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京城的官道上。
太子和李凡都骑着马,不急不慢的赶着路。即将到七月,天气愈发炎热,晒得人有些蔫蔫的,可是太子和李凡的精神都很亢奋。
出去奔波月余,终于回来了。
太子看向李凡道:“妹夫,咱们在黄河一战取得大胜,你说父皇会不会有嘉奖。”
李凡说道:“咱们也没做什么事儿,嘉奖什么的无所谓。毕竟我要考科举,如果我有进士出身,陛下一定会不吝嘉奖的。”
现在提拔李凡,也可以,却没太大用。
李凡现在是个举人身份,说出去丢人。
任何一个在朝中的文官,除了不需要考科举的宗室子弟,凡是主要的文官都有进士身份。
能做到六部尚书的人,至少是二甲进士出身。
能成为宰相的人,大多数都是一甲进士,是能位列一甲前三的人。
科举考试,会试上榜后都有进士身份,都能参加殿试。殿试虽然有排名,只要不是忤逆作弊,不会黜落功名。
一甲前三是宰相的候选人,起步是翰林院修撰。
二甲前七名是六部尚书候选人,也是朝中高层的根基。
不是说考中一甲前三和二甲前七,就一定能成为宰相和各部尚书,而是有了一个出身后才有足够的上限,提升速度也更快。
你一个举人出身,学问不行,会被人背后蛐蛐。
太子也知道科举的重要性,嘱咐道:“现在回了京城,距离开恩科不远了。妹夫,一定要抓紧备考,可别让人失望。”
李凡也点了点头。
考试是必须参加的,有足够的科举成绩,才不会给老师丢脸。
同时,才能风风光光的迎娶曹悦。
太子想着林威的事儿,沉声道:“林威是秦有德的门生,这厮被杀,按照你的策略封锁消息,把情况告诉父皇,不知道父皇会怎么处置秦有德。”
“依我看,秦有德这样纵容门生为祸百姓,毫无底线,毫无脊梁,这样的人就该直接处置算。偏偏,父皇当宝留着他。”
李凡道:“相信陛下,一定会处理好的。”
太子点头,和李凡继续赶路。
走了一段路后,就见前方的官道上,魏忠骑着马来了。
之前,太子和李凡一起去黄河大营,魏忠也跟着去。押解俘虏临近京城,太子让魏忠先一步回去打探消息。
魏忠骑着马来到太子身边,向太子和李凡行礼后,迅速道:“太子,秦有德辞官了,吏部尚书杨奇接任了宰相。”
太子惊讶道:“怎么回事儿?”
魏忠连忙阐述朝中的变化,说秦有德带着司马益、王泰吉等人入宫觐见皇帝,要弹劾太子杀林威的事情,说都是李凡蛊惑,要处置李凡。
从林威的事情开始,到朝堂弹劾,最后民心沸腾秦有德辞官,以及提拔了杨奇,而周云逸接任吏部尚书的事情。
全部的情况说完,魏忠道:“大致是这么个情况,目前杨相得知太子返回的消息,已经在城门口等待,要迎接太子凯旋。”
太子听完消息大为振奋,秦有德这个毫无骨气的奸相垮台了。
真是普天同庆的好事儿。
可是,太子的笑容很快隐去,沉声道:“你刚才说秦有德辞官,父皇竟然封他为太师。这个老东西犯下大罪,父皇怎么还这样呢?父皇真是老糊涂了。”
魏忠讪讪一笑。
这话,他不敢接。
李凡心思一转,很快厘清了其中的线索,分明是皇帝借助林威的事情发难,一步步把秦有德逼到了辞官的地步。
偏偏,皇帝还得了个仁君的名声,不明缘由的官员都对皇帝好感爆棚。
秦有德虽然得到太师的身份,享受着荣誉。可是以后走到哪里,都有百姓骂秦有德自私自利不忠不孝。
秦有德,算是毁了。
在这个前提下,秦有德不可能再复出。
皇帝的手段如春风化雨,悄无声息的拿下秦有德,真是杀人不见血。
不愧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尤其是一直不管事儿的杨奇当宰相,挡了崔博远的道,崔博远等投降派肯定会针对杨奇,导致杨奇会偏向主战派。
现在,主战派占了优势。
朝中的情况清晰后,李凡沉声道:“太子,陛下出手如羚羊挂角,巧妙无双。如果你能有陛下三成的功力,足以当一个明君了。”
太子眨了眨眼,一副惊讶模样,说道:“我看父皇都昏头了,有高明巧妙吗?”
李凡道:“很高明!至少好几层楼那么高明。”
太子点头道:“咱们一边走一边说,你仔细给我掰扯掰扯,我一时间想不透。还得是你这样的读书人,脑子才聪明。”
李凡点头应下,一路往回走。
当队伍来到皇城门口,杨奇领着队伍在门口等候。
杨奇看着押解着物资和俘虏回来的太子一行人,主动上前道:“老臣杨奇,拜见太子殿下。”
太子主动回礼道:“杨相今天的气色不错,这人嘛,就是要当宰相。你一贯是有能力的人,好好干,本太子看好你。”
杨奇笑道:“臣谨记太子教诲。”
太子一贯直接,也莽撞。
可是,皇帝就这么一个儿子,太子性格强势些,做事情莽撞些也正常。
杨奇继续道:“陛下早就知道太子返回,让臣前来迎接,请太子殿下带着队伍入城。陛下如今,在宫中等候多时。”
太子颔首道:“本宫知道了,回城。”
军队押解着三千多北蛮俘虏入城,许多百姓纷纷聚集过来,在城门口及城内街道两侧看着,都是一脸好奇的样子。
一个个百姓看到被绳索套着,捆了双手,低着头赶路的北蛮,见北蛮也是两只眼睛一张嘴,许多人都议论起来。
一直以来,北蛮凶猛。
许多百姓闻之色变,对北蛮无比惧怕。
有人说北蛮都是三头六臂,獠牙很长,凶狠无比。还有说北蛮状若夜叉,力大无穷。更有人说北蛮嗜血,还会生吃人……
无数人惧怕背叛。
现在,亲眼看到北蛮的样子,见许多北蛮低着头,个子也不高,心中的惧怕没了。
太子骑着马赶路,看到百姓的好奇,以及百姓的兴奋,心中无比自豪。
大周,就该如此。
大周岂能怕区区北蛮。
一行人入城,太子安排军队押解着俘虏去军营控制起来,带回的钱财物资也全部先放在军营后续交给皇帝。
一切安排完,太子才和李凡一起回宫。
回到了垂拱殿内,杨奇高声道:“陛下,太子和李凡回来了。”
皇帝颔首道:“辛苦杨卿了。”
“臣不辛苦!”
杨奇完成任务就不再多说,毕竟皇帝和太子、李凡关系亲近,肯定有事儿要说,就主动告辞退下。
大殿中只剩下皇帝、太子和李凡。
皇帝打量着太子,见太子瘦了些,却目光坚定,神采奕奕,眼中有赞许神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太子去前线这一次的历练,果然是很好。
皇帝勉励道:“太子去黄河大营的事情,做得不错,远超朕对你的期望。”
太子得了肯定,激动道:“父皇过奖了,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皇帝微微点头,目光这才落在李凡的身上,感慨道:“李凡,你这一回出使黄河大营,不仅圆满完成任务,还促成击溃北蛮的战事。”
“没有你的运筹帷幄,没有你的预判,岳鹏举就不可能取得这样的大胜。此战,你是最大的功臣。”