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自己给自己写圣旨
猪八戒的师兄2022-08-11 11:232,843

老杨尚书这是滑头啊,两边都不得罪,最后把球又踢给皇帝。

徽宗可就为难了,左右看看,一眼就看见太尉高俅。

“高太尉,你的意见呢?”

太尉高俅还从那里琢磨呢,这个武值虽然从来没见过,可是却大名远扬啊。看现在的架势,太子推荐武值,恽王这个官家最喜欢的儿子却不支持,这二王相争如何裁决?

正从那里看戏,忽然听到皇帝点名,高俅心里就一哆嗦。

高俅是无德无才,能熬到现在这个位置,完全是因为会陪着徽宗皇帝玩,真才实学差了十万八千里。

皇帝点名不能当缩头乌龟。

高俅出班:“官家,吏部右侍郎责任如此重大,臣以为不宜兼任开封府尹,开封府尹掌管京畿重地大小事物,应该有德高望重、饱学知识担任。武植虽然学识渊博,但是没有主政一方的经验,是否可为开封府尹有待商榷。

太子推荐武植是看重武植的才学,恽王反对是因为武植没有主政一方的经验,所以臣以为如果武植任开封府尹,还需要有一位经验丰富的通判相助。”

别看高俅的官儿是玩出来的,这番话却比老杨尚书更圆滑。

武植你可以当这个开封府尹,但是因为你没有主政一方的经验,那就得给弄一个通判。

这通判是干嘛的?开封府府尹副手,但是他受双重管理,一面受开封府尹的管理,另一面可以直达天庭,直接向皇帝汇报开封府的大小事宜。

也就是说,开封府的通判就是监军。

徽宗皇帝很满意:“高太尉,谁可为开封通判?”

高俅眼珠转了转:“我大宋人才济济,小小通判可任职之人比比皆是,但是为了能让翰林学士快一些掌握开封府的大小事宜,臣以为这通判人选应该从开封府官吏中选拔。”

徽宗皇帝很满意:“高太尉之言深合吾意。武植。”

武植正支棱着耳朵听着呢,听到现在终于尘埃落地,皇帝招呼心中一喜,急忙出班:“臣武植拜见管家。”

徽宗和颜悦色的道:“武植,诸位大人的论述你也都听到了,你对任职开封府尹有何想法?”

武植心说:怎么问我啊?这要做入职的讲演吗?还是说做一番自我论述,能让皇帝和文武百官点头同意,这叫竞选宣言吧?

武植眨巴眨巴眼睛:“启奏官家,臣以为臣还是当翰林学士更比较合适。”

这句话徽宗也惊讶,文武百官也惊讶,哪有到嘴的肥肉往外吐的道理。这位翰林学士在玩什么?

徽宗皇帝好奇心爆棚:“武学士这是何意啊?”

武植道:“启禀官家,臣在东平府的时候,任职推官、兵马都监兼经历司主官,虽然位卑职小,但是臣却发现一个问题。”

徽宗皇帝兴趣大起:“发现什么问题?”

武植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麻雀虽然很小,也需要正团结一致,才能展翅高飞翱翔于天际。开封府数十倍于东平府,给臣的感觉确实大而不实、大而散沙、大而各自为政。这样的一个开封府,需要一位有主政一方经验者为府尹,否则,如果强行上任的话,只怕会误了国家大事,给官家脸上抹黑,给大宋抹黑。”

一人出班:“启禀官家,武学士能一语中的,看破开封府的弊端,就说明武学士一定有能力做好这开封府尹。”

说话之人是谁?吏部侍郎李千山。

另外一位吏部侍郎不乐意了:怎现在就支持上了,难道武植真是你女婿不成?对!你女儿一直住在武植的学士府上,看来你真的有心把你这再婚女儿嫁给武植啊,我岂能让你如愿?

王德立即出班:“启禀官家,武学士有哗众取宠之嫌,武学士到这汴京城总共不过数月,与开封府已从未打过交道,就将开封府贬的一文不是。不知武学士是从何地知道开封府如此的不堪?是否武学士早就深入过开封府?”

这就可是诛心之言,杀机四伏,出手就是杀招。

武植平静的说道:“梅花楼纵火一案到现在为止,开封府没有派遣一个衙役前往现场调查情况。第二,开封府通判一直存在,还是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情,是通判不合格,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还是通判已经与府尹打成一团,不知王大人如何看待?”

这两个问题没法回答。

别说王德,就算他主子运恽王也没法回答。

太子道:“武学士说的好。看来整个开封府都已经坏掉了。武学士一语中的,就说明武学士目光锐利。开封府就需要武学士这样一个明察秋毫的府尹。”

恽王道:“武学士说的有一定的道理,通判失职非是通判之责,而是当通判的人失职,对不合格者必须撤换,而通判不能不设,开封府通判一职乃先皇设置,所以开封府通判必须严选能者担任。”

太子微微一笑:“恽王,本宫何时说过要撤销开封通判一职?”

恽王顿了顿,心中大怒,心说:被武值这家伙带偏了。

恽王干脆不搭理太子,而是直接向徽宗道:“父皇,儿臣举荐开封府推官李良为通判,此人文治武功很是出色,必能在通判一职上大放光彩。”

太子道:“不妥,推官不过七品,如何可以直接越级成为通判?就算从开封中就地提拔,也得按规矩办事,先皇设立开封通判一职,不是为了好看,而是要能够起到辅助开封府尹的目的,一个小小推官,想直接越级成为通判,此人是否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志?”

恽王道:“太子,我朝用人素来不拘一格,用的是才,而不是看人。”

太子微微点头:“既然看才,恽王因何对武学士挑三拣四,难道说武学士之才不足吗?”

转了一圈原来在这里等着,没谁说太子软弱无能?绝对是谣传。

谁敢说武值才不足?谁敢说就是直接往徽宗脸上抽嘴巴子,不想活了?

谁都知道高俅不学无术,但是你敢说吗?谁都得规规矩矩称呼一声太尉大人。因为这是徽宗提拔的,你说个不字试试?

恽王哑巴了。

恽王有才但不代表有能力,至少现在恽王辩不过太子。

恽王心中暴怒,咬牙切齿的心说:武值,你这个混账东西,本王如此看重你,你却置之不理,本王一定要把你凌迟处死,方解心头之恨。

恽王压压火气:“不知太子心中的通判人选为何人?”

太子道:“长期人选正在思索中,”

恽王大喜,正要抓住太子把柄开口,太子已经接着道:“但此时谈的不是长期,而是现实,现在需要武学士快速熟悉开封府,所以,本宫给武学士寻了一位短期人选,以助武学士快速掌握开封府。”

恽王咬牙道:“何人?”

太子似乎猜出恽王心中所想,微笑着说道:“就是本宫。”

恽王震惊!

恽王决定了,不管太子推荐谁自己都否决,鸡蛋里挑骨头也给否决。

现在太子推荐自己为开封府推官,这绝对出乎恽王意料,震惊的恽王张大嘴巴不可置信的看着太子。

堂堂太子之尊要给武值打下手!太子对武值的辅助之心有多重?

“太子不可!”

一人出班。

武值认得,正是蔡攸,这位参加过自己的乔迁宴。

蔡攸道:“太子为君,岂可屈于臣子之下?太子虽一心为大宋社稷,为官家解忧,但是,与法理不合。

臣以为,武学士才学足矣担当开封府尹一职,通判只起到辅助作用而已,委派一名熟悉开封府事宜之人即可。

蔡攸不才,愿为临时担任此职,武学士熟悉开封府事宜之后,立即辞去此职,请官家恩准。”

徽宗龙心大悦:“好好好!太子为国劳心,为吾分忧,蔡攸忠义,好好好,蔡攸可为临时通判,诸位卿家还有何话讲?”

还讲什么?

再讲你能挤掉蔡攸去当开封府通判?

蔡攸你这家伙太无耻了,为了讨好太子,竟然以龙图阁学士、淮康军节度使、宣和殿大学士、枢密院事的身份给武值当副手,无耻到你这种地步,我们学不来。

“臣等复议。”

徽宗哈哈大笑,“好!加封武值为开封府尹,蔡攸为通判。武学士,速速写圣旨。”你这翰林学士先把这道圣旨写完再去上任。”

这可是无上的荣誉啊。

翰林学士可不光武值一个,有好几个,但是自己给自己写圣旨可是千古第一人。

继续阅读:第430章 武值终于坐镇开封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武大郎,开局遭潘金莲喂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