为婚姻大事,媒妁之言,自古是父母做主。
千怡却把这话给听进去了,心下一紧,“为何你哥会做和尚?”
唐乐娇,答:“我哥这人性子极淡,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对美人更是不屑,你说说像他这样的人,若不是有父母替他做主,他能娶到老婆才怪。”
千怡却没再言语,而是望着虚空中发呆,思绪似乎飘到很远,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想。
寝宫外面
唐乐贤随江紫桐来到僻静处,俩人隔得有些距离,周围也没有婢女,说话还是极其方便的。
还没等江紫桐给他行礼,唐乐贤先她一步,双手一拱,谢道:
“唐某替千怡谢过姑娘了,姑娘真是妙手回春,华佗再世。”
江紫桐惊诧,这还是那个冷漠高傲的世子殿下吗?他那高贵的身份竟给她道谢?
太不同寻常了?
同时,她也更加肯定心中那个猜测了。
她忙回了一礼:“世子殿下,这可是折煞民女了,民女让世子殿下过来一叙,是有要事告知。”
“姑娘请说?”
江紫桐,便道:“手术很成功,再调养数月千怡公主便可彻底痊愈,倒时如正常人一般无二。”
江紫桐顿了顿,悄悄观察了一下唐乐贤的神情,发现他面带笑意,又继续道:
“公主与郡主同龄,今年也过了及笄,如今公主身体已痊愈,相信过不了多久,陛下就会给公主议亲了。”
议亲?
唐乐贤心中一怔,他定定地看向江紫桐,忽然有些明白江紫桐为何要与他提及此事。
这是在提醒他早做打算,以免被人捷足先登了吗?
他有些恍惚,连自己都不太确定的心意,就被这个女人看穿了么?
江紫桐见他在发楞,也没有再多言,点到即可,她也不该多管,成不成就看唐乐贤够不够主动了。
这次见面,唐乐贤到底还是没有亲眼见到千怡,毕竟男女有别,但他能隔着屏风远远看一眼,也心满意足了。
千怡也是,知晓在他在屏风后面,心情也是激动的,雀跃的。
因着顾忌千怡的身体,唐乐娇与说了几句闺房话后,就拉着唐乐贤离宫了。
千怡公主的病情被治愈了,这件事可谓轰动不小,朝廷内外都被震动了。
那些起先对揭榜之人议论纷纷的大臣,现在集体闭嘴了,他们怎么都不相信一个小小的民女真的医治好了千怡。
事实却又不容他们辨驳。
朝廷上,不断有大臣为此事递上了奏折,纷纷谏言让江紫桐进太医院。
进了太医院,哪怕再职务再小,都是有官衔的,女人为官虽比较麻烦,却不是仅无绝有。
况且,江紫桐精湛的医术值得留在太医院,为大楚天皇贵胄服侍。
苏璃在文武百官中伫立着,静静地听着众人喧哗,这是他第一次上朝,神色淡定如常,面无波澜。
待众人都喧哗得差不多了,慕容鸿才金口玉道:
“众爱卿,关于民女江紫桐的去处,待会再议。”
言毕,便对太监道:“让人端上来。”
吉公公一甩拂尘,躬身行礼退下,吩咐去了。
很快,太监便端着长长的托盘上来,给每位大臣端上了一碗面条。
看着面前瓷碗中的食物,众大臣有些懵。
圆圆的细细的,长长的,一根一根的,还伴着汤汁,烫碗上还漂浮点缀着几片小葱花。
看起来,色香味俱全,没有到膳点,却弄得众人有几分饥肠辘辘了。
怎么回事,早朝变成了宴席吗?
众臣们措手不及,纷纷惶恐。
他们方才议论的可是,妙手回春的民女江紫桐的去处,此刻是否跑题了?
有人给丞相使眼色,唐学志眼观鼻,鼻观口,纹丝不动。
也有人给二皇子使眼色,苏璃脊背笔挺,所有目光都投向面碗中,不分神。
不得已,太尉大人拱手问道:“不知陛下这所谓何意?”
慕容鸿目光瞥向苏璃,让苏璃给众臣解答。
苏璃,道:“这是大楚朝最新的粮种,叫做面条,是一种叫做小麦的食物制作而成,各位大人尝尝看?”
众人惊诧,纷纷看向卿农司梁大人。
梁大人年过四旬,因为操劳双鬓都已斑白,眼角眉梢褶皱都很深,岁月痕迹很浓厚。
他一听,大楚朝的新粮种,竟然是在他毫不知情的时候出现的,顿时吓得面色发白,栗栗危惧。
‘扑通!’
双膝一软,跪了下来,颤颤巍巍道:“微臣该死,竟不知我大楚朝出了新粮种,是微臣治理无方。”
丞相的上次宴会,朝上的大臣几乎全去了,关于当时没有端上来的‘长寿面’,大伙都还有印象的。
那也有个‘面’字,这有个‘面’字,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吃食?
还有当时餐桌上闻所未闻的瓜果蔬菜,本就在众大臣心中留下了印象。
另有远在千里之外的粮心生态农庄,也逐渐被一些大臣听闻过,大伙心中暗暗猜测,陛下说的新粮种,是否和这两件事有关。
但谁都不敢问。
慕容鸿,抬手道:“梁爱卿不必惶恐,新粮种虽传入我大楚朝,却并未发放给卿农司,百姓还未种植,因此不关梁大人的事。”
梁大人松了口气,与其他大臣一般,端起面碗开始品尝了。
面条是凉的,柔柔滑滑,又带着一丝韧劲,在这炎热夏季吃起来爽口舒适。
众人都觉得味道极佳,很快,一碗面条就被吃个精光,甚至连烫汁都不剩。
霎时,众大人面面相觑,这是什么神仙美味的食物,竟如此好下口。
面条下肚子后,大伙还有些意犹未尽,本来不饿,一品尝反而觉得更饿,每人似乎还能再干掉一碗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