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多亏干妈有远见,请了白案和炒菜师傅,把中午的生意也做起来了,流水这才翻着跟头往上涨。”王泽雷肯定道。
刘浩摇了摇头,笑道:“看来,我爸让我妈当家庭主妇,真是埋没人才了!”
王泽雷点点头,开始宣布最重要的消息:“好了,说正事。这个月净利十万,一共买了八部手机、八台BB机,先前各到了四部,咱们已经用上了,”
“今天剩下的也到了,商家亲自给我送过来了!一共花了四万八。”
“另外,咱四哥四个这月零花钱造了八千。又给每家塞了五千块钱红利,四家就是两万。”
他最后总结:“所以,咱现在手头能动用的现金,还剩两万四。”
“靠!老三!”刘浩立马不干了,“都说了我家那五千不要!你这不扯呢吗?”
“滚犊子!”王泽雷笑骂,“亲兄弟明算账,该咋地就咋地!”
他语气一转,带上点老成:“原本想给咱爸妈都配上BB机、手机,但一想到手里没余钱了,我这心里就空落落的。”
(他这是重生前穷怕了,烙下的病根。)
“再说,下一步干别的也得用钱。所以我的意思是,这次先紧着一位家长来,是哄爹高兴还是骗妈开心,你们自己定。下个月,肯定配齐!”
“我先给我妈!”老四张松涛乐呵呵地接过。
“我先给我爸!”高扬也赶忙说道。
刘浩犹豫了一下,把递过来的手机推回去:“老三,这个你拿回去给叔婶。我爸和干妈都有,别墨迹。”
“切,等的就是你这话,谢了!”王泽雷一点不客气。
……
回到家中,王泽雷将两部崭新的手机和两台BB机放在桌上。
“爸,妈,这是给你们买的。”
母亲王淑香拿起手机,又喜又忧:“这得花多少钱啊?刚挣点钱就这么大手大脚。”
“没多少,一共一万二。”王泽雷语气平静。
“什么?一万二还叫没多少?”王淑香音量立刻高了八度,“光是给咱家就分了五千块钱啊!那刘浩家这个月得挣多少钱啊?妈就说这饭店咱家自己干……”
“妈咪!”王泽雷学着小品里郝建的口音打断她,语气笃定,“我向您保证,以后咱们自己做的买卖,会比这赚钱得多。”
“得了吧!你们四个小子能搞出个饭店已经是撞大运了,还能干啥?”
见母亲不信,王泽雷只好解释:“这些都是从网上学的。过段时间我教您和我爸上网,我还打算开个网吧呢!”
“开网吧?很赚钱吗?”父亲王树插话。
“还行,一天千把块吧。主要是轻松,还能让你们开阔眼界。”王泽雷耐心道。他心想:赚钱其次,关键是得让你们提前接触网络。未来的世界,不懂电脑寸步难行。
“一天一千还不叫赚钱?”父亲倒吸一口凉气,“你小子口气越来越大了!”
“这事慢慢商量。先让我教您和妈用手机吧?”
王树默默拿起手机和说明书,故作镇定:“别小瞧你爹,我好歹是个电工。你把你妈教会就行。”
然而,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彻底暴露了王工的真实水平:
“儿子,这铃声怎么调大声点?”
“儿子,字体能调大吗?”
“快把灯打开!手机黑屏了,啥也看不见了!”
“爸,手机有背光,您按任意键它就亮了。”
面对这样的父亲,王泽雷既好笑又无奈,但更多的,是感受到这份久违的、充满烟火气的家庭温暖。
几天后,中考如期而至。
对于这场决定多数人命运的考试,哥四个压根没“备战”,依旧我行我素,潇洒自在。结果毫无悬念:
刘浩、高扬、张松涛分别以289分、325分、308分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初中学业。
而王泽雷,则爆出最大冷门——他以585分的超高分数,报考了南京的一所中专警校!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把所有人都炸懵了!
当年满分630,510分就能上重点高中。以他的成绩,未来名牌大学几乎是囊中之物。老师校长痛心疾首,但终究是外人。
王泽雷的父母可就彻底炸了!父亲王树抄起扫帚就追:“你个败家子!给老子重读!不然打断你的腿!”
王泽雷一边躲,一边半真半假地喊:“爸!我真没想到题这么简单!随便答答就这分数!早知道我空一半题不答好了!”
“你他妈还气我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