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看着激动的黄掌柜,问道:“今天卖了多少本书?”
黄掌柜问道:“公子不妨猜一猜。”
太子心头思考一番,抢先说道:“我猜卖了五千本。”
黄掌柜摇头道:“赵公子的猜测差了很多,用了您的名义宣传,《三国演义》售卖万人空巷,彻底在京城爆火了。”
太子听着万人空巷这个评价,再度拔高数量,惊讶道:“莫非超过了一万本?这数据怕是不可能。”
李凡正色道:“不止一万本,如果只有一万本,黄掌柜不会这般欣喜。我估计,已经突破了两万本。”
太子皱眉道:“李凡,不可能吧。”
黄掌柜连忙道:“公子真厉害,各处书店汇总的销量已经突破两万本。”
太子彻底愣住了。
销售第一天卖出两万本,这个数据太恐怖了。
太子心中估算着,说道:“京城周边各县的数据,暂时拿不到。更远的府城销售,暂时也没有。”
“即便其他地方没有京城这么多,一处处地点叠加也不会少。”
“《三国演义》第一本的销售数据,至少不低于二十万本。”
太子看向黄掌柜,问道:“能达到这个数据吗?”
黄掌柜说道:“如果没有借助太子和陛下的旗号,能卖二十万本就顶天了。现在打着太子和陛下的名号售卖,目标是一百万本。”
太子皱眉道:“不可能吧。”
黄掌柜解释道:“后续的销售,除了文华楼外,其他的书商反应过来,也会大批购买的。所有的书商一起购买,一百万本的销量只多不少。”
太子心中默默算了一笔账,摇头道:“一百万本的销量,需要很长的时间。可是一百万本的毛利,也才三万两银子。扣掉成本、人工,赚的钱不会太多,这是个辛苦钱啊。”
李凡笑道:“目前是第一本,后续还有第二本、第三本等陆续上市,即便赚钱不多,却是细水长流,一直能赚钱。”
几万两银子在太子的眼中是九牛一毛,在李凡这里却不少了。
黄掌柜赞同李凡的分析,点头道:“李公子说得对,一本一本的书叠加,未来影响力增大,也能赚很多钱的。”
太子点头,没有再多说。
黄掌柜禀报完售卖的消息,就起身去前院大堂忙。三国演义卖爆了,文华楼的人都很辛苦,需要犒劳一番。
库房的书缺货,还得找印刷的人加印,为后续售卖做准备。
今天的账目,也要记下。
诸多事情都要黄掌柜来安排,所以事情很多。
李凡和太子也没有再逗留,各自分别。
太子没有回东宫,直接来到宫中见皇帝。他想着三国演义卖爆了,走路都带风,很急躁的跑入宫殿道:“父皇!”
皇帝看到太子毛毛躁躁的,呵斥道:“你这毛躁的样子,哪有太子的威严?”
太子摆手道:“父皇,太子的威严不是靠几个动作养成的。太子的威严,应该来自于造福百姓,应该是将来能守好祖宗的江山社稷。”
皇帝也是愣了下。
太子的话倒是颇有道理,能守住祖宗的江山社稷就很不错了。
只是,皇帝也不习惯夸奖太子,哼声道:“歪理邪说。”
太子道:“父皇,些许小事情,不必在意。”
皇帝板着脸道:“朕听说,你今天又带着人出宫去鬼混了?”
太子皱眉道:“怎么父皇眼中,儿臣不是不学无术,就是只知道鬼混呢?我今天出宫,去找李凡了。”
皇帝沉声道:“李凡的诗词,当世一绝。李凡刚入国子监,把国子监的典籍整理得井井有条。你天天找李凡,怎么没学到呢?”
太子辩解道:“父皇,诗词不重要,治理也不重要。”
皇帝呼吸微微急促,眼中有怒火在闪烁,手撑在案桌上,已然是准备要收拾人,呵斥道:“你说什么最重要?”
太子认真的想了想,回答道:“儿臣觉得身为一个皇帝,最重要的是亲贤能远奸佞,以及知人善任。”
“远离了奸佞,任用了贤臣,国有铮臣,朝廷不会有歪风邪气。知人善任,让官员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让他们各司其职,自然蔚然大治。”
皇帝原本要施展打狗棍法的,听到太子的话又有些欣慰。
见解比较浅薄,不够全面。
可是从太子这个混不吝的口中传出,倒也长了些见识。
太子眼中掠过狡黠神色,快速道:“父皇,李凡的《三国演义》今天开始售卖。您猜一猜,一共卖了多少?”
皇帝也全程看了书,每天都在追更。
这是他的娱乐活动。
皇帝对三国演义的评价极高,也觉得能火爆,猜测道:“恐怕不低于五千本。”
太子撇嘴道:“您也太低估《三国演义》了,这样好的书才卖五千本,瞧不起谁啊?这本书卖了两万本,而且只是今天在京城的销量。李凡的书,彻底火爆了。”
嘶!
皇帝彻底震惊了。
一本小说一天卖两万本,这是绝无仅有的销量了。
虽然卖书的价格不高,一般二三十文钱一本,钱不算多,可这样的销量也让皇帝感到不可思议。
皇帝心中赞叹一番,转而又盯着太子,呵斥道:“你看人家李凡,小小年纪就写出这样的好书,又能处理事务,才能俱佳,一点不让人操心。再看看你,一把年纪吊儿郎当的,像什么样子?”
太子脸上的神情僵住。
自己来见父皇,就想分享下李凡的书卖得好,怎么从李凡身上,又扯到自己的身上来了?
太子眼珠子一转,连忙道:“父皇,东宫还有事儿,儿臣先回去了。”
声音落下,太子转身离开了。
皇帝看着太子离去的背影,忍不住摇了摇头。
太子还是顽劣得很,太浮躁。好在太子亲近李凡,好好培养李凡,让李凡规劝太子,辅佐太子,或许能改变太子的性格。
皇帝的想法,李凡不清楚。
他回了小宅后,仍是踏踏实实的做事,白天去国子监做事,晚上回家写书,同时准备和北蛮谈判的事情,尽可能了解北蛮的资料。
时间流逝,转眼十来天过去。
这一天,是李凡休沐的时间,李凡一大早回了一趟大康庄。
没了柳忠克扣庄户,薛山又照顾村民,李凡更留下了钱买耕牛和种子,庄户们都忙碌起来,村子恢复了生机。
在大康庄逛了一圈,李凡带着薛刚返回小宅继续写书。
在李凡写书的时候,薛刚匆匆来了,禀报道:“公子,黄掌柜在外面求见。”
李凡道:“请他进来。”
薛刚去传话,不一会儿,黄掌柜急匆匆进来,行礼道:“公子。”
李凡说道:“黄掌柜亲自来,有什么事情吗?”
黄掌柜一脸激动神情,笑着道:“我今天来,是给公子送稿费的。从刚开始的一路火热,到现在趋于稳定,可以结算第一笔稿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