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走出大厅,王寺也跟着出来。
一路出了贾家后,王寺说道:“李公子,这就谈妥了?”
李凡笑道:“他是聪明人,知道该怎么选择。更何况,他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王寺点了点头,却似懂非懂。
李凡嘱咐道:“王寺,留下一个人盯梢,贾芸去哪里,锦衣卫的人就去哪里,随时跟着,他不能出意外。”
王寺立刻布置了下去。
事情处理完,李凡和王寺一路往锦衣卫去,要先和洪忠汇合听听情况。
李凡到了锦衣卫等着,不到一刻钟,洪忠也布置完回来,急切道:“李公子,劝说贾芸是否顺利?”
李凡点头道:“一切顺利,贾芸会撤回状告太子的弹劾,转而状告宁王。”
“好,终于成了。”
洪忠也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锦衣卫擅长调查消息,也能提审罪犯,撬开罪犯嘴中的诸多消息。可是遇到了问题,却不擅长给出解决的策略。
李凡提出策略,锦衣卫只需要执行,一切就简单了。
洪忠道:“李公子,我们入宫见陛下。”
李凡点头应下,和洪忠一起入宫。进入垂拱殿,齐齐向皇帝行礼。
皇帝迫切道:“情况怎么样?”
洪忠没有立刻表态,反而是看向李凡,示意李凡先说。
李凡主动道:“陛下,臣见了贾芸,他同意了撤回对太子的弹劾,转而上书弹劾宁王,风向很快要变了。”
洪忠接过话道:“陛下,臣安排了人在坊间散播消息,很快会掀起波澜,会有无数人说宁王狼子野心,说他表面是替太后贺寿,实际上是为了谋夺太子之位。”
皇帝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终于到这一步。
漫天的舆论下,他倒要看宁王被泼脏水,会怎么应对接下来的事情?
这一回,让宁王尝一尝被泼脏水的滋味。
不,也不是泼脏水,栽赃太子的事情,本就是宁王在背后运作。其他的人,没人敢生出这样的心思,专门去栽赃太子。
皇帝吩咐道:“下去吧,朕安排接下来的事情。”
李凡和洪忠离开后,洪忠回了锦衣卫,李凡一路回了东宫。
太子被关在东宫,攒了一肚子的气。
他没杀人,凭什么这么对他?
只是,太子没有大吵大闹,在东宫思考和贾桢发生的所有细节。即便他仔细琢磨,也琢磨了些贾桢本就有寻死的心思,却没什么消息。
见贾桢之前,他只是派人接触,没有更多的交谈。见面后没多久,贾桢就自杀了。
太子苦闷的坐在殿内,没去处理政务,也没心思读书。
魏忠等太监见状,也没法劝。
东宫属官,更是没管。
司马益这个太子太傅都很少管事儿,大多数时候说患病没来,其他的东宫属官更是没管。
太子生闷气时,李凡行礼道:“太子!”
太子看到李凡,欢喜道:“妹夫,我的事情,查得怎么样了?”
李凡点头道:“事情已经办妥,接下来太子等着看戏就行。”
太子问道:“谁指使贾桢自杀害我的?”
李凡回答道:“目前的指向,可能是宁王。实际上,我们也没有查到确切的证据,因为贾桢这个唯一知道真相的人都死了。”
“贾桢一死,所有的线索都断掉。目前的推断是宁王,贾芸也不会再控诉太子,会控诉宁王胁迫他儿子自杀。”
太子皱眉道:“贾桢为什么受到胁迫呢?”
李凡没有隐瞒贾家的事情,把锦衣卫查到的贾芸欠账,以及孔家贩卖私盐,涉及走私的事情说了,以及贾桢自身的性格。
全部事情说完,李凡道:“贾芸要控诉,锦衣卫也会运作让无数百姓议论,让宁王尝一尝百口莫辩的滋味,看看他如何解释?”
太子咬牙道:“宁王叔真是可恶,亏我如此信任他。没想到,他心思如此歹毒。”
李凡说道:“人心险恶,太子明白就好。”
太子愤怒后又迅速欢喜起来,沉声道:“咱们这一回,好好凑热闹,看宁王叔怎么收场?魏忠,你给我盯着皇城外,看贾芸什么时候告状,本宫等着消息。”
魏忠见自家太子恢复精神,欢喜道:“奴婢这就去。”
东宫瞬间活了过来,而此刻的皇宫外,有许多官员来叩阕,要严惩太子,要为贾桢讨还一个公道。
有言官有勋贵,足足二十余人。
所有人昨天就在叩阕,皇帝表态说要调查,让百官给一点时间,他们当天下午回去了。今天又再一次来叩阕,要逼迫皇帝早一些处置太子。
所有人叩阕时,议论声还在。
一些人是一腔热血,觉得太子不应该如此违法乱纪,必须要给一个说法。有人是别有心思,要借此给太子泼脏水,要让太子丢脸。
在所有人议论中,不远处,贾芸带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来了。
一双双目光,都落在贾芸身上。
“来了,贾芸又来了。”
“贾芸失去儿子,他不出现,就名不正言不顺。有贾芸在,才能确保事情的顺利。”
“有贾芸冲锋,咱们才能捍卫正义。”
一些人小声议论着,而不远处的禁军,以及锦衣卫都在盯着,是为了确保出事情,早就安排人看着。
贾芸手中还捧着贾桢的牌位。
在所有人的关注下,贾芸到了皇城外广场,走到人群最前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高高的举着牌位,喊道:“臣贾芸,叩拜陛下。”
“臣弹劾宁王赵坚,胁迫犬子贾桢,以自杀的方式栽赃太子,请陛下主持公道。臣贾芸,叩请陛下主持公道。”
说着话,贾芸再度叩头。
哗!!
此话一出,周围瞬间炸了。
许多人齐刷刷的看过来,看贾芸的眼神中充斥着不可思议,以及难以理解的神情。
不是弹劾太子吗?
怎么弹劾宁王?
所有人满脸疑惑,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情况。可是负责盯着的锦衣卫早已经转身,快速的往宫中跑去禀报了。
时间不长,锦衣卫再度回来,高声道:“陛下口谕,贾芸为什么弹劾宁王?莫非又要栽赃宁王。”
贾芸高声道:“回禀陛下,臣回家搜寻,发现我儿留有遗书,说是受宁王的胁迫,才不得已采取如此手段。”
锦衣卫道:“遗书何在?”
贾芸拿出他伪造的遗书,高高的举起。
锦衣卫接过遗书,转身又快速入宫。没过多久后,宫中就传出旨意,召贾芸入宫觐见,以及安排人火速去宁王府传旨,召宁王入宫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