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有德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咬着牙道:“怎么回事,为什么突然有这么多人围攻我秦家?这些胆大妄为的刁民,怎么敢来我秦家泼粪的?”
门房低着头,一言不发。
平常时候,百姓从相府外路过,都低着头加快速度走,不敢有丝毫的停留。
今天却凶狠暴躁,全无昔日的温顺,更没有对相府的敬畏。
一切,透着不同寻常。
司马益杀气腾腾道:“秦相,刁民作乱,必须要严肃处置。我建议,立刻调动你府上的人抓捕刁民,把人全部送去京兆府问罪。”
王泰吉直接道:“干脆通知京兆府尹,让京兆府出面抓人。抓一批杀一批,才能杀鸡儆猴。”
崔博远点头道:“刁民该杀。”
李虚也在下方角落坐着,眼中却有着思索神色,缓缓道:“秦相,这事儿有些不对劲。”
秦有德沉声道:“你觉得哪里不对劲?”
李虚分析道:“这事儿很奇怪,今天的大朝会上,老康王突然出现,跟着周云逸等人一起弹劾,范锦、刘章等主战派也纷纷表态弹劾。”
“之前对秦相很不满的陛下,却强势庇护。”
“单是这些也就罢了,算不得什么特别古怪。”
“可是朝会刚刚结束,陛下偏袒秦相的事儿就闹得满城皆知,无数百姓说陛下仁德,说陛下不愿意处理自己人,都觉得陛下好。”
“同时又一致的说秦相自私,说秦相不忠不孝,辜负了君恩,辜负了陛下对您的信任,说您是国贼。”
李虚沉声道:“更有人胆大包天,跑到相府外砸臭鸡蛋之类的,一连串的风向太密集,有太多巧合。”
嘶!
秦有德倒吸了口凉气。
瞬间,想了很多。
秦有德思来想去,更是难以保持平静,越想越觉得恐怖,越想越觉得皇帝言行不一,不像真正庇护他的样子。
皇帝曾说,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皇帝曾说,他不负皇帝,皇帝也绝不辜负他。
当时秦有德心潮澎湃,很激动和自豪,觉得自己果然把皇帝哄得团团转。有皇太后之前的撑腰,皇帝不可能处置他。
现在,却觉得心底发冷。
皇帝的这些话传出去,现在却变成看对他的攻击,因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是说他没用。
秦有德沉声道:“你们觉得这事儿,会不会是陛下在幕后运作呢?”
李虚回答道:“卑职觉得是陛下,唯有陛下才能大范围的煽动民意影响百姓。单是周云逸等人,做不到这个地步,也没有人敢冲击相府。”
王泰吉神情也转为凝重,点头道:“似乎,真是这个道理。”
崔博远皱眉道:“陛下怎么能这样呢?皇太后出面,陛下已经同意撒手。干脆,再一次请皇太后出面。”
其他人纷纷开口。
一个个说着话,都一致判定皇帝在背后运作,是皇帝要处置秦有德。
只是皇帝的手段太高明,竟然塑造了皇帝偏袒秦有德的迹象,塑造了皇帝仁君的形象,反衬出秦有德自私自利不忠不孝。
秦有德思索良久,沉声道:“局势相当不利,只能去找皇太后了。”
王泰吉道:“秦相,我先回家,静候您的消息。”
崔博远也说道:“我也先回户部,安稳人心。”
所有人纷纷告辞。
只是大门口被堵住,还有百姓泼粪砸臭鸡蛋,他们不能走正大门出去,全都是走后门离开。
秦有德乘坐马车走后门,一路来到皇宫外求见皇太后。
正常情况下,外臣不能见后宫的嫔妃,包括皇太后也一样。
既防止干政,也禁止出意外。
秦有德身为大周的宰相,有足够的话语权。皇太后又是八十岁的老人,不可能生出什么意外,所以报信的太监一路到了皇太后寝宫。
皇太后今年就八十岁,身体不错,耳不聋眼不花,胃口也不错,牙齿都没有掉落太多,精神很好。
皇太后在御花园中拄着龙头拐杖散步,也晒着太阳。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嬷嬷,小心翼翼的搀扶着皇太后,走得慢,却稳健。
皇太后正色道:“哀家听说,小金子犯错死了?”
老嬷嬷道:“有这回事儿。”
皇太后却丝毫不在意,轻笑道:“皇帝终究是皇帝,反正是他们君臣的事情,老婆子不适合管太多。”
老嬷嬷笑道:“陛下一贯孝顺,最是心疼娘娘。奴婢听说,陛下已经在筹备着,为您准备八十寿辰的事情,听说要热闹热闹。”
皇太后眼神欢喜,却道:“热闹自然是好的,太浪费也不行。皇帝厉行节约,我这个老婆子铺张浪费,岂不是给儿子丢脸吗?”
老嬷嬷道:“陛下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在,陛下就开心,就是有娘的儿子。陛下心中,高兴着咧,更何况您没用什么钱。”
皇太后问道:“今天大朝会,有些什么乐子?”
老嬷嬷连忙说了康王参加大朝会发飙,又有周云逸等人弹劾秦有德,却被皇帝压了下去的事情,说皇帝拂袖离开,不准人再弹劾秦有德。
皇太后有些浑浊的眼中,掠过一道精光,赞许道:“皇帝终于学聪明了,这人啊,尤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怎么能直接处置人呢?”
“直接杀人,就成了刀。”
“皇帝是执刀的人,要杀人也是借刀杀人,不能什么都亲力亲为。”
“咱们等着看戏,皇帝肯定还有后手。”
话锋一转,皇太后哼声道:“康王这个皮猴子,也不知道来看看我这个老嫂子。都说长嫂如母,当年他是我带着的,竟然不来宫中。”
老嬷嬷道:“康王一向尊敬您,估计有些忙。”
皇太后哼了声道:“他是瞎忙,这狗东西滑不溜秋的,一点不老实。”
在皇太后和老嬷嬷聊着天散着步,走了一段距离在御花园的凉亭坐下闲聊,有宫女到老嬷嬷的身边,低声说了一番话。
老嬷嬷摆手让宫女退下,笑道:“娘娘,外面还有一桩趣事儿了,和秦相有关的。”
皇太后问道:“什么事儿?”
老嬷嬷说了坊间对秦有德的谩骂,说秦有德自私自利,说秦有德不忠不孝,以及有人去攻击秦家。
皇太后笑道:“皇帝的手段,的确是快,转眼就逼迫秦有德。这才对嘛,要处置一个臣子,怎么能亲自出手,有的是手段逼迫秦有德。”
老嬷嬷说道:“也是娘娘您教得好。”
皇太后颇为得意。
她的儿子,自然遗传了她的手段和聪明。
主仆聊着天,没过多久,又有宫女来了,禀报道:“太后娘娘,宰相秦有德派人递上折子求见。”
“不见!”
皇太后干脆利落回绝。
宫女转身就离开了。
老嬷嬷道:“娘娘直接回绝,不委婉些吗?”
皇太后眼中闪过锐利神色,沉声道:“哀家靠的是儿子,又不是他秦有德。仗着先帝的器重,以及皇帝的倚重,就开始放肆。臣子,就要有臣子的规矩,不能僭越。”
老嬷嬷点头应下。
去传信的宫女一路出宫,很快来到宫外,看着等待太后接见的秦有德,直接道:“秦相,太后娘娘不见,您请回。”
说完,宫女转身离开了。
秦有德脸色变得苍白,身体一颤,摇摇晃晃回到马车中,心中彻底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